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武汉大学研究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如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动力工程系)经过近50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代码:0807)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整体实力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全院设有七个二级学科:
1、工程热物理(学科代码:080701)
2、热能工程(学科代码:080702)
3、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代码:080703)
4、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代码:080704)
5、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代码:080705)
6、化工过程机械(学科代码:080706)
7、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设学科,学科代码:0807Z2)
以上二级学科均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都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二、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1、工程热物理:
本学科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包括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燃烧学等分支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强化传热理论与技术;工业余热的高效综合利用;电子封装及其热管理;微小尺度燃烧;电子器件冷却;卫星热控技术;晶体生长的数值模拟;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汽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热设备及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新能源技术;建筑节能;能源经济与管理。
2、热能工程:
热能工程学科由“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热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教研室”组成。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燃烧过程的非线性问题;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和技术;大型锅炉先进燃烧技术及炉膛辐射传热逆分析;热力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热工过程自动化技术与数字仿真;燃煤污染物的综合防治。
3、动力机械及工程: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内燃机燃烧及其数值模拟;动力机械智能控制与系统仿真;内燃机增压技术;发动机故障诊断与专家系统;发动机排放控制及其检测技术;清洁燃料与新能源利用技术;动力机械减振降噪技术;新材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发动机CAD/CFD/CAM以及新型舰船动力装置。
4、流体机械及工程:
本学科由水力机械教研室和气体机械教研室组成。
主要研究方向:空调用风扇系统及其内流机理的研究;CFD/CAD耦合系统及虚拟化技术;流体机械中计算机应用集成;流体机械内部流动数值仿真;振动空化;控制与故障诊断。
5、制冷及低温工程: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无污染制冷技术;微型低温技术;制冷及低温系统计算机辅助技术;新型制冷及低温装置特性研究;空调系统CAD及优化;制冷系统及节能;低温生物及医学技术;变温多元多相热流体特性及动态过程;气体液化分离技术。
6、化工过程机械:
本学科以流体科学、热科学、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为基础,面向广大的流程工业。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分离技术及模拟优化与控制;流程工业装备的高效化、智能化;流程工业装备的腐蚀与防护;流程工业装备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药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
7、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为2011年教育部新增学科,主要学习各种新能源高效转换及清洁利用的理论和技术、装备,主要包涵了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利用能源;2、资源综合利用;3、可再生能源;4、代替能源;5、节能。具体内容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电能、清洁化石能源等等。本学科培养具备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关于清洁能源转换与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的全面训练,能从事新能源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制造生产、运行管理、科研教学及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质高效转化与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理论与技术、太阳能光电技术研究、风力发电原理与技术、可再生能源的系统计量与评价、新型高效节能技术研究、新能源政策研究、可再生能源的环境影响研究等等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