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教育学是当前考研的热门专业,而且跨考的考生不在少数。那么教育学大类底下诸多学科,究竟哪个适合你呢?看帮帮为你科普各个教育学专业在研究方向和就业方向的不同。
一、教育学原理(专业代码040101)
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基本问题、比如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与功能问题、教育体制创新问题、受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制建设问题等等。其中既有教育学原理传统的理论领域,也有近年来根据教育实践的发展新开拓的领域。
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
1、普通高校
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如果想进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2、中小学校
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
3、出版社、报社
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4、政府单位
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代码040102)
它包括教学论、课程论、小学教育和数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等专业。教学论与课程论适合本科有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来选择,可以帮助你在已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多一些教学方面的理论,更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1、教学论方向
着重对教学方面的研究,它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既包括做好教学这件事的行事依据,又涉及如何提高教和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课程论方向
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
3、小学教育方向
一是培养这个方向的理论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二是培养小学教师与小学教育教研员。有些学校会特别开设数学课程与教学或者语文课程与教学,旨在专门研究某一学科的课程与教学情况。
4、脑认知与教学方向(含脑与学习科学、脑与语言学习等)
脑认知与教学方向研究脑与学习科学、脑与语言学习、脑与数学学习、脑与科学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认知与学习评价、教师认知与专业发展。这一学科在国内是新型学科,在国外这个专业很有前景,中国目前还很缺乏这个专业的人才,如有心理学或者生物学专业基础的学生学习这一新型专业比较得心应手。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去小学、教育机关、教育科研院所从事基础教育或研究工作,理论研究工作会更多一些。
三、教育史(专业代码040103)
主要是梳理教育发展的历程,并从史学的角度研究教育,一般分为中国教育史方向、外国教育史方向、比较教育史方向。如果考生有史学专业基础报考这个专业比较好。教育史是一门纯理论研究,但并不是说教育史只和过去打交道,也有学者专门研究现代教育史,与现实关联较大。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去中、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机关、教育科研院所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各级教育出版社任编辑工作,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和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文字等工作。
四、比较教育学(专业代码040104)
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一般依据进行比较的对象,分为以下一些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制度、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理论与思潮、课程与教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同时还有就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论上的研究,即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
就业前景:
比较教育学有比较多的出国机会,就业层次比较高,整体来说,就业前景较好。
就业方向:
该专业主要培养各级各类院校教育学科教学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验教育科研单位、中学等普通高校、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社会经济部门。
五、学前教育学(专业代码040105)
专门研究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规律的学问,也研究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与管理、幼儿教师的教育和发展、幼儿教材的制定、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等。在幼儿这个层面,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依据学前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来研究教育)、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学前儿童课程与游戏(研究针对学前儿童发展特点设置适合他们的课程与游戏)。
就业前景:随着近年学前教育的火爆,这个专业未来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基本从事的也都是和学前教育相关的研究及实践工作,工作单位多为幼儿教育机构、教育科研单位、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