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刑法专业介绍如下: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科,是江西省法学教育领域第一个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本学科点是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放法学硕士点审批权后被江西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唯一一个法学专业授权点,填补了江西的空白。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中,该硕士点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等财经学科优势,以及法学院雄厚的办学条件和优秀的教学资源,注重学术队伍的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
一.硕士点概况
刑法学硕士点从2002年9月开始招收研究生。根据刑法学科特点,并结合我校财经法学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下设中国刑法、国际刑法、经济刑法等三个方向。自从刑法学硕士研究学位授予点成立以来, 全体 老师积极探索研究生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自招生以来,现已有七届刑法学专业研究生顺利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并有多名毕业生考取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研究生。大部分毕业生在公、检、法和财税、金融、证券、律师事务所等部门以及大型企业从事法律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在高校从事法学教育与研究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二.师资力量
经过10年的艰辛努力和开拓建设,我校的刑法学科已经成为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品牌专业。该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在读博士1人。同时,另有1位年轻老师已经取得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本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校刑法学科及其硕士点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学术队伍。为刑法硕士点的人才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
本硕士研究生授予点依托江西财经大学财经学科背景,结合国家法治进程,设有中国刑法、国际刑法、经济刑法等专业方向。学位课和选修课开设主要基于以下因素:刑法学专业的要求;体现学科方向特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法学素养和视野。同时我们也参考了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的课程设置。基于上述考虑,本专业学位课程设有:《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外国刑法》、《法理学》等;公共必修课程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公共外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专业必修课主要有:《犯罪学与形势政策学》、《刑事诉讼法》、《外文文献选读》等;选修课包括:《国际刑法专题》、《刑事侦查专题》、《证据法》等。同时鼓励学生选修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总体而言,本专业课程尤其是学位课程设置合理,富有特色。
四.学科研究
近年来,本学科点的教师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0余项,并先后在《法学研究》、《政治与法律》、《法律科学》、《法学家》、《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法学类著名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学》等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共出版专著10部。
经过10余年的积极努力和探索,刑法学学科方向形成了以下特色和优势:
1.注重刑事政策和刑罚改革问题研究。通过对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轻缓刑罚制度等重大问题的探索,为我国的刑事政策和刑罚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有益借鉴。本学科带头人黄华生教授主持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完成了五项省级课题,出版了《论刑罚轻缓化》和《社会服务刑研究》两部专著,在《法学家》、《法律科学》、《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了论文三十余篇,这些项目和成果集中研究了刑事政策和刑罚领域的重要问题,对于我国刑事政策的发展完善和刑罚制度改革颇具启示意义,尤其是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两极化刑事政策”问题提出了在国内具有独到性的见解和论述。
2.注重刑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刘孝敏副教授近年来专注于“刑法法益”和“刑法违法性”等刑法学两大最基础的理论范畴的研究,在《法学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就“法益”和“违法性”在刑法学理论中的体系性地位和功能作了有创见的论述,研究成果中有两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获得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是该系列论文所提倡的体系性研究方法,无论对于我国刑法学理论的全局性问题还是具体问题的理性审视,都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3.注重刑法解释和刑法适用问题研究。徐光华副教授从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又赴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专攻“刑法的文化解释”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问题。近年来在刑法解释领域主持了两项省级课题,出版了一部专著,发表了二十余篇论文,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前沿性,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