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考研网 2015-04-29 相关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一、导师简介
博导,副院长。国家特聘专家,首届****入选者。公共治理与和谐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所长。
1955年12月出生于江西南昌。1982南京大学学士。86年北卡州立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91年錫拉丘兹大学麦克斯韦尔学院公共管理博士。90年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2002年晋升为终身职正教授。2009年始任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奖项:曾获多项美国大学教工最佳研究和服务奖。一九九四年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公共与非盈利部最佳论文奖,入选美国杰出大学生名人录,马科斯美国西部名人录,马科斯美国高等教育名人录等。
社会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专家。复旦管理学家评审专家。全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MPA教指委资助的“全国公共管理青年学者研究方法暑期培训班。北京大学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行政学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专家,亚洲分会理事。亚洲开发银行顾问。绍兴市公共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主编。美国和中国多家(包括美国公共管理评论)公共管理专业杂志评审员或编委。参加过许多大学、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干部培训基地的讲学和咨询工作。
曾任美国公共管理协会科技部执行董事(2000-2006);美国国际文化交流委员会富布赖特高级专家(2006-2011);中国教育部应急机制国家重点项目海外顾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PA项目顾问、浙江大学特聘教授。作为专家参与过世界银行、联合国亚洲中心、世界经合组织的培训和国际会议组织工作。是国内多家高校、香港多家高校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海外评审顾问。成都,沈阳和美国凤凰城顾问。
二、教授课程:
公共管理与政策经典导读,研究方法与政策评估,比较公共政策,信息政策、科技政策,城市管理与政策。
三、主要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与政府改革理论,比较公共政策,公共决策与政策评估,城市治理,组织学习与制度创新。
四、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城镇供水安全保障管理支撑体系研究
2.北京市人民大学学习型组织研究基地
3.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课题:中国特色的公共与非营利组织创新研究
4.内蒙古自治区“蒙市干部绩效考核研究”
5.国开行项目“中国水务投融资研究“
6.教育部马工程《公共政策》教材,首席专家之一。
7.亚洲开发银行加强制度改革与能力项目
8.北京市首都学科群建设子课题
五、主要科研成果
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政府机构改革理论、冲突管理、电子政务政策模式、地方政府、市政管理几个方面。有许多论文在美国、香港的主要公共(行政)管理学杂志上发表(如《布朗世界事务》、《公共管理杂志:理论与研究》、《公共管理评论》、《管理与社会》《美国公共管理评论》等著名英文学术刊物)并获广泛引用。
(一)主要著作:
1、《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
2、《实践中的美国公共政策》(人民大学出版社);
3、《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与范柏乃合著等。
(二)发表论文
相关中文论著:
1.地方政府的治理创新战略——美国凤凰城的案例及经验.东南学术.2005(1),P30-37.独立作者.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2.当代公共管理研究的范式观——一项经验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5(3),P12-22,92-93.第一作者.
3.创新与中国公共管理.中国行政管理.2006(5),P31-33.独立作者.新华网转载
4.产权疲软问题的公共政策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6(9),P27-27.独立作者.新华网转载
5.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06(7),P38-38.独立作者.
6.公共利益意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核心.中国行政管理.2006(6),P21-23.独立作者.新华文摘辑刊转载
7.美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中国行政管理.2006(4),P82-82.独立作者.新华文摘辑刊转载
8.政府管理创新的瓶颈因素及其分析.学术研究.2006(7),P73-78.独立作者.
9.从公共管理视角看美国的发展经验和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5),P5-16.独立作者.
10.政府管理创新的瓶颈因素及其分析.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06(11),P15-21.独立作者.新华文摘辑刊转载
11.公共管理是关于治理的实践性极强的大学问.公共管理学报.2006(3),P95-97.独立作者.
12.它山之石如何攻玉?——从公共管理视角看中国知识精英学习外国经验的心路历程.公共管理学报.2006(4),P22-30+108.独立作者.
13.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解析与思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P25-25.第二作者.
14.给分权划底线,为创新设边界——地方政府创新的法律环境探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P16-24.独立作者.
15.谈谈公共政策的决策理性.中国行政管理.2007(8),P22-25.独立作者.新华文摘辑刊转载
16.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公共管理学报.2007(3),P1-12.第一作者.新华文摘2005年第21期全文转载
17.给分权划底线,为创新设边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P.独立作者.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
18.新奥尔良飓风灾难应对失当的成因剖析.中国行政管理.2008(2),P51-54.第二作者.
19.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挑战——公务员提升“学习性向”的重要性.中国行政管理.2008(5),P43-47.第二作者.
20.公务员提升“学习性向”的主要途径.当代社科视野.2008(7),P107.第二作者.
21.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政治学研究.2008(3),P106-115.第一作者.
22.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维护公共利益又保障私人权利——“政府或公共部门对私产的征用权”辨析.中国行政管理.2008(7),P35-36.独立作者.新华文摘2008年第19期全文转载
23.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公务员的专业化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08(6),P39-42.第一作者.
24.公共政策的缺失与当前世界性经济危机.公共管理学报.2009(1),P26-34,123.独立作者.
25.论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国行政管理.2009(5),P36.第二作者.
26.经济危机与公共工程:田纳西和胡佛坝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9(8),P111-113.第一作者.
27.承上启下开拓中国公共管理的新纪元.中国行政管理.2010(12),P23-24.独立作者.
28.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规划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国际城市规划.2011(3),P86-90.第三作者.
29.社区发展是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11(10),P71-74.第一作者.
30.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发展的思考.公共管理学报.2012(1),P104-110,127-128.第二作者.
31.冲突解决视角对公共管理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12(2),P11-15.第一作者.
32.政治与行政两分理论的跨文化对话.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2),P4-10,126.第一作者.
相关英文论著:
1. G. Zhiyong Lan, Lera Riley, N. Joseph Cayer.How Can Local Government Become an Employer of Choice for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from the city of Phoenix.Review of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Vol. 25, No. 3, 225-242 (2005).
2. Lan, Zhiyong.“Symposium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Public Budgeting,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 15, No. 3.,2003, pp. 438-465.
3. Lan, Zhiyong. “Disciplinary Rational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Field Development.”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Rutgers Univ.)Vol. 2, (1/2),2003. Pp. 1-16.
4. Lan,Zhiyong.“Local Government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tipulations, Impact, Cases and Assessment.”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Rutgers Univ.).Vol. 1, (3/4), 2002, pp. 209-220.
5. Lan, Zhiyong, "Understanding China's Administrative Reform."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 Vol. 24 (4), 2001, pp. 435-467.
6. Lan, Zhiyong, and Anders, Kathy. "A Paradigmatic 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An Empirical Test."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Vo. 32, No. 2., 2000,pp. 138-165.
7. Lan, Zhiyong, Weixing Hu, and Ken, Wang."The Growing China and Its Prospective Role in World Affairs."Brown Journal ofWorld AffairsVol. VI (2),1999, pp. 1-29 .
8. Lan, Zhiyong. "The 1998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China."As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21, (1) June, 1999,pp. 29-54.
9. Lan, Zhiyong. "A Conflict Resolution Approach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Vol. 57, No. 1 (Jan/Feb), 1997, pp. 27 35.
10. Lan, Zhiyong and Falcone, Santa.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net Use--A Policy Model for 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rovision." Journa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Vol. 24. No. 4., 1997, pp. 251-257.
11. Lan, Zhiyong and Craig, Scott.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uter mediated Information versus Conventional Non Computer mediated Information in Public Sector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 Vol. 9, No. 1, Winter, 1996, pp. 27 37.
12. Lan, Zhiyong and Cayer, N. Joseph. "The Challenge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and Management in a Time of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Vol. 24, No. 2, June, 1994, pp. 207 222.
13. Lan, Zhiyong. "Reagan and Public Choice: an assessment of the implicit Reagan administrative theo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8, No. 1. July, 1993, pp. 36 44.
14. David."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ransi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52, No. 6. November/December, 1992, pp. 5 7.
15. Lan, Zhiyong and Rainey, Hal. "Goals, Rules, and Effectiveness in Public, Private and Hybrid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992, Jan.Vol. 2, No. 1.pp. 5 28.
16.Yang, Lihua and Lan, G. Zhiyong. (2010). “Internet's impact on expert–citizen interactions in public policymaking—A meta analysi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7 (2010) 431–441 .
17.Yang, Lihua, G. Zhiyong Lan, and Wu, Jiangguo. (2010). “Roles of Scholars in the Practice of Combating-Desertification: A Case Study in Northwest China.”“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46:154–166..
18.Yang, Lihua, G. Zhiyong Lan. "Roles of Scholars in Environmental Community Conflict Resolution: A Case Stud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JCMA-Feb-2012-0019.R2)Accepted and forthcoming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in 2012.
联系方式:
010-62510738;lanzhiyong2005@163.com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