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考研复试面试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家要注意。尤其是面试的礼仪,不容忽视,小编整理了六个方面的礼仪规范,大家提前学习。
准备阶段
当所有参加面试的同学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已经开始。而此时你们已经在考官的视野之中了。在这个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要注意以下两点:
1.按照规定的时间至少提前10到15分钟到场,让自己保持一个平和从容的心态迎接面试。到场之后先熟悉一下考场的环境,认识引导人员、了解基本场地如考场、厕所等的具体位置。
2.在候考区尽量保持安静,一定要先将自己的手机关掉,避免手机发出的声响干扰大家备考。同时尽量不要与其他考生大声攀谈,可礼仪性的相互了解,但切忌谈论备考、考试的相关内容,以免造成自己内心的紧张情绪。备考中注意放松心态,如果排序较后,可以小睡一下,养精蓄锐,在考前十分钟调整全身状态,使自己在入场时达到最佳。
仪容
(一)发型
发型能最直接地反映考生的精神面貌,也能看出考生的品味和对细节的关注程度。一个凌乱不堪的发型,是无法给考官留下好印象的。考生头发的长度是有讲究的,头发也不能五颜六色。
男性的发型发式,一般要求干净利落、整洁自然;不宜过长,但最好也不要剃光头;基本的要求是“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过领”。女性发型总体要求是轻爽利落、美观大方,不要披头散发、发饰过多。女性可以烫发,但要给人稳重感,不要太前卫或轻浮。
(二)面容
面容的总体要求是端正庄重、修饰避人、整洁干净、简约朴实、得体自然。男性应养成每天修面的好习惯,保持干净整洁,不蓄胡须、鼻毛不外现,口无异味。女性在面试场合应以裸妆为宜,保持清新、自然、柔和、淡雅、突出眼唇,建议考生面试时不要使用香水。
(三)指甲
考生在面试时应保持手部清洁,不蓄长指甲,不使用醒目的甲彩。
着装
(一)服装
面试着装的总体要求是端庄得体、干练精明、朴素大方、温文尔雅。由于是研究生考试,所以考生在穿着方面主要表现出稳重、大方、富有涵养的形象即可。
(二)鞋袜
在面试场合,建议考生不要选择尼龙袜和白色袜子。男性如果要着西装,应注意鞋袜与西服的搭配,皮鞋要清洁(黑色为首选),袜子应与裤子、皮鞋颜色的颜色相同或其他较深颜色,而不能是浅色或者白色。女性穿套裙时宜穿皮鞋,根据套裙颜色配肉色或深色长统袜或连裤袜,不能穿黑色或镂花的丝袜;女性在面试场合不能穿凉鞋、凉拖等前露脚趾后露脚跟的鞋。
(三)配饰
饰物与配件的佩戴最重要的是要与服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考生面试中女性可以配戴大方得体的饰品,但不要过于夸张,当以朴实为宜;男性在面试场合最好杜绝饰品。
仪态
(一)表情
在考场上,考生的面部表情应从容、镇定、自信,目光坚定,表情自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体现出应有的气度与风貌。答题时要做到表情自然,切忌僵硬死板、面无表情。
笑是面部表情的一种,它是考生在面试考场除口头表达外的另一种语言。研究生考试的面试中,考官通常都比较和蔼可亲,所以考生从进入面试考场那一刻起,要懂得适时微笑。
(二)目光
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与考官的眼神交流。这一点非常重要,考生不能只关注一个考官或导师,而“不闻不问”其他考官或导师。用眼神与每位考官进行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姿态
“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是对人体姿态审美标准的最好概括。
(一)行姿
行姿的基本要求是“安静、稳定、合礼”。人走路的形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情绪及修养等,是形象礼仪的一部分。考生要想塑造良好的形象就不得不注意走姿。
(二)站姿
站姿的基本要求包括站立端正、不应持物、双腿稍分、双腿安稳、避免散漫五个方面。
(三)坐姿
考生在面试考场坐姿应注意稳重、静态、直挺和端正。。
(四)小动作
考生从进入面试考点到离开考场要注意一些小动作,如:望天花板、不停翻眼、拂头发、摸耳朵、咬嘴唇、抖腿、无意识的玩手指、玩笔、或笑场用手捂嘴的情形。
语言表达
(一)音量
根据心理学、生理学原理,人处于兴奋状态下容易充满自信、声音洪亮,反之则亦然。因此在答题的时候,音量适当提高半拍,声音洪亮有利于刺激潜能,尽快进入状态,越说越兴奋、越说思路越开阔、越说越有激情,注意抑扬顿挫。
(二)语速
不要过快,因为语速太快思维空间小,更容易出现脱节卡壳的状况。这就对我们的语速提出了要求,即说话掌握好节奏,不急不慌,边说边想,娓娓道来。
(三)语气语调
语气语调要有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最忌死水无澜、毫无变化。同时大部分考生在表达的时候语气词过多,如:啊,呢,哪,喔,啦。平时,在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给自己录音,反复拿来听,看看自己存在哪些语气词,多加练习,逐渐改掉这些毛病。
(四)语言规范
对于考生而言,面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与风格。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