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080200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三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有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点的支撑。
本学科围绕国家、地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需求,积极探索高技术研究与先进适用技术开发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并举的学科建设方针,研究项目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科工委和企业的委托等,年均科研经费约3000多万,多项研究项目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依托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主要研究基地包括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上海市机器人研究所、上海大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设计院和各专业研究室等。
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和上海市的重点学科建设点,是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等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检测、传感等技术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学科。该专业着重培养既有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又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机电系统集成技术,造就能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开发、应用及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以国际研究水平的前沿理论和尖端技术为发展目标,体现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不仅通晓机械方面的专门理论,而且掌握现代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学习和研究,可获得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高等学校教学和选择多种工作的能力。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机械制造领域中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工艺与系统中的理论与应用方法、机电装备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理论和方法等。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专业的工程思维和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独立从事本领域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指导教师:钱晋武教授、罗均研究员、刘亮教授、蒋蓁研究员、谈士力教授、谢少荣研究员、刘树林教授、周晓君教授、陆利星研究员、阚树林教授、陈晓阳研究员、汪希平研究员、王小静研究员、张建华研究员、沈雪瑾教授、张刚研究员、屠大维教授、俞涛教授、李明研究员、鞠鲁粤教授、李朝东教授、胡庆夕教授、何永义研究员、朱文华研究员等70多名正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一)机械电子工程
01.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研究
02.工厂自动化及应用工程研究
03.基于精密技术的微机电系统研究
04.机电一体化装置与工程研究
05.检测与传感技术
06.机械振动分析及智能控制
07.计算机图像和虚拟现实技术
08.机电与流体智能测控技术
09. 微纳电子机械系统元器件(MEMS/NEMS) 的研究及其应用
(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0.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11. 创意展示技术与装备
12.数控机床及自动化装备
13.先进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程
14.光机电检测与传感技术
15.机电产品数字设计和分析仿真
16.机电产品网络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17.机械产品数字检测与质量控制
18.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管理
19.制造企业信息化及管理
20.包装工程技术
21.工业设计技术与应用
22.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23.仿生建模与制造技术
24.三维重构和造型技术
25.仿生制造装备技术
26. 微系统集成
27. 先进制造工艺与刀具
(三)机械设计及理论
28.转子系统的润滑理论与轴承技术、密封技术
29.CAD在轴系研究中的应用及系统优化设计
30.智能支承技术及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
31.机械工程现代设计方法和可靠性工程研究
32.机械强度可靠性与安全设计
33.计算机辅助摩擦学设计与测量技术
34.现代工业工程
35.润滑技术与表面工程
36.生物摩擦与生态润滑
37.电子封装与微系统集成技术
38.半导体光电设计、制造及装备技术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