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考研网 2015-07-27 相关院校: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卓仑导师介绍如下:
姓 名
|
李卓仑
|
性 别
|
男
|
|
最高学历
|
研究生
|
最高学位
|
博士
|
|
职务
|
||||
职 称
|
讲师
|
|||
联系方式
|
lizhuolunlzl@163.com
|
|||
所在部门
|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
|||
研究方向
|
湖泊沉积与沙漠环境演变、气候变化与水循环
|
|||
学习经历
|
2007/09–2012/06,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
2003/09–2007/06,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士
|
|||
工作经历
|
2012/07–至今,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
|
|||
主讲课程
|
自然地理学(基地班)、专业外语(基地班)、气候学
|
|||
学术兼职
|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等期刊审稿人
|
|||
研究成果
|
1、尝试了统计学的方法,对阿拉善高原沙漠地区植物钙质根管进行了14C测年研究并验证了14C测年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发现,阿拉善高原植物钙质根管主要形成于MIS 3a和全新世中期两个气候相对湿润的时期,其形成受到有效湿度的控制,可以指示湿润气候。并且在全新世范围内,14C测年结果在千年尺度可靠性较高。上述为植物钙质根管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解释,为干旱区14C测年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2、通过野外考察,发现了阿拉善高原晚第四纪存在高湖面的新证据,确证了MIS 3a阶段阿拉善高原高湖面和大湖期的存在。同时,对中国西部MIS 3a阶段高湖面存在与否的争论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解释。
3、验证了水量平衡与能量平衡模型在干旱区应用的准确性,指出了上述模型在干旱区应用时必须进行参数的校正。并证实了干旱区绿洲的“冷岛效应”。
|
|||
获得荣誉
|
教育部,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2011.
|
|||
在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拉善高原晚第四纪生物壳体种属及年代学意义(主持,2014.01~2016.12)
|
|||
发表论文
|
Li, Z.L.*, Wang, N.A., Li, Y., Zhang, Z.Y., Li, M.N., Dong, C.Y., Huang, R., 2013. Runoff simulations using water and energy balance equation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northwest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0: 1-12.
Li, Z.L. *, Wang, N.A., Cheng, H.Y., Ning, K., Zhao, L.Q., Li, R.L., 2014. Form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Late Quaternary calcareous root tubes in the deserts of the Alashan Plateau, Northwest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DOI: 10.1016/j.quaint.2014.11.021
Wang, N.A., Li, Z.L.*, Cheng, H.Y., Li, Y., Huang, Y.Z., 2011. High lake levels on Alxa Plateau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6: 1799-1808.
Wang, N.A., Li, Z.L.*, Li, Y., Cheng, H.Y., Huang, R., 2012. Younger Dryas Event recorded by the mirabilite deposition in Huahai Lake, Hexi Corridor, NW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50: 93-99.
Wang, N.A., Li, Z.L.*, Li., Y., Cheng, H.Y., 2013. Millennial-scal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Asian monsoon margin during the Holocene, implicated by the lake evolution of Huahai Lake in the Hexi Corridor of northwest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313-314: 100-109.
李卓仑, 王乃昂, 轧靖, 刘陶, 智萌.近40 年兰州城市气候季节性变化与城市发展[J].高原气象, 2007, 26(3): 586-592.
李卓仑, 王乃昂, 董春雨, 吕晓东, 赵力强. 1928年甘肃旱灾的时空差异及气候背景[J]. 灾害学, 2010, 25(4): 11-15.
李卓仑, 董春雨, 杨煜达, 满志敏. 186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灾时空分布及天气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Z1): 166-171.
李卓仑, 王乃昂, 李育, 来婷婷, 路俊伟. 近50年黑河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2) : 7-11.
李卓仑, 陈晴, 王乃昂, 李育, 吕行行. 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全新世白云石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J]. 湖泊科学, 2013, 25(4): 558-564.
李卓仑, 王乃昂, 李育, 程弘毅. 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早、中全新世湖水盐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J]. 冰川冻土, 2013, 35(6): 1481-1489.
李卓仑, 张乃梦, 王乃昂, 程弘毅, 李育. 晚冰期以来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演化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沙漠, 2014, 34(2): 342-348
李卓仑, 王乃昂, 李育, 程弘毅, 陈晴. 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外源碎屑矿物含量揭示的早、中全新世降水变化. 中国沙漠, 2014, 34(6): 1480-1485
李卓仑, 邵孔兰, 宁凯, 王乃昂, 程弘毅. 阿拉善高原沙漠地区植物钙质根管的矿物组成特征. 中国沙漠, 2015, 35(6): 刊印中
满志敏, 李卓仑, 杨煜达.《王文韶日记》记载的1867-1872 年武汉和长沙地区梅雨特征[J].古地理学报, 2007, 9(4): 431-438.
王乃昂, 李卓仑*, 程弘毅, 李育, 黄银洲. 阿拉善高原晚第四纪高湖面与大湖期的再探讨[J].科学通报, 2011, 56(17): 1367-1377.
李育, 李卓仑, 王乃昂. 蒸发和环流因素对湖泊演化的影响——猪野泽不同位置全新世沉积物古环境意义探讨 . 湖泊科学, 2012, 24(3): 474-479.
宁凯, 李卓仑, 王乃昂, 孙建伟, 邵婉婉. 巴丹吉林沙漠地表风积砂粒度空间分布及其环境意义[J]. 中国沙漠, 2013, 33(3): 642-648.
马素辉, 李卓仑*, 王乃昂, 宁凯, 李孟. 地下水补给型湖泊表层沉积物矿物组成及其形成机制——以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为例[J]. 湖泊科学, 2015, 27 (4) (刊印中)
|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