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为确保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顺利完成,按照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秉承“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现制定《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公布如下:
一、硕士研究生报名及上线情况
2017年,全国共有2858名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6人。经初试,达到国家一区复试线的统考考生为1327人,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3人。
二、复试线的划定及招生计划的执行
1. 我校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结合上线考生情况,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另行划定各专业复试线,单科成绩要求同国家一区基本线。《招生简章》中按照研究方向公布招生计划的部分专业,按研究方向划定分数线。(附件1)
2. 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于一志愿上线人数充足的各专业采取差额复试的办法,差额复试比例为现有下达招生规模数的120%左右;对于一志愿上线人数持平及上线人数不足的专业采取等额复试的办法。(复试名单见附件2)
3.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单独执行,不占用统考考生招生计划。复试线要求同国家一区基本线。(复试名单见附件3)
三、复试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 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研究生院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要求,做好所有复试环节的组织协调工作,具体负责笔试、外语听力的考务和评卷等组织,以及考生各类考核材料的归档和核查工作。
2. 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达到报考专业复试线的考生复试;第二阶段为调剂到我校缺额专业的考生复试。
四、报到及资格审查
(一)报到
1.复试报到时间:3月24日9:30-14:00
复试报到地点:仙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北大厅
2.报到及复试时考生须携带下列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2)本科阶段的成绩单和个人简介(专业面试时需提供给专家组);
(3)往届生提供毕业证书原件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http://www.chsi.com.cn/);
(4)应届生提供注册完整的学生证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http://www.chsi.com.cn/);
(5)持有海外学历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6)符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请在报到时携带相关证明以备查;
(7)“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复试时提交个人《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原件和复印件。
(二)复试资格审查
1. 凡2017年9月1日前不能达到医学本科全日制教育(五年制)或其他普通本科全日制教育(四年制)的国家规定学制年限的在校本科生,我校不给予参加复试资格。
2. 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时发现有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律取消其复试资格并不得进行调剂。考生的报考信息一律不得更改。
3. 关于部分专业报考限制的说明:
(1)我校各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2)我校中医学各专业(除 1005Z2 中医外语、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以及基础医学院各专业)报考考生必须具备统招五年一贯全日制(不包括专升本和专接本)的医学教育背景;
(3)我校中医学临床专业(代码 105 开头)报考考生必须为统招五年一贯全日制中医医学背景;
(4)中医药文献研究所(代码 011)01、02、03 方向的报考考生必须具备中医药专业背景;
特别说明:不符合我校报名条件的考生,我校将不予复试,请尽快联系调剂。
五、第一阶段复试
我校一志愿上线考生复试采取英语听力测试、专业课笔试、临床技能考核、专业面试等形式。
(一)笔试
内容
|
分值
|
涉及考生专业
|
时间
(3月24日)
|
听力测试(笔试)
|
50
|
全体一志愿上线考生
|
17:30—17:50
|
专业课
(笔试)
|
200
|
各招生单位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护理学一志愿上线考生。(含学术型、专业型)
|
17:50—20:30
|
300
|
基础医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各专业一志愿上线考生(含学术型、专业型)
|
备注:1.参加笔试的考生请携带2B铅笔、橡皮、签字笔等必要考试工具,不需携带计算器。
2.报考各招生单位药学、中药学的考生,报考心理学院的考生不需参加专业课笔试。
(二)临床技能操作
涉及考生专业
|
考核组织
单位
|
分值
|
时间
|
各招生单位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一志愿上线考生(含学术型、专业型)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
|
3月25日
(详见《复试安排表》)
|
各招生单位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一志愿上线考生(含学术型、专业型)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
|
|
护理学一志愿上线考生(含学术型、专业型)
|
护理学院
|
100
|
备注: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为专家组所有成员打分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三)面试
1. 时间:3月26日-3月27日(详见《复试安排表》)
2. 各招生单位按学科、专业成立面试考核小组,每个面试组专家不少于五名(设组长一名),一般应具备硕导资格,如导师人数不满,可由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担任;每个面试小组配秘书一名,负责专业面试环节的各项具体工作。面试分值为专家组所有成员打分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保证打分的一致性,报考同一专业同一方向的考生必须在同一个面试专家组参加面试。为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参加考核工作的人员中途不得提前离场或换人。复试过程要求全程录音录像,音像资料由各单位保存至录取工作结束。
涉及考生专业
|
考核组织单位
|
分值
|
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苏州附院)、常州附院、无锡附院、徐州附院、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解放军八一医院非药学、中药学一志愿上线考生(含学术型、专业型)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一志愿上线考生
|
相关招生单位
|
150
|
药学院各专业一志愿上线考生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苏州附院、常州附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药学、中药学一志愿上线考生(含学术型、专业型)
|
药学院
|
450
|
心理学院各专业一志愿上线考生
|
心理
学院
|
450
|
六、体检
1.时间:3月25日(详见《复试安排表》)
2.校医院负责全体复试考生的体检工作。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我校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执行。详见《复试安排表》。
七、第一阶段录取
各专业按照“初试成绩(满分500)+复试成绩(满分500)”总分排名,依次录取。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者予以“淘汰”,不予录取,且不可参与我校调剂:
1. 专业面试成绩未能达到面试总成绩的60%;
2. 报考临床专业学位(105开头)的考生临床技能操作成绩未达到60分;
3. 复试总分未达到300分;
4. 体检不合格。
八、关于调剂
1. 我校各专业调剂信息见附件4。
2. 我校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已于3月17日开放网上调剂,调剂信息提交截止时间为3月22日早09:00,我校将根据招生要求组织拟调剂考生进行复试,拟调剂考生名单将于3月23日公布,复试时间同一志愿上线考生,复试采用面试考核的形式,报到要求同一志愿上线考生。
3. 关于其他专业调剂,我校将于3月28日后开放网上调剂系统,请考生关注。
4. 未在网上调剂系统中填报我校志愿的考生,我校一律不接收调剂。
九、关于工作监督
1. 我校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工作方案、录取结果等信息将及时在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
2. 我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并监督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监督举报电话:025-85811025,电子邮箱:jiwei@njucm.edu.cn。
十、补充说明
1.我校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进入复试的考生信息,不再另行发放书面复试通知。
2.请所有考生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主页发布的动态信息,在此期间不得改变个人通讯方式,如因考生个人原因而造成无法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3.根据江苏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所有参加我校复试的考生需缴纳复试费人民币80元,体格检查费用20元,合计100元整。考生复试期间所有食宿费用自理。
十二、关于导师双选
复试结束后将进行导师双选工作,具体安排详见各招生单位通知。
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2017年3月17日
附件1:招生计划及分数线.pdf
附件2:一志愿上线考生.pdf
附件4:拟接收调剂专业(含名额).pdf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