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审计学考研加试大纲
《审计学》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会计硕士MPAcc
|
|
科目代码及名称
|
考试大纲
|
37审计学
|
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对审计学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测试考生对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等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考核考生运用上述审计基本理论、方法进行审计处理的能力,考察考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
二、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
内容比例:
审计概述 约5分
审计职业规范和审计法律责任 约10分
审计目标和审计过程 约10分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约10分
审计计划和审计重要性 约10分
审计风险 约10分
审计抽样 约10分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约10分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约5分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约5分
货币资金审计 约5分
终结审计和审计报告 约10分
题型比例:
客观题 约60分
1.单选题 约20分
2.多选题 约20分
3.判断题 约20分
主观题 约40分
1.简答题 约20分
2.综合题 约20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审计概述
考试内容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概念和属性,审计的目标、对象、职能和作用,审计分类,审计组织、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管理。
重点和难点:审计的目标、本质
考试要求
1.了解基本概念: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目标、本质
2.掌握基本理论: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审计的分类
(二)审计职业规范和审计法律责任
考试内容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质量控制准则和法律责任。
考试要求
1.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规定。
2.掌握影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案例分析。
3.掌握质量控制的基本规定。
4.掌握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原因。
(三)审计目标和审计过程
考试内容
管理当局认定、审计总目标、具体审计目标、审计过程。
考试要求
1.管理当局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间的关系、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
2.掌握管理当局认定的确定。
3.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
(四)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考试内容
审计证据的作用、种类与特征,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工作底稿。
考试要求
1.审计证据的分类。
2.掌握审计证据两大特征及特征之间的关系。
3.掌握审计证据证明力度。
4.掌握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
5.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和要素及审计档案的形成及保管要求。
(五)审计计划和审计重要性
考试内容
审计计划、重要性。
考试要求
1.了解审计计划的分类、编制及包含的要素
2.掌握审计重要性的含义。
3.掌握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和运用。
(六)审计风险
考试内容
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风险应对措施。
考试要求
1. 了解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方法和内容。
2. 掌握内部控制的含义和内部控要素。
3. 掌握控制测试的含义、方法、时间和范围。
4.掌握实质性程序的含义、性质、时间和范围
(七)审计抽样
考试内容
审计抽样基本理论,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考试要求
1.掌握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了解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3.了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八)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考试内容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考试要求
1.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
2.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3.掌握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4.掌握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
5.掌握应收账款的函证。
(九)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考试内容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考试要求
1.了解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2.了解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3.掌握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
4.掌握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
(十)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考试内容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考试要求
1.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2.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3.掌握存货的监盘。
(十一)货币资金审计
考试内容
货币资金审计的特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考试要求
1.了解货币资金业务的特点。
2.了解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3.掌握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
4.掌握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
5.掌握库存现金的监盘。
(十二)终结审计和审计报告
考试内容
编制审计报告前的工作、审计报告的类型和编制。
考试要求
1.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
2.审计报告类型的判断。
3.审计报告的内容。
参考书目:
《审计学》(第八版) 秦荣生 卢春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
|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