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研究生选拔中,本校生源比例偏大,导致“近亲繁殖”趋于严重
十八高校“组团”互推研究生
“我报名参加了厦门大学的‘保研夏令营’,还选择了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3所学校的申请推荐免试,个中的曲折艰苦外人不容易知晓。据我所知,还有少数同学一次性选择七八所高校申请推免的,像那些参加艺考的中学生一样,多报几家,增加成功率,那他们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大了。”当得知他所在的中南大学联合包括厦门大学在内的17所高水平大学组成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可以省却推免生许多过程和环节后,大四学生易希达这样对记者感慨。
在高校悄然流行的“保研夏令营”,实际上是高校研究生招生激烈竞争的一个产物。为了招到“985”、“211”高校毕业的学生,一些高校特别是著名高校,纷纷发起名为“保研夏令营”的活动,外校学生经过主办方审核后,才能成为正式营员,表现突出的学生,会在这个环节就被学校提前录取。
这只是研究生生源竞争的现象之一。选拔好苗子,促进研究生生源流动,优化生源结构,为培育科研人员的“潜力股”而储备人才,成为各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新挑战。除了单个大学在暗暗“较劲”,更有互推联盟这样的“组团”竞争的态势。
新联盟的诞生
近期,一条由中南大学牵头组建18所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的信息,在国内高校间传开。18所高校研招工作负责人齐聚中南大学,就开展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工作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签署了《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框架协议》。参加联盟的18所高校为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根据《框架协议》,联盟将开展互相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到成员高校攻读研究生、鼓励本校学生报考成员高校研究生并在一定条件下优先录取、互相接收成员高校学生调剂复试等方面的生源互推工作。联盟将通过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举行集中的招生宣传等途径来加强信息沟通。
可以预期的是,对于联盟成员高校学子来说,联盟的建立将较大程度上简化前述的易希达和他的同学们的一些推免经历,意味着将有更多、更好的学科专业向优秀学生开放;联盟将使申请推免、调剂的学生更加方便,学生可以不必忐忑不安地多处联系,省却舟车劳顿。
《框架协议》还规定联盟是开放性的,欢迎其他高水平大学加入,并且强调本协议不约束联盟成员高校与联盟之外高校进行有关生源方面的合作,不影响联盟之外高校的学生通过推免或者统考进入联盟成员高校攻读研究生。这意味着联盟在成立之时就明确立场:不搞封闭、排外的“小团体”,不搞歧视。联盟本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只要是优秀学生,联盟中的任何一所大学都会欢迎他去继续深造。
中南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联盟在全国具有率先性,一是合作高校数量多;二是它直接以优秀研究生生源校际交流为目的;三是开放和透明。
联盟因何发起
有一个现象已经引起高教领域有识之士的关注:研究生的学缘结构问题。目前,很多高水平大学尤其是中西部高校招收的研究生当中,本校生源比例偏大,导致“近亲繁殖”趋于严重,这不利于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以中南大学为例,“十一五”期间,该校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9327人,来自本校毕业的占41.1%;共招收博士研究生4827人,其中本校生源比例为54.6%。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曾指出,研究生生源质量和结构是各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制约各高校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的一个瓶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研究生生源结构失衡,不仅仅是个“近亲繁殖”的教育问题,也许还会带来社会问题,即生源结构的失衡可能演变成人才资源分布的失衡,而人才资源分布失衡是加剧地区发展不平衡、阻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方面努力,其中提高生源质量和优化生源结构就是一个基础性工作,尤其是努力解决生源结构问题。教育部亦多次提出创新研究生选拔体制机制,并在2010年、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均提出了建立推免生的校际交流和保障机制的要求。
黄伯云院士认为,建立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加强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优秀研究生生源流动的良性机制,有利于达到优化生源结构的目的,促进合作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水平的提高。
如果说解决生源质量问题主要依靠完善招生选拔方式的话,那么解决生源结构问题则需要想更多办法,创新招生选拔机制。由18所高水平大学组成的生源互推联盟,或将是对选拔机制改革的一种新探索。
记者了解到,这次共建联盟的西安交大、中科大、华中科大、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曾经与其他高校开展过一对一的互推工作,但基本上是双边的,没有形成多边机制。“多边机制意味着推免工作平台化,可望成倍地放大生源互推的效用。但是,多边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要比双边机制有更大难度。”中南大学有关负责人评论说,学校愿意承担发起者的职责,这是个服务者的角色,意味着要做更多的沟通、协调和服务工作,例如联盟要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这个将由中南大学来完成,免费提供给联盟成员高校使用。
谁将从联盟中受益
《框架协议》只是标志着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工作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将是制定《联盟章程》,把联盟成员高校的权利和义务等事项确定下来,从而使联盟的运转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据悉,中南大学已拿出章程的草案供各高校研究。记者了解到,目前各高校的有关意见都已反馈,由中南大学主持修改。
章程草案涉及积极组织互推生源、为成员高校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提供便利、每年9月之前公布本校拟接收互推生源的学科专业和招生计划等生源需求信息等。
如果一切依计划推进,各高校可以在今年硕士推免生工作中正式启动互推。一些高校代表提出,要把互推工作做好,必须广泛调动学院、学科的积极性,因而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成员高校的相关学院、学科之间须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互推生源的组织发动如果不落实到学院乃至学科的肩上,这项工作就很难真正做到位。各高校的研招办更多要做的是出台政策、沟通协调、提供服务等工作。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所所长陈拥贤分析,对于联盟成员高校而言,可以通过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由于研究生是高校科研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而优秀研究生生源的校际流动、区域流动,可以加强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同时,生源的流动还可望带来不同高校不同校园文化与学习研究气氛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可以从整体上促进一批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批高层次人才。
研究生生源结构的失衡,可能演变成人才资源分布的失衡,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南大学牵头组建的联盟,中西部高校有10所,东北的高校2所(吉大、东北大学)、华北的1所[中国矿大(北京)]、华东的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南的1所(厦大)、华南的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这样的一种高校区域分布,希望能让本科毕业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硕士毕业生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时,不仅能够在校际之间流动,也能在区域之间有所流动,从而改善中西部高校的生源结构和质量状况。尽管生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受制于很多社会因素,做起来比较困难,但作为高水平大学,应当也能够通过相关工作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
对于成员高校学子而言,陈拥贤分析说,联盟意味着将有更多、更好的学科专业向优秀学生开放。同时,联盟还将使申请推免、调剂的学生更加方便,学生可以不必像以前一样多方联络、四处寻求。推免生政策就是为了引导高等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目前的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在客观上使得很多大学生为了考研而学习,由此导致知识根基不扎实、综合素质不全面、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对此,中南大学研招办主任郭学益教授指出,互推联盟就是要侧重选拔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的学生。
“组团”互推能否推广
这一联盟是否适合推广?它未来的发展道路会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联盟高校、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天宁教授表示,在新形势下建立这样一个联盟很有必要,也很及时,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动态的系统。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周云教授则称,如何才能破解提升研究生质量难题?从现有生源的情况来看,高水平大学之间的生源互相推荐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毕竟各高校教育资源不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一样。
有教育人士称,期待中南大学牵头建立的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对我国研究生招生选拔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产生示范作用、提供宝贵经验。并希望会有更多相关高校加盟,或者产生类似中南大学联盟的新组织,推进高等教育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新的改革和发展。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研究专家欧阳河就此评价,建立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是件好事,只要从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采取的举措都应该鼓励试,支持试。由于此事涉及全国,涉及较多利益相关者,应该先行试验,接受实践检验,总结利弊得失,成功了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实行。对于评价联盟运行中的核心内容,欧阳河建议可考虑进行“社会满意度”、“可承受能力”、“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扬长避短,稳步推进。
欧阳河也提出,如何考查这个联盟和联盟之外高校的关系或差异?因为联盟内的高校在进行互推工作中会产生一些更好更顺畅的效果,客观来看,联盟外高校学子要进入联盟内高校保研,与联盟内学子相比,会存在一些差别;对联盟内来说,确实展开了更优秀的合作,对联盟外来说,实际上拉开了差距。有了更优的结果值得珍惜,需要改进的工作也要在后面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本报记者章仙踪)
【新闻链接】十校商讨研究生招生合作
4月11日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发布新闻称,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负责人日前举行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高校研究生招生合作工作会议”,就“研究生生源合作”展开深入研讨,达成诸多共识:一是鼓励协议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协议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时,在协议高校间进行交流;二是开展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合作,会议建议各高校在进行外推工作时,单列专项外推名额,平均定向到其他9所协议高校供学生进行自愿申请;三是建议协议高校今后加强自主命题、研究生复试等方面的经验交流,积极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选拔机制;四是建议协议高校可以互相承认学生的成绩,探索开展协议高校间试点跨校硕博连读。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