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电路与系统
一、学科简介
电路与系统学科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电子与信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专业,以现代电路与系统理论、现代电子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理论为研究体系,涉及现代电路理论、信号与图像处理、现代电子技术、现代电子测量、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网络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本学科以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自治区工科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网管中心为依托,以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网络工程及计算机应用等本科专业为基础,具有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导师队伍和人才梯队。目前,电路与系统硕士点具有教授职称7人、副教授5人,博士研究生学历2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百千万人才三层次,1人为自治区“电气信息专业骨干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形成了一支梯次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学研究群体。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治区科技公关和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各类研究课题24项,经费484万元,获区级以上科研奖励3人次、获授权专利8项;发表论文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50余篇、EI/ISTP收录21 篇;教学方面,出版教材2部,主持区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获区级以上教学成果、教学奖励7 项,区级以上创新人才培养及参赛获奖50余人次。本学科适用面宽、应用性广且发展潜力巨大,研究内容包括:智能仪器仪表设计、智能系统与过程控制技术、智能控制及其算法,通信信号、随机信号和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数字图像采集、特征分割及处理、压缩编码,以及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实时检测、识别、形态重构等实用技术、多信源信息采集及数据融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电源技术、电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通信、信息网络安全、传感器网络技术,食品加工与工程中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学科发展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具有既相对独立又交叉支撑的、结合地方应用和需求的多个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电路与系统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学科体系和前沿发展动态,应在某个方向上具有系统和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能够适应电子信息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可胜任科研单位、产业部门或高等教育院校的科研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4.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养,且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
1.采用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
2.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五、研究方向
1.智能仪器与检测技术
本方向主要进行有关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字信号处理(DSP)及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应用计算机技术、接口技术、通信技术,进行智能分析仪器与自动测试系统、过程检测与过程控制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
2.信号、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围绕现代通信、遥感遥测、无损检测中具有共性的信号处理,开展通信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随机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等研究;数字图像采集、特征分割及处理、压缩编码,以及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实时检测、识别、形态重构等实用技术;多信源信息采集及数据融合、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及系统、电子信息共享和传输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3.电工电子新技术
本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和数字化电力电子技术、电能的变换与控制、功率源、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风力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与控制、电能质量控制和新型电力技术及其运行控制;工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及电气控制、新型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生物电工和微纳电工技术、电路分析与优化设计等。
4.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通信
本研究方向是集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现代信息编码理论、信息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于一体的跨学科、交叉型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应用范围广泛,可应用于各级工业、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化农业以及家电产品设计制作等众多领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1.课程设置
本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学位课与非学位课两类,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具体情况见《电路与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表》。
2、学分计算
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总学分不低于4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33学分(学位课课程不少于25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4学分,创新能力3学分。
学位课课程:25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4 学时 )2学分。
自然辩证法 (51学时,适用于理、工、农等其它类 ) 3学分。
第一外国语(136学时) 8学分。
专业共同必修课共6学分。
研究方向课共6学分。
非学位课课程:8—10学分
选修课8—10学分。
跨学科、专业和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 3--4 门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必修环节:4学分
(1)教学实践或专业实习2学分
(2)文献综述、开题报告1学分。
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要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和具体的研究领域进行,参考文献不得少于4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4000汉字。
(3)学术报告1学分,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十次以上学术报告活动,每次学术报告活动结束后,硕士研究生本人应手工填写学术报告登记表。
创新能力3学分
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获得3学分。
(1)主持或参加研究生创新项目;
(2)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一篇(本人署名前二位);
(3)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奖;
(4)获得发明专利排名前三位的发明人或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排名前三位发明人。
以上各项的署名单位必须为宁夏大学,否则不予认可。
七、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半,结束后进行中期考核,实行分流制。具体办法见《宁夏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中可以集中体现。硕士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工作和新见解。学位论文工作的程序为:文献阅读、调研;开题报告;课题科学研究;撰写论文、论文打/复印、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硕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要求达到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应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学位论文必须采用计算机编辑和输出,具体格式参照《宁夏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用于学位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九、其它学习项目安排
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必要的实践。总时间不少于200小时。
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学术报告。除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研讨活动外,尽可能参加校内外的相关学术活动和学术报告。
硕士生在校期间,在做好科学学习的基础上,要积极参与、协助导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并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与学校、地区或国家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环节各项内容并取得规定学分,通过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辨,符合毕业资格者,准予毕业。符合毕业条件且通过宁夏大学学位英语考试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英语考试由研究生院组织)。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