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考研网 2015-07-23 相关院校:兰州大学
左洪超 男,兰州大学教授,博导,现就职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是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硕士和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主要研究兴趣有:大气湍流,陆面过程,大气污染扩散和输送,中小尺度数值模拟,绿洲小气候,气候变化等。曾应邀去美国海军研究生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大气科学系长期合作研究。曾获“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学金”;参加的“黑河试验(HEIFE)”(批号 8487004)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已发表论文40余篇。
电话: 0931- 8914393;
传真: 0931- 8914393;
Email: zuohch@lzu.edu.cn
近年参加、主持的重要研究课题:
(1) 参加973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编号 2005CB422000)的部分研究任务,在研。
(2) 主持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蒸发皿的物理意义及其揭示的气候信号”,
在研。
(3) 参加973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
(编号 G1999043400)的部分研究任务,已完成。
(4) 参加基金重点项目“稀疏植被下垫面与大气相互作用研究”
(批号 49835010)的部分研究任务,已完成。
(5) 参加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黑河地区水-土-气-生相互作用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批号 KZCX3-SW-329)的部分研究任务,已完成。
已发表的主要期刊论文:
[1] 左洪超, 胡隐樵. 黑河地区沙漠和戈壁的总体输送系数. 高原气象, 1992, 11,371-380.
[2] 左洪超, 胡隐樵. 河西地区绿洲和戈壁的小气候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高原气象,1994, 13, 246-256.
[3] 沈志宝, 左洪超. 青藏高原地面反射率变化的研究. 高原气象, 1993, 12, 294-301.
[4] 胡隐樵, 王俊勤, 左洪超. 临近绿洲的沙漠上空近地层内水汽输送特征. 高原气象,1993, 12, 125-132.
[5] Hu Yinqiao, Yang Xuanli, Zhang Qiang and Zuo Hongchao.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budget in Hexi region. Acta. Meteo. Scin., 1992, 6, 82-91.
[6] Hu Yinqiao and Zuo Hongchao. The Influence of convergence Movement
onTurbulent Transportation i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 20, 294-798. (SCI)
[7] 左洪超, 吕世华, 胡隐樵, 马耀明. 非均匀下垫面边界层特征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I):冷岛效应和逆湿现象的完整物理图象. 高原气象, 2004, 23, 155-162.
[8] 左洪超, 吕世华, 胡隐樵, 马耀明. 非均匀下垫面边界层特征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II):逆湿现象的数值模拟. 高原气象, 2004, 23, 163-170.
[9] 胡隐樵, 孙菽芬, 郑圆润, 张强, 傅培健, 左洪超. 稀疏植被下垫面与大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高原气象, 2004, 23, 281-296.
[10] 胡隐樵, 左洪超. 边界层湍流输送的若干问题和大气线性热力学特征. 高原气象, 2004, 23, 132-138.
[11] 鲍艳, 左洪超, 吕世华, 张宇. 干旱区陆面过程参数化改进对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 高原气象, 2004, 23, 220-227.
[12] 鲍艳, 张宇, 吕世华, 左洪超. 干旱区陆面过程参数改进对东亚区域气候影响化的数值模拟. 高原气象, 2005, 24, 487-495.
[13] ZUO Hongchao, HU Yinqiao, LI Dongliang, LU Shihua, MA Yaoming.
Seasonal transition and its boundary layer characteristics in Anduo
area of Tibetan Plateau.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5, 15, 239-245(SCI).
[中文《自然科学进展》,2004, 14, 535-540.]
[14] Y. Ma, S. Fan, H. Ishikawa, O. Tsukamoto, T. Yao, T. Koike, H. Zuo,
Z. Hu and Z. Su. Diurnal and inter-monthly variation of land surface
heat fluxes over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are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2005, 80, 259-273 (SCI).
[15] 惠小英, 王澄海, 左洪超, 董文杰. 中国北方干旱区感热及潜热的异常特征. 高原气象, 2005, 24, 415-421.
[16] 左洪超, 胡隐樵. 湍流输送的非线性热力学性质.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 1233-1237 (SCI).
[17] Qing Wang and Hongchao Zuo. A new turbulence closure model with
explicit microphysics for marine stratocumulus.
Conf. On Cloud Physics. Preprint, 325-328. 17-21 August, 1998.
[18] 左洪超, 吕世华, 胡隐樵, Qing Wang. 层积云覆盖的边界层的数值摸拟研究(Ⅰ)数值模式的建立. 高原气象, 2003, 22, 33-44.
[19] 左洪超, 吕世华, 胡隐樵, Qing Wang. 层积云覆盖的边界层的数值摸拟研究(Ⅱ)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高原气象, 2003, 22, 111-120.
[20] 张鸿发, 左洪超, 郄秀书. 平凉冰雹云回波特征分析. 气象学报, 2002, 60, 100-105.
[21] 张鸿发, 左洪超, 陈成品, 郭三刚. 一例长生命史雷暴云分裂过程的回波特征研究. 高原气象, 2004, 23, 40-47.
[22] 文莉娟, 程麟生, 左洪超, 吕世华. “98·5”华南前汛期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动力、热量和水汽收支诊断. 高原气象, 2006, 25, 45-51.
[23] 左洪超, 吕世华, 胡隐樵. 中国近50年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高原气象, 2004, 23, 238-244.
[24] 胡隐樵, 左洪超. 绿洲环境形成机制和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高原气象, 2003, 22, 537-544.
[25] ZUO Hongchao, LI Dongliang, HU Yinqiao, BAO Yan, LU Shihua.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ic trend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pan-evapo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last 40 a over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 50, 1135-1141(SCI).
[中文《科学通报》, 2005, 50, 1125-1130. ]
[26] 马雁军, 左洪超, 张云海, 惠小英.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 高原气象, 2005, 24, 623-628.
[27] 安兴琴, 左洪超, 吕世华, 朱彤. Models-3空气质量模式对兰州市污染物输送的模拟. 高原气象, 2005, 24, 748-756.
[28] 左洪超, 王扬锋, 马雁军, 任万辉. Models-3模式系统在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应用研究. 第十二届全国大气环境学术会议论文集, 43-48, 丹东, 2005.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