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川大创新本科教学:“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增加师生沟通
“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需要我们从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的讲授、批判式的讨论和非标准答案式的考试。打造一个精英教育的高校,需要‘小班’的课堂。”去年下半年,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曾发表此讲话。
经过一年的酝酿,川大昨日举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导师聘任仪式暨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研讨会,为即将推行的“川大特色”小班化教学做足准备。据了解,川大或在明年推行该项优质教育发展方案。
理念大班授课、小班讨论
目前大学校园普遍实行上大课,少的五六十人,多的二三百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因为人数的限制难以更好地进行。国外研究表明,小班教学人数控制在25人左右,是老师对学生“覆盖”的直接方式。但是,国内教学资源僧多粥少,实现起来困难重重。然而,四川大学如今有了自己的新招。
在昨日的研讨会上,教务处以及各学院明确提出了川大此次小班化教学改革的主旨理念:“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具体解释为在以前的大教室上课,增加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实行小班、小组化讨论。“现在临时增加班额,或增加很多教室也不现实,因此改革推行的不是空间化小班,而是观念化小班”。
“最为重要的是观念上要转变,教师要从讲台上的‘圣人’地位,转变为学生指导者和教练的地位,注重引导而非灌输;学生学习知识要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变为主动求知和探讨的角色,从单干到团队合作。”一位受聘教师代表说,将通过小班化模式增加师生观念的沟通,关注到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
试点今年初20余课程先行
川大现有4500多位教师,专任教师有3600多人,但要实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师资仍捉襟见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在今年的春季学期,全校大概有20多门课程进行试点,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操作办法。
四川大学教务处长张红伟的方式取得良好效果。她说:“在本科生的课堂上,我告诉大家上课提问的条数将成为期末总成绩的重要指标,但面对全班近300人,光收集问题工作量就很大。于是,我将没课的研究生带到本科课堂,让他们帮助收集问题,分组和本科生讨论。不料,硕士、博士生、本科生的参与度都相当高。”
比起过去课堂上常有人打瞌睡、有人看课外书的现象,张红伟创新带来了巨大改变,学生课堂上提问、课后发邮件求教。
经过多方调研和讨论,川大决定将此种模式进行改良创新,综合各学科经验,实行“教学导师培训青年教师,同时聘任研究生助教”的方式,开展小班化教学。明年,全校所有学科或推广“小班化讨论”。
实施研究生参与本科教学
“我们接下来将全面推行研究生助教体系。”在昨日的研讨会上,负责人表示川大下一步将遴选1500到2000名全日制、具有教学能力的研究生参与探讨式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研究生助教将进行培训,颁发上岗证后才能上岗,由川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给予考核并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
教学质量如何保障?只是研究生当助教吗?不止如此。川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昨日从全校各学院聘请了48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教学导师,这些导师覆盖文理工医等各个学科。届时,川大将实行教学导师+青年教师+持证研究生相互协作的教学体系。教学导师将深入指导2000多位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指导研究生助教如何进行课程辅助。
改革配套
学生期末成绩课堂占60%期末占40%
如果只是课堂上增加师生互动,学生积极性还不够高,怎么办?川大的这套“小班化”探索还配套了一系列相应的评估体系:明年,全校期末考试中推行课堂成绩占60%,期末考试占40%的考核比例。“如果还以期末一张试卷作为学生成绩的考核标准,即便学校和老师做好了准备,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所以准备推出这种方式。”一位老师说。
在上学期,各学院选定一些课程试点进行了此种课程改革,更加注重教学过程,淡化期末应试考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平时课程的讨论、分组合作等多项互动内容。
文学与新闻学院的丁淑梅老师上的中国文学是上学期试点改革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王同学说:“丁老师一开始就给大家设置了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包括诗词背诵、随堂开放性考试、期末论文写作、小型学术讨论等诸多环节,贯穿整个学期,调动学生参与度,并规定平时的过程占总成绩的60%,期末试卷只有40%。”
为了“最终的总成绩”,学生课堂上参与热情很高,大家不遗余力地参与到平时的各项课程设置中。在四川大学2011年本科课程考试改革项目评比中,丁淑梅老师的这门课程被评为一等奖。
除了学生考核改变,教师的评价也会改革。教务处张处长表示:“下学期我们会在全校所有课程实行课程教学改革,还会改变以前的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工作量的增加我们会想办法体现在报酬中。具体的改革方案,我们正在调研。”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