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习年限、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方针,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为道德风尚高、心理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强、身体健康的综合型人才。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具体要求为:
1.努力学好各门业务课,按培养计划完成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的学习。培养严谨、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面应能满足宽口径培养的要求。专业课的安排和教学要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向纵深发展,重点培养学生跟踪当今世界本学科的发展前沿的能力。
2.以熟练的实验技能,高质量地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在论文工作过程中要着重考虑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工作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
3.强化专业文献的阅读和学术论文的写作。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外语听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切实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4.坚持体育锻炼,增进社会交往,确保身心健康。
基本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4年。学生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达到毕业所要求的学分和论文要求,需延长学习时间,延长时间分半年和一年两种。研究生在学期间,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2年。
培养方式: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学科部指导下的导师负责制。在课程学习方面,充分发挥学科群体的作用,使学生能从多方位来系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基础课的教学中,采用有系统的授课方式,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满足考博要求。而对于专业课程则可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在进入第二学年以后,要求学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报告会,不定期地举办学术讲座,进行相关专业方向的社会调查。中期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包括课程学习、政治表现和研究成果三方面内容,一般是在开题报告之后进行。因此,鼓励学生从入学后便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为毕业论文选题做好前期性文献调研和必要的实验研究工作。在论文选题上主张采取导师出题、学生选题的做法,一方面使论文工作能更好地与导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又能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在开题报告中应体现学生已有的实验工作基础。在开题报告之后,导师应与学生一起就报告中学科组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的讨论,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足够的注意,并有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学生论文工作能按时按质完成。
应修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80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 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学位论文40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 稀土化学
稀土是江西的特色资源,在发光、催化、磁性材料及医用诊疗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研究稀土资源开采,冶炼加工和新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化学问题。提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究稀土产品物性控制技术,制备具有特定物性要求的稀土材料及其前驱体,用于发光材料、抛光材料和陶瓷材料的生产。研究稀土复合氧化物的界表面化学与物理特性,从纳米尺度和界面相互作用观点来研究抛光过程,完善和提升抛光理论。研究功能性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2. 配位化学与生物无机
以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为基础,设计、合成具有光电功能的配位化合物,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主要包括: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稀土-过渡金属磷光配合物、稀土配位聚合物和MOCVD用配合物源物质。对金属酶的金属活性中心进行生物无机化学模拟,研究受生物启发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体系在催化制氢、有机催化反应和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有机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如抗癌活性、抗癌药物靶向释放、细胞成像与示踪、CO释放与信号传导等。
3. 微纳米材料与应用
研究特殊形貌和表面要求的单一氧化物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可控制备技术;研究纳米粒子可控化制备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无机与有机复合纳米材料的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开展稀土元素组成和分布可控的TiO 2、钛酸钡等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新方法,在纳米介观尺度分析稀土元素在基体中存在状态尤其是界面形态对其性能的影响。
4.资源与环境化学
研究江西优势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和废物再生与资源化技术。研究绿色清洁化生产技术和节能新技术。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