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17考研MBA管理类联考考试综合能力已经结束,小编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了联考数学解析,仅供大家参考。
2017考研英语二写作真题—满满的都是套路(文都教育)
2017考研终于随着夜幕的降临及各位考生的“担心”与“期待”中结束,不知不觉的有些考生已经度过了耗时近一年艰难困苦的考前复习,更有一些二战及三站的考生已经在考研复习尤其是考研英语复习上有更为漫长的纠葛。鉴于明天还有考试,文都教育的老师们建议刚刚走下考场各位考生先休息下。同时,为了让各位考生对2017考研英语有个更加详细的理解,接下来,文都教育的老师们就来为各位考生送上热乎乎的考研英语二写作中满满的套路的分析。
说起考研英语二真题的套路,套路最深的当属考研写作。先不提小作文应用文写作,各位考生先跟着文都教育的老师来一起看看英语二大作文中那满满的套路。纵观考研英语写作,英语二大作文的图表作文的当属套路中的典范。也许考场上的你看到那两条单一趋势的折线时,是不是顿时想起来“那一年我们考过三种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出题人都舍不得用波动来为难大家,有木有?同样,“...的人数”,这个在之前的考试中也是被分分钟“扔”到最重点的位置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一段描述数据中的套路:“...的数量上升/下降了...+数值区间+时间区间”,同样的句式不一样的内容,考生只需要对考察的两条折线分别进行数据内容呈现就可以了。这么简单的句式,文都教育考研高端的英语老师们都在集训营为大家讲解过。
其次,第二段的原因分析及展开,针对博物馆数量及参观者的数量变化趋势,考生可以
从人们对于历史及文化的兴趣爱好入手进行分析,也可以从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和认知层面写起。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考研写作满满的套路在其中。
最后,第三段的套路,我们既可以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精神层面-对历史的回顾的重要性展开,也可针对目前趋势对其未来走向进行预测。
以上就是文都教育教研中心的老师们为大家带来的考研英语二试卷中写作模块大作文的套路,希望对刚刚走下考场的各位亲有所帮助,同时,文都教育教研中心的老师们也祝各位考生考研顺利,高分通过,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2017考研英语写作出题思路分析(新东方在线 王晟)
2017年考研英语的两篇小作文,都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几位政治老师看到这个话题,异口同声地说:政治没有考的,全考到英语里面去了。
英语一的小作文,是对于旅游景点的推荐。从信函体裁角度来说,这是一篇推荐信,但是和通常的推荐信又有所差异。但是分析历年英语一的真题,在11年考过对于一部电影的推荐,在15年考过对于一个活动的推荐,所以这个考法也算是在套路当中。
而推荐旅游景点,这个曾经在2014年6月四级考试中考过类似的内容:请给你的外国朋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你的家乡的一个景点(Suppose a foreign friend of yours is coming to visit your hometown, what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 you would like to take him/her to see and why?)。而如果你还记得过去几年四六级的翻译题目的话,那么这个景点的难度,也不会大了。
英语二的小作文,同样和文化有关:写一封接受中国文化讲座邀请的回复信。这个考查从形式上算是英语二的第一次了。可以看作回复信+建议信的写作模式。第一段是对于原信函的回复,采取回复信的写作模式;第二段是列举Presentation的要点,可以归为建议信的写作模式。而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只要你认真背了政治的,应该都不会没有话写。
2017年考研英语的大作文,英语一考查的是关于读书的话题;英语二考查的是关于博物馆数量和参观博物馆人数的线状图。
英语一的作文话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阐述,也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进行阐述,甚至可以从图书市场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这也体现了考研作文慢慢透露出来的一个趋势是:主题多样化——也就是说,一张图片/图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只要能够自圆其说,
就不存在任何偏题的情况。并且,在作文的评分标准里面只有“内容信息是否完整”,而并没有提及主题是否准确这一话题。再考虑到阅卷时候的状态,所以,只要你能够将你自己准备的内容和这个话题套上去,就肯定没有问题了。
英语二的大作文第一次考查了线状图。线状图也是可以转化为柱状图的,只要把线的每个节点当作一根柱子即可,从这一角度看来,线状图和柱状图两者是完全可以相互转化的。晟哥之前给出了柱状图的描写方式,也是完全适用的。如果晟哥去考试(又是这个悲伤的话题),晟哥肯定是完全按照柱状图的写作方式把这个写一遍
至于对于图表的分析部分,如果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一定又是一个文化的话题。因为博物馆和文化(尤其是涉及到政治的文化自信)是密切相关的。你可以采取政治里面的内容:博物馆数量的增长和参观博物馆人数的增长是人们对于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的体现,原因解释1,2,3……
但是晟哥觉得,这个话题也完全可以套用晟哥的“经济发展”模块啊:经济发展了——有钱了——1.政府/私人都有钱建博物馆了;2.、人们有钱参观博物馆了。所以,博物馆数量的上升和参观人数的上升,都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啊,这么写,肯定也是能够说得通的。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