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详情如下:
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安徽理工大学(学校代码:10361)2012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800人,其中:学术性硕士研究生拟招收598人(含推荐免试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14个领域工程硕士与工程管理硕士,拟招收202人(含推荐免试生)。录取时将以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等具体情况,对学校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进行适当调整。
二、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时间、方式、注意事项以及初试、复试时间等,按照教育部规定进行。具体相关要求请及时查询我校研究生处网页上发布的信息。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2.网报时间:
阶段一:2011年 9月25日-29日,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具体安排为:9月25日-29日每天9:00-22:00时;
阶段二:2011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时,考生登录研招网,按网站的提示和有关要求如实、认真填写本人报名信息,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3.现场确认:11月10日-14日,考生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缴费、照相。
4.推荐免试生须在10月31日前凭推荐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放的校验码在研招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并与其他考生同期现场确认报名信息。
5.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开通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系统,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
6.考试时间: 2012年1月7日至1月8日
三、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领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须符合第三条第(一)款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名参加工程硕士(除项目管理领域以外)招生考试的人员,均须符合第三条第(一)款中的各项要求。
四、请认真填写本人的详细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以便及时联系,同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五、考生必须按目录所列选考业务课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须准确无误,否则后果自负。
六、初试合格后,我校拟录取的考生皆应参加复试。调剂、复试、录取等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七、如本说明与教育部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规定有冲突,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欢迎登陆我校研究生处主页:http://star.aust.edu.cn/yzhban/,查询相关信息。
地 址: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处(校本部行政楼727室)
邮 编:232001
网 址:http://www.aust.edu.cn/yzhban
联系电话(传真):0554-6668749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