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医学信息学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医学信息学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学术型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我校自命题。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医院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应用,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信息管理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拨,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
医学信息学这门课程内容涵盖了医院信息系统中所有子系统及医学信息学相关的理论基础,培养的学生熟识医院信息系统知识和运用,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医学信息基础知识约40%,包括信息概论、医学信息管理、医学信息技术、信息标准化、医学信息系统工程、电子病历等相关知识,各种医学医院信息系统及医学信息应用约6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名称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综合论述题共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IV.考查内容
第1章医学信息学概论
(1).医学信息学的定义。
(2).医学信息学的功能实现对人和机器的要求。
(3).医学信息学的应用和挑战。
(4).数据、信息、知识三者的区别、关联。
第2章医学信息的管理
(1).信息的特征。
(2).医学信息的特征、知识谱及涵盖范围。
(3).医学信息管理的内容、功能和意义。
(4).医学数据挖掘的定义及常用技术。
第3章医学信息中的计算机技术
(1).计算机技术对现代医学发展的作用。
(2).医学数据的保存和共享的意义。
(3).医学数据获取的途径。
(4).医学信息系统工程、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信息工程实现的主要阶段。
(5).计算机对医生、医院及医疗数据保存的作用。
(6).医学数据库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第4章医学信息标准化
(1).标准、标准化、分类、编码的概念
(2).分类的序化原理
(3).医学信息的分类编码
(4).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作用
(5).主要医学信息标准和医学信息交换的标准和意义
(6).中医信息标准化的内容
第5章医学信息系统工程概论
(1).信息系统的构成元素。
(2).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3).信息系统的主要开发模式和开发方法。
(4).开发过程中需求管理的任务和方法。
(5).信息系统实施的主要方法。
(6).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的主要任务。
(7).信息系统的规划与机构战略的关系。
(8).软件包在医疗卫生行业用户的作用。
(9).瀑布式和螺旋式的开发方法。
(10).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系统测试、系统实施的保障。
(11).建立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评价标准注意事项。
(12).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的任务领域的划分。
第6章医院信息系统
(1).医院信息系统(HIS)定义和范畴。
(2).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基本功能、架构。
(3).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主要技术支持及重要性。
(4).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开发、实施与管理。
(5).HIS的体系结构及特点。
(6).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OLAP在HIS上的应用。
(7).HIS集成的方法。
第7章护理信息学与护理信息系统
(1).护理信息学发展的背景。
(2).护理信息学在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3).护理信息系统的特色。
(4).护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与概念。
(5).NI与NIS的差异及关系。
(6).NIS及NI的发展方向。
(7).MS发展特色。
(8).NIS系统设计考察要素。
第8章电子病历
(1).电子病历和电子病历系统的概念
(2).电子病历和纸质病历的本质区别
(3).电子病历独特的实现方法
(4).电子病历的功能和应用。
(5).电子病历面临的挑战
(6).电子病历的架构模型的构建
(7).电子病历的数据处理的特点。
(8).电子病历数据结构化。
(9).电子病历在医院各种信息系统的重要集成作用
(10).电子病历的功能和作用。
(11).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和相美法律规定
(12).电子病的安全性及安全措施。
第9章医学图像信息系统
(1).图像的数字化含义
(2).常用的医学影像设备及它们的成像原理
(3).医学图像的采集、存储和传输的实现
(4).PACS及其意义.
(5).DICOM标准及其意义
第10章实验室信息系统
(1).实验室信息系统及其作用
(2).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检验信息标准
(3).全实验室自动化
(4).实验室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5).医学检验流程中的信息、分类及特点。
(6).检验信息处理的特点。
(7).模式识别的两个阶段
(8).检验流程检验标准的注意事项
(9).LIS的检验结果审核方法。
(10).信息系统在检验质量管理的作用。
(11).LIS与检验仪器的接口通信方式,LIS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接口方式。
第11章远程医学
(1).远程医学的由来、定义、内涵、目的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2).远程医学基本模式、基本结构和应用层次。
(3).远程医学技术发展历程,多媒体通信技术,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
(4).远程医学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和家庭远程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5).远程医疗的机构管理、专家管理、会诊应用流程管理和服务机构。
(6).远程医学的法律与伦理、隐私保护和保密观念。
(7).远程医学的发展趋势。
第12章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1).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的概念。
(2).计算机参与进行决策的意义。
(3).知识和经验的区别。
(4).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
(5).计算机如何实现模仿人类的学习。
(6).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
(7).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8).决策支持系统面临的主要难点。
第13章社区卫生信息系统
(1).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及其对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构成的影响。
(2).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3).实现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4).社区卫生信息涵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这些特点对设计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产生的影响。
(5).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与信息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异同。
(6).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7).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各种结构的优缺点
第14章区域卫生信息系统
(1).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重要性
(2).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概念
(3).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4).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5).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
(6).电子健康档案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地位。
(7).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
(8).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构建。
(9).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交换平台的核心技术。
(10).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中心形式各种形式的优缺点。
(11).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标准、规范及作用。
(12).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工程的组织和管理。
第15章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
(1).公共卫生与公共卫生信息学基本概念;
(2).中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3).卫生信息标准定义和内容;
(4).中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组织结构、工作模式和机制、体系架构和功能;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背景、应用架构、应用系统设计和主要功能。
(6).公共卫生三大核心功能
(7).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8).卫生信息标准
(9).公共卫生监测的范围
第16章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1).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作用。
(2).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类型及它们的信息化建设共性和个性。
(3).社会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4).医疗保险信息的特点。
(5).参保人身份识别技术及特点
(6).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交换的难点
(7).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偿付类型及特点
(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9).我国新农合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
(10).省级信息平台建设模式及特点
第17章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
(1).医学信息资源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2).信息检索的含义
(3).信息检索语言的含义和类型
(4).信息检索技术
(5).常用的中外文医学信息检索系统
(6).捜索引擎的定义、工作原理
(7).布尔逻辑检索技术
(8).查全率和査准率
第18章生物信息学
(1).生物信息学的定义。
(2).生物信息学的常用算法。
(3).生物信息学与临床信息学的关联。
(4).比对、全局比对及局部比对。
第19章中医药领域的信息处理
(1).近代信息处理技术与中医学之间的关系。
(2).中医信息处理的特点。
(3).中医信息标准化及规范化的必要性。
(4).中医专家系统、中医电子病历、中医脉诊、舌诊、针灸等临床信息处理的特点。
(5).中医药文献的信息化处理。
(6).信息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7).中医与虚拟人体。
(8).中医药的数据必须进行数字化、客观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9).中医电子病历的特点和功能需求。
(10).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中医针灸领域的应用。
(11).“虚拟人体”在中医的教学科研方面的用途。
第20章医学信息展望
(1).医学信息学所面临的挑战。
(2).医学信息学发展中所拥有的机遇。
(3).医学信息学最本质的问题。
(4).信息化对医疗服务可能产生的潜在的负面影响,以及解决的办法。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