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介绍如下:
1、专业特色
大连理工大学MPA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五大特色。
(1)搭建公共管理综合案例教学平台。在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共建共享中心的基础上,我校自主开发MPA课程案例,搭建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平台,为MPA教学提供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操作支持和资源服务。
(2)创建公共管理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法庭、虚拟演播室等,为MPA研究生提供优越的实验教学条件。
(3)建立三界联动的实践教学基地。从政府部门邀请有经验、有业绩的实践管理者作为MPA的实践导师,成立了“MPA实践导师教研室”,搭建“学界、政界、业界”联动的教育培养平台,培养MPA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应用型导向的公共管理论文管理模式。通过创新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使MPA论文研究的规范性和应用价值不断提高。近三年,先后多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MPA学位论文、辽宁省公共管理硕士优秀学位论文;32名MPA研究生获得辽宁省政府奖学金,毕业生社会声誉不断攀。
(5)打造区域服务的公务员培训基地。作为辽宁省首批公务员培训基地,通过立足辽宁、面向新疆的社会服务,致力于培养公共管理精英人才,塑造了大连理工大学的MPA教育品牌
大连理工大学MPA教育以“造就卓越领导者,培养优秀公务员,全面提升学员价值”为教学宗旨,坚持质量为中心,突出特色,能力培养为主的办学原则,为政府部门及其他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2、考试科目
MPA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01.初试
初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外国语考试可选语种:英语二(204)、日语(203)、俄语(202)。
外国语考试满分100分,不测试听力。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满分200分。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02.复试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我校可自主确定MPA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获得复试资格。
考生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总成绩。
3、学制与学习方式
学制:2.5年,学习方式:在职学习。
4、研究方向
目前我校MPA开设的专业方向有:
★城市政府管理:本研究方向综合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学科体系,以公共组织的整合力与回应力为目的,以公共利益为核心,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理论与实证结合,研究城市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和规律。具体包括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主的政府治理结构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领导战略、政府组织管理模式比较、行政管理机制改革等。
★公共政策:本研究方向是政策科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系统分析及运筹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的领域。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系统和运行过程的一般规律、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
★公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管理:本研究方向以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技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着重对公共部门(政府)和其他非营利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公务员培训、绩效考核以及胜任力等人事行政管理的评估指标与对策。在中国二元结构背景下,研究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经济发展、生产、分配、消费、投资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探索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方式和运作规律,研究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政府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非营利组织管理:本研究方向针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后被剥离出来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开展研究。主要运用公共科技、教育和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现代大学发展与管理、教育与经济、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科技发展战略、科学学与科学计量、非政府组织与和谐文化建设、非政府组织与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女性非政府组织团体的发展等。
★行政法治:本研究方向是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形成领域。主要研究我国在公共管理各个领域的法治建设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范围涉及行政司法、行政执法、行政监察、行政裁决和调解等领域。
5、学费
60000元/人
6、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411-847088038470838484707951(Fax)
联系地点:大连理工大学MPA教育中心(大连理工大学东门文科楼411室)
网址:http://mpa.dlut.edu.cn
微信公众号:dlutmpa
电子信箱:dlutmpa@dlut.edu.cn
通信地址:辽宁大连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东门文科楼411室
邮政编码:116024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