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经常看见一句话叫“不幸有各自的不幸,但是幸福的人的幸福都是一样的”,在2011年的考研划上句话的时候,也是“考不上的各有考不上的原因,但是考上的经验都是相似的”。我们总结2011年名校高分的牛人考研经验,不仅是对于2011年的研究生考试的一次总结,最重要的意义是对2012的考研族来说,这些宝贵的经验是很难得的。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
我在本科大二的时候就很想着来复旦,说不上什么原因,可以说纯粹是个人偏好,属于非理性人。本科学校是上海师范大学,专业是电子商务,可以说是跨学校跨专业这样考试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我考的金融专业,所以数学是很重要的。在我看来,严格的计划和严格按计划行事是同等重要,复习之前就要订一个计划,并且不要给自己任何拖延的理由。
数学是一个拉分的重点,而数三又较容易,我们是可以争取拿满分。这里千万不要质疑自己的能力,像考金融的学生,考上的数学满分的不少。这样的心态很重要,不要高估或者低估,但是一定要给自己信心和勇气。我是在九月之前按部就班的把数学教材复习了三遍,从九月到十月的时候把重心放在模拟题上。这个时期特别是做真题时,要严格计算自己的做题时间。最好是花两个小时做完,一个小时检查。当然不是一开始就能如此,所以要有意识的提高。
很多同学可能觉得我复习的太早了,如果数学基础很不错的话可以不用太早复习。到了9月份的时候政治占用的时间会越来越多,所以基础一般的话还是尽早复习的好。
南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很开心终于圆了我的南开梦,而且数学得到了满分,总分也在410以上。我的复习经验其实很平常,无非就是制定计划,针对每一科的特点复习,合理安排时间,模拟之类的。但是几乎每个参加考试的同学都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的,为什么效果差距比较大呢?按照我的亲身经验来说,同学们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旦犯了这两个错误往往就注定了失败。
一是制定了计划完成不了,对自己的懒惰太“宽容”。日积月累,落下的时间和没有完成的计划就是最后考试的分数差异。二是过于严格执行计划不会灵活变通。“计划不如变化快”,这是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计划都是前瞻性的,如果在复习过程中的速度和效率是在不停的变的,所以计划也要灵活变通。例如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大纲的修改而及时修订计划等。放到细节就会落到公共课、专业课的复习时间、精力分配,阶段性复习时间的提前或者滞后等等。
厦门大学会计专业
如果说我的复习经验我会洋洋洒洒写上好几页纸,这里我先说其中一点,而且我让觉得很“后悔”的一点。总分400多分的也如愿以偿的进了我梦寐以求的厦门大学,这让我一年的复习得到了应得的回报。但是英语得了74分,很多同学可能觉得分数已经不错,但是这个分数的前提是因为答题粗心白白丢了10分。所以我想着重谈一下英语,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能得不错的分数正在因为我扎实的英语功底。
在5、6月份单词记得差不多的时候,我抽出了三年的真题作为最后的模拟,其它作为练习题来做。我并没有去做模拟题,而是直接把真题拿来了,挑出了三年的真题作为最后一个月的模拟题,对于剩下的真题,每天花半天的时间只做一篇阅读理解,可能有些同学觉得我这个方法不可思议,其实我这半天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首先我会花20-30分钟的时间来做完这篇阅读理解,然后我就要开始认真的分析这篇阅读理解,因为我没有单独的买本语法书去看,所以我就通过阅读理解来攻克语法这一关。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
很的同学认为考研是一个人的事情,不赞成找“研友”,有的则认为研友很必要。但是就我看来,这两点并不矛盾,考研确实是一个人的事情,谁都无法替代你去充当考场上的你。但是在复习的漫长过程中,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去克服心态、心情的问题还是很不现实的。可能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彼此的一句鼓励的话,一个相信的眼神,这也能帮我们度过短暂的困难。
研友的关键在于你可以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是在和你同样拥有梦想的朋友一起奋斗,这样考研这个过程就显得没那么孤单。尤其是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会经常和同几个很好的朋友饭后聊天,一般都是一些很轻松的话题,这样也有助于放松压抑的心情。当时我们寝室四个人同时选择考研,尽管考的学校都不一样,但是大家每天都统一时间起床,一起到教室,晚上自习完一起回寝室。这样可以防止任何一个人掉队。我们中有人心情不好或者抑郁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就会好很多。对于“动机不纯”的研友,我觉得对于复习是“百害而无一利”,身边的同学大多是和自己的舍友或者班里的同学组成小团队,很少从网上或者异校找。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