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培养目标
思想道德方面: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团结敬业、立志将自己的理论研究献给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的专门人才。
业务素质方面:
1、博士研究生:应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学术研究功底,并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在本专业研究领域内,应了解最新学术前沿研究动态;在已有的具体研究方向上,应具备独立承担相关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应达到相应要求。
2、硕士研究生:应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在本专业研究领域,应了解学术研究动态,具备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能力。学位论文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专业介绍
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具有厚重的历史传统。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哲学系和金陵大学哲学系都曾长期开设“科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哲学与人生”等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相关教学与研究以自然辩证法为载体得到保持与发展。1959年自然辩证法教研组正式成立,主要成员包括政治系夏基松、地质系王德滋(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阚顺章、物理系孙广荣、数学天文系朱耀鑫、化学系王雪梅等,为一些理科院系五年级学生(当时学制为五年)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课程。1960年恢复哲学专业、1977年恢复哲学系建制后,均设有自然辩证法教研室。
1978年开始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硕士生,导师为夏基松、林德宏,首届学生为郑毓信、徐纪敏、沈骊天、萧玲。天文系陆埮(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导师)、物理系陈锡光(后为理学院院长)、生物系袁传宓等都参加了教学和指导工作。此后,在先后设立的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博士点中,均设有相关研究方向。1997年林德宏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招收博士生。2000年获得科技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林德宏、郑毓信、萧玲先后任学科带头人。2004年成立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本学科承担并完成了很多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共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逾200人。本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等学科及其他院系保持长期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为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林德宏、郑毓信、沈骊天以及国内著名学者夏基松、张之沧、鲁品越等都曾在本学科任教。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人,专职科研人员1人。他们是萧玲教授(自然哲学、科学认识论、科学技术与社会)、李曙华教授(科学思想史、系统科学原理及其哲学问题、中西文化与科学比较研究)、蔡仲教授(科学哲学的后实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戴建平副教授(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哲学)、刘鹏副教授(法国科学哲学、当代S&TS),陶孝云博士(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2)科学技术与社会(3)科学思想史。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2.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
四、学习年限
1、硕士研究生:三年
2、博士研究生:三年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