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考研网 2015-07-10 相关院校:兰州大学
李菁,1981年8月生,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2013年7月作为兰州大学“萃英计划”四级教授引进),哲学博士(浙江大学,2008年6月),曾任同济大学欧洲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暨助理研究员。E-mail: li_jing@lzu.edu.cn
A版绍介
A.1 研究方向
纯粹哲学:是之学(Ontologie/Lehre vom Sein),是之思(Denken des Seins),目前“分别”侧重于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现象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比较哲学等。
A.2 思考興趣
纯粹哲学的“‘非-全息’地球仪”:……非纯粹哲学-当代中文哲学-先秦哲学-儒学-道学-佛学-中外哲学比较-西方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实践哲学-神学-诗学-美学-知识学-意识哲学-心灵哲学-身体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形而上学-德国古典哲学-近代哲学-中世纪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分析哲学-未来哲学-非纯粹哲学……。思考興趣聚焦于“Sein”(是/在)问题,尤其关注从“旧是学”到“新是思”的转渡问题,主要交道的哲学家是维特根斯坦、康德、胡塞尔、马克思、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期待能在“任何一种‘后-是学之是思’(Meta-ontologisches Denken des Seins)如何可能?”这个当代世界哲学之问上开展深入思考,并坚信如是的工作将最终有助于当代中文哲学的建构。
A.3 学术兼职
中国维特根斯坦学会(国家二级学会)理事会理事。
A.4 学术荣誉和奖励
1. “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高校青年科研骨干培养计划,2011CG2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笔者系2011年度同济大学人文社科类唯一入选者。
2. “同济大学文科卓越青年学者”培养计划(全校共遴选了10位40岁以下的人文社科类青年学者,笔者系最年轻的一位入选者,也是哲学类唯一入选者)。
3. 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14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5. 浙江省博士后2009年度择优资助,浙江省人事厅。
6. 浙江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A.5 目前独立主持的科研项目
1. 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存在思想比较:翻译与研究”(12CZX045)。
2. 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和分析哲学比较研究的一种新视域——后存在学的存在之思”(11YJCZH083)。
A.6 主要著作(独立作者)
1. 论文:《虫洞?——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旅》(删节版),《世界哲学》(编辑部约稿),2009年第2期“青年哲学家论坛”;后全文收入《走近哲学》(第三辑),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编:2012年。
2. 论文:《<逻辑哲学论>思想结构之谜——从“语言的球(囚)笼”到“诸对象的逻辑建筑学”》(删节版),《哲学研究》,2012年第1期。
3. 论文:《任何一种后-存在学的存在之思是如何可能的?——勘探维特根斯坦的存在历史位置》(删节版),赵敦华主编《外国哲学》第23辑“北京大学纪念熊伟诞辰100周年现象学专号”(编辑部约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4. 论文:《什么是真理?——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不同应答》(删节版),《世界哲学》,2011年第3期。
5. 论文:《维特根斯坦存在之思——<逻辑哲学论>的一种现象学素描》(删节版),《世界哲学》,2008年第2期。
6. 论文:《维特根斯坦的“千高原”——<哲学研究>的一种现象学素描》,《现代哲学》,2011年第4期。
7. 论文:《扫帚与讲台——语言的和现象学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8. 论文:《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比较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5期。
9. 论文:《维特根斯坦与梅洛-庞蒂“语言观”的一种尝试比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1期。
10. 论文:《怪圈:“它是”之思》,《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6期。
11. 论文:《论马克思对古典存在论的二重超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12. 论文:《哲学与科学的可能性之閒的循环证明——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视域看》,《同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后全文收入孙周興,陈家琪主编《德意志思想评论》(第5卷)“德国古典哲学”专栏,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 论文:《略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之“真理”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的一种黑格尔式方案》(删节版),《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2期。
14. 专著:《任何一种后-是学之是思是如何可能的?——在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之閒》(即出)。
A.7 主要译作(独立译者)
1. 译文:Jacques Taminiaux:《列维纳斯与海德格尔:接近现象学诸论题的一条后海德格尔式道路》(英译汉),载于《列维纳斯的世纪或他者的命运》,杨大春,Nicholas Bunning,Simon Critchley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译文:Mohammad El-Sayed Selim:《不同文明閒对话的模式:一种有效对话的先决条件》(英译汉),载于《文明和谐与创新》,庞学铨,陈村富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译著:海德格尔:《興有》(Heidegger, GA71: Das Ereignis,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2009)(德译汉),北京:商务印书馆,翻译中。
A.8 受邀参加的主要学术会议
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TTGENSTEIN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Celebrating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Publication of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 the Inaugur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Wittgenstein Society(October, 2013, Beijing), read my paper Wittgenstein in Heidegger's "Eyes".
2. “现象学与中国思想”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3年中国现象学年会(2013年9月,兰州,兰州大学),宣读论文《何谓Ereignis?——略论作为興有的Ereignis》。
3. “‘存在哲学与中国当代思想’学术研讨会——暨张志扬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庆祝会”(2012年6月,上海,同济大学),宣读论文《真与在:超越还是穿越?》。
4. “当代现象学的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2012年4月,杭州,浙江大学),宣读论文《<逻辑哲学论>思想结构之谜:一门关于“我”的纯粹现象学?》。
5. “当代欧洲马克思主义:借鉴与启示”全国学术会议(2011年12月,上海,同济大学),宣读论文《略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之“真理”的科学社会主义》。
6. “北京大学纪念熊伟诞辰100周年”现象学研讨会暨2011年中国现象学年会(2011年10月,北京,北京大学),宣读论文《任何一种后-存在学的存在之思是如何可能的?——勘探维特根斯坦的存在历史位置》。
7. “詮釋學與當代及其文化反思”国际研讨会(2009年9月,澳门),提交论文《疏敞地与世界图景——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原始真理观》。
8. 全国第5届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2009年4月,杭州,浙江大学),宣读论文《扫帚、讲台与足球——语言的和现象学的分析》。
9. “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08年年会(2008年10月,杭州,浙江大学),提交论文《虫洞?——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旅》。
10. “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中国现象学年会(2007年11月,杭州,浙江大学),宣读论文《维特根斯坦存在之思——<逻辑哲学论>的一种现象学素描》。
A.9 教授课程
1.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哲学系本科生),“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哲学系硕士生)与“西方哲学通论”(萃英学院人文班)等。
2. 今后拟新开设“形而上学”、“现象学”、“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等专题课程。
B版绍介
以上绍介中,原本鲜活具体的“哲学-生涯”(philosophieren-leben)被瞬閒“异化”为死板抽象的“科研-聚置”(Studie-Gestell)了。
每一个小朋友原本都是天真的“爱智者/哲学家”(Philosophierende)。可惜随着时閒的生长绵延,天真的爱智者大多脱落为老成的“智者”(Weise)了。
“爱智/哲学”作为一种“是”(Sein)的原初“技艺-道路”,作为一种“生活”(Leben)的原初“形式-方式”,作为一种“身体”(Leib)的原初“玩具-积木-脚手架”,原本就是精细常新的“纯思-游戏-空閒”(Denken-Spielen-Raum),气象万千,纵横交错,曲折幽隐,具体而微。
有多少种“是-生活-身体”,就会有多少种相互“亲缘着-离閒着”的哲学,一种哲学如果遭遇的不是有着类似先行精细思索的哥们儿,极有可能等待它的将是粗暴的误读、嘲笑和弃之不顾了。
要想做一个地道的哲学家,须具备最佳的宽和-刚毅品质。
谨守纯粹哲学的当下边缘姿态:“閒-是”(Da-sein)——“诸家族閒性”(Familienähnlichkeiten)——“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而这个“閒”(Da)归根到底也就意味着“他者”(Andere)对“他者”的源源思情:原初的“哲思”(Gedanken)难道不就只是原初的“聚-恩”(Ge-danken)也即“感恩和施恩”吗?
C. Li Jing's Profile
Li Jing, born August, 1981 in China.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school of philosophy, Lanzhou University, China. Fellow of Chinese Ludwig Wittgenstein Society. E-mail: li_jing@lzu.edu.cn Address: school of philosophy, Lanzhou University, 222 Tianshuinanlu, Lanzhou, Gansu Province, China. Post codes: 730000.
C.1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1. Ph.D. in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Zhejiang University(June, 2008), China.
2. Post-doctor, 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June, 2010), China.
C.2 Areas of Specialization
Metaphysics, Ontology, esp. Martin Heidegger and Ludwig Wittgenstein.
C.3 Areas of Competence
Phenomenology, Analytic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C.4 Academic Honors and Fellowships
1. Chen Guang Scholar(Grant No.2011CG23), supported by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and Shanghai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2.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 of Arts, Tongji University.
3. Outstanding Young Teacher, Tongji University.
4.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Grant No.20090451481).
5. Zhejiang Province Outstanding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6. First-class Scholarship, Zhejiang University
C.5 Recent Research Projects(independent project director)
1. Comparison Between Heidegger and Wittgenstein's Thinking of Being,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12CZX045).
2. Meta-ontological Thinking of Being, supported by the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Grant No. 11YJCZH083).
C.6 Selected Publications(independent author)
1. The Wormhole?-- Heidegger's Travel to Being, in World Philosophy, March, No.2, 2009.
2. The Mystery of Thinking Structure of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From "the Cage of Language" to "the Logical Architecture of Objects", in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January, No.1, 2012.
3. How Is Truth?-- On Heidegger and Wittgenstein's Respective Answers, in World Philosophy, May, No.3, 2011.
4. Broom and Platform: Linguistic and Phenomenological Analyses, in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June, No.6, 2010.
5. Wittgenstein's Thinking of Being-- A Phenomenological Sketch of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in World Philosophy, March, No.2, 2008.
6. Wittgenstein's "A Thousand Plateaus"-- A Phenomenological Sketch of 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in Modern Philosophy, July, No.4, 2011.
7. A Review of Comparisons Between Heidegger and Wittgenstein, in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May, No.5, 2008.
8. A Comparison Between Wittgenstein and Merleau-Ponty's Viewpoints of Language, in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January, No.1, 2006.
9. On Marx's Double Transcendence of Classical Ontology, in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January, No.1, 2007.
10. On the Circular Demonstra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n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Section), October, No.5, 2007.
11. The Strange Circle: Thinking of "It Is", in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vember, No.6, 2003.
12. How is Any Meta-ontological Thinking of Being Possible?-- An Exploration of Wittgenstein's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Being, in Foreign Philosophy, No.23,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2.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