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立志于高等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掌握高等教育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并能够运用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开展高等教育研究,从事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高等教育原理
2.高等教育管理
3.高等教育政策
4.高等教育评估
5.教师教育研究
6.比较高等教育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部分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与研究生培养状况,将培养年限缩短为2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总学分38分)
(一)必修课
1、学位公共课(必修)(10学分)
俄语(下)2.5学分
德语(下)2.5学分
法语(下)2.5学分
日语(下)2.5学分
俄语(上)2.5学分
德语(上)2.5学分
法语(上)2.5学分
日语(上)2.5学分
计算机2学分
汉语5学分
中国概况3学分
马列原著选读1.5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5学分
应用英语(口语)1学分
综合英语(下)2.5学分
应用英语(翻译)2学分
应用英语(写作)2学分
综合英语(上)2.5学分
2、学位基础课(必修)(9学分)
教育研究中的定性方法2学分
教育研究中的定量方法1学分
高等教育史3学分
高等教育原理3学分
3、学位专业课(必修)(10学分)
学术前沿专题讲座1学分
高等教育管理学3学分
专业英语1学分
大学课程与教学3学分
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3学分
(二)选修课
1、专业选修课(选修)(4学分)
教师教育研究1学分
高等教育评估2学分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学分
劳动力市场分析1学分
高等教育经济学2学分
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2学分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1学分
高等教育政策2学分
大学生发展与管理2学分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2学分
高等教育社会学2学分
2、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选修)(2学分)
(三)实践与科研训练
(四)学术讲座
五、科研成果要求
1.科研工作量累计40学时或深入教育实践单位不少于40学时(1学分;
2.社会研究型实践(或教育研究型实践)不少于2周;
3.参加学术讨论或听取学术报告至少30次(1学分);
4.公开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2篇(排名第一)
六、中期考核
除了研究生院规定的考核内容(课程成绩审核、科研能力审核、开题报告审核与政治思想品德审核)外,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由导师给出以下两方面的考评意见:1)通过课程学习与承担课题研究任务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2)论文开题前的研究准备状况。考核程序:以研究所为考核基本单位,形成研究所党政考核小组,由教学秘书整理考核材料,并报送学院与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建立中期考核的评价、选拔与淘汰机制。
七、学位论文要求
1.资格要求:完成本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在读期间,未出现违反法律、校纪以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重大错误。
2.内容要求:选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研究主题明确,思路清晰;文献工作扎实,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论文研究领域内的成果及其最新进展;能够反映出作者掌握了高等教育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贺相应的技能、方法;论文有新见解。
3.技术规范要求: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严肃对待研究文献;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能够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论文逻辑结构合理,文字表达清晰,符合现代汉语规范;文字、标点符号及排版的错误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
八、参考书目
1.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3.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谢安邦主编.比较高等教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6.袁振国主编.教育政策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7.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
8.郑登云.余立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9.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张楚廷著.大学教学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