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11月7日,新能源材料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汇报会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服务楼举行。南开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王磊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论证专家组、联合实验室构成人员以及我校科技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王磊在致辞中感谢各位领导、专家长期以来对南开大学的支持和帮助。他说,南开大学历来重视国际合作,近年来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和能源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南开大学经过长期积累,在新能源化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学校高度重视建设新能源材料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工作,将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打造海外战略合作伙伴网络和合作平台,加快联合实验室在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和产业化进程。
联合实验室现任中方主任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军,现任外方主任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化学学院教授D.Gregory。陈军从联合实验室基本概况、科研队伍、研究方向、基础条件和保障能力、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据介绍,联合实验室将在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优化人员结构,延揽优秀人才,汇聚国际一流科研团队,打造国际一流科研平台,通过开展原创性研究,推动我国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同国际接轨,努力将新能源材料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成世界一流实验室,为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作出贡献。
专家组在听取联合实验室建设情况汇报、现场考察、质询和答辩基础上,认为联合实验室建设目标明确,研究方向设置合理,达到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标准,一致同意新能源材料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通过立项建设论证。
论证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亚栋认为,该联合实验室体现了国家需求、研究前沿和学术交叉,是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验、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希望联合实验室今后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有效形式,真正办出特色和水平,为国家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对联合实验室未来发展建设提出意见,他说,希望联合实验室努力探索国际合作的良好形式,逐步建立起有效的体制机制;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断完善科研团队和人才体系建设。
能源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能源最紧缺的国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增长方式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氢能、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等政策措施,使得新型高效能量转换及储能电池等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基础与转化能力总体高于我国现有水平。为提升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化和利用效率,加速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南开大学依托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先进能源材料化学创新引智基地以及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以色列巴伊兰大学、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德国马普固体所、杜伊斯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领先高校与研究机构强强联合,围绕能源光电化学、表/界面催化化学、能源绿色化学等方向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组建了二次电池储能技术、能源催化材料化学、清洁氢能开发利用三个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新能源材料合成制备、反应机理及催化转化与结构关系、二次电池中电极材料的离子输运和电子传导、表/界面电化学反应调控及多场耦合的能量传递与控制、储氢材料表面和界面体系的结构与性能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新能源材料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科学家,形成了高水平国际化学术团队,中方团队目前成员50人,其中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青年千人4人,国家优青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6人。海外团队成员20人,其中包含英国皇家学会与工程学会(含化学会)院士5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以色列科学学院院士2人,新加坡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