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2025考研大纲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2024-12-06 相关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
805法学综合二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
法学综合二考试是为我校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相关法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法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能力。考试难度以法学本科毕业生所达到的程度为标准,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为扎实的法学综合功底。
Ⅱ 考试范围
法学综合二科目涵盖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要求考生于上述四门学科中任选两门作答。
Ⅲ 考查目标
(1)掌握相关法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能够运用相关法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务问题。
Ⅳ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75分
刑法学 75分
刑事诉讼法学 75分
国际法学 75分
(考生任选两门学科作答,总分150分)
四、题型及分值
各学科题型及分值均相同,包括名词解释、论述、材料分析等题型。
Ⅴ 参考书目和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75分)
l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宪法学》(第二版),《宪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l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查内容
宪法学
(一)宪法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
1.基本概念
①法与法治
②宪法与宪制
2.宪法的结构与特征
①宪法结构
②宪法的主要特征
3.现代宪政的基本价值与原则
①法治与分权
②民主
③权利与自由
(二)宪法的制定、修改与发展
1.宪制思想及宪法的起源
①西方宪制思想探源
②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③近代中国的宪制历程
④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2.宪法的制定
①制宪权的性质
②行使制宪权的社会基础
③宪法制定与宪法修改、宪法解释
3.宪法修改
①宪法修改的意义
②宪法修改的限制
③宪法修改的方式和程序
(三)宪法的监督、实施与解释
1.宪法监督与实施
①宪法监督的含义
②宪法监督的范围
③宪法监督的体制
④中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⑤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2.宪法的解释
①宪法解释概说
②宪法解释的机构
③宪法解释的效力
④宪法解释的方法
(四)人权总论
1.宪法上的人权
①在宪法上的人权的地位及理论
②人权的内涵
③人权的基本性质
④人权的享有主体
2.人权的类型
①学理分类
②解释学上的分类
③中国现行宪法中的人权规范体系分析
3.人权的保障与界限
①基本人权的保障
②人权的规范性界限
(五)人权分论
1.自由权
①人身自由
②财产权
③表达自由
④宗教信仰自由
⑤文化活动的自由
2.社会权
①社会基本权利观念的确立
②社会基本权利的内容
③劳动权
④社会保障权
⑤受教育权与文化权利
⑥权利救济权
3.平等权
①平等的宪法地位
②宪法上平等的含义
③平等的种类
(六)选举与政党制度
1.民主选举的一般理论
①民主的概念
②民主选举的理论基础
③民主选举的基本原则
④民主选举的基本体制
2.政党的宪法地位
①政党的概念
②政党的职能和作用
③政党的宪法地位
④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
3.选举过程的宪法控制
①选举权的宪法保护
②选举权的平等限制
③区划分中选举权平等性原则的实现
4.中国的选举制度
①选举制度概述
②选举方式与选举权主体的确定
③代表名额的分配
④选区划分与选民登记
⑤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
⑥组织投票与确定当选
⑦代表的监督与罢免
(七)立法机构
1.权力分立与立法机构
①议会(立法机关)的由来与发展
②分权学说及其实践
③人民主权与议行合一
2.立法机关的组织与职权
①西方国家立法机关的组织与职权
②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与职权
3.立法机构的会议制度和议事程序
①立法机关的会议制度
②立法机关的议事程序
(八)行政机构
1.行政机构之组织
①行政机构的组织原则
②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
③我国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
④行政机构的任期
⑤议会对行政机构的监督
2.常态下行政机构的权力
①行政机构最主要的权力:行政权
②行政机构的多重角色:以美国为例
③中国行政机构的职权
3.非常态下行政机构的权力:紧急权力
①紧急状态的涵义
②紧急状态的类型
③紧急状态的宣布与终止
④紧急状态持续的时间
⑤行政紧急状态权力:行政机构可以采取的措施
⑥紧急状态权力的底线:不得克减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九)司法机构
1.变迁中的司法权
①司法机构:纠纷解决机构与国家权力分配
②司法权:一个概念的演化
③司法权与分权
2.司法组织与机构设置
①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
②人民检察院组织体系
3.权力关系中的司法机构
①司法机构与党的关系
②司法机构与人大的关系
③司法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④媒体监督下的司法
(十)中央与地方关系概论
1.国家结构形式及其理论
①单一制模式
②联邦制模式
③单一制模式与联邦制模式的评价
2.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形态
①中央集权主义
②地方分权主义
③均权主义
3.地方自治及其理论
①地方自治的概念
②地方自治的基本理论
③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结构
①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
②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③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5.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式
①立法控制
②行政控制
③财政控制
④人事控制
⑤司法控制
⑥政策控制
⑦行政区域与司法区域相分离原则
⑧公共权力成本最小原则
⑨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原则
行政法学
(一)行政法概述
1.行政法与行政法学
①行政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③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④行政法学
2.行政法的渊源
①行政法院的概念与特征
②我国行政法的渊源
3.行政法律关系
①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
②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
③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④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客体、特征与变动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概述
①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意义
②行政法基本原则体系
2.依法行政原则
①职权法定
②法律优先
③法律保留
3.行政合理性原则
①比例原则
②平等对待
4.程序正当原则
①行政公开
②程序公正
③公众参与
5.诚信原则
①诚实守信
②信赖保护
6.高效便民原则
①高效原则
②便民原则
7.监督与救济原则
①监督原则
②救济原则
(三)行政组织法
1.概述
①公共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
②行政组织的界定
③行政组织法的分类
④行政组织法的地位与功能
⑤行政组织法的历史沿革
2.行政组织法律制度
①行政职能设置
②政府间的关系
③社会行政组织制度
④行政编制制度
3.行政主体
①行政主体的界定
②行政主体的类型
③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
④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
(四)行政行为概述
1.行政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①行政行为的概念
②行政行为的分类
2.行政行为合法要件
①行政行为主体合法
②行政行为权限合法
③行政行为内容合法
④行政行为程序合法
3.行政行为效力
①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
②行政行为的生效
③行政行为的失效
(五)行政立法
1.行政立法概述
①行政立法的概念
②行政立法的分类
2.行政立法程序
①编制立法工作计划
②起草
③征求和听取意见
④审查
⑤决定与公布
3.行政立法的效力
①行政立法的效力范围
②行政立法的生效与失效
③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4.行政规范性文件
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含义
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种类
③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六)授益行政行为
1.行政给付
①行政给付与福利行政
②行政给付的概念与特征
③行政给付的形式与制度
2.行政许可
①行政许可及立法
②行政许可事项及其设定
③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④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
⑤行政许可的特别程序
⑥行政许可的其他规定
(七)负担行政行为
1.行政处罚
①行政处罚及立法
②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③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④行政处罚的管理与适用
⑤行政处罚的程序
2.行政征收与征用
①行政征收
②行政征用
③行政征收与征用的基本原则
3.行政强制
①行政强制措施
②行政强制执行
③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
(八)行政机关的其他行为
1.行政规划
①行政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规划的功能
③行政规划的主要类型与适用范围
④行政规划的确定与实施
2.行政指导
①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指导的功能与构成
③行政指导的依据与分类
④行政指导的程序
3.行政协议
①行政协议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协议的功能与分类
③行政协议的权利与义务
④行政协议的订立与实施
4.行政确认
①行政确认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确认的分类
③行政确认的原则
④行政确认制度
5.行政调查
①行政调查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调查的分类
③行政调查的原则
④行政调查的程序
6.行政检查
①行政检查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检查的分类
③行政检查的原则
④行政检查程序
(九)行政司法
1.行政司法概述
①行政司法的概念与特征
②国外行政司法的历史发展
③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司法制度
2.行政司法的主要形式
①行政裁决
②行政仲裁
③行政调解
3.专门行政裁判制度
①专门行政裁判机构
②专门行政裁判的受案范围
③专门行政裁判的程序
(十)行政应急
1.行政应急概述
①行政应急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应急法制的特点与功能
③行政应急行为的构成要素
④行政应急性原则
⑤行政应急行为的设定与分类
⑥行政应急行为法制化的国际经验
2.行政应急的实施
①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条件
②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主体
③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方式
④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程序
⑤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依据
3.我国行政应急法制的完善
①行政应急行为监督与救济的现状
②我国行政应急法制的完善路径
(十一)行政程序
1.行政程序概述
①行政程序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程序的类型
③行政程序的功能
④行政程序的原则
⑤行政程序法典化
2.行政程序制度
①职权分离制度
②行政回避制度
③行政公开制度
④禁止单方接触制度
⑤行政听证制度
⑥证据排除制度
⑦说明理由制度
⑧案卷排他制度
⑨行政时效制度
3.政府信息公开
①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
②政府信息公开的类型
③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④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十二)监督行政
1.监督行政概述
①监督行政的概念
②监督行政的特征
2.监督行政的类型
①政治监督
②社会监督
③国家机关监督
3.行政机关的一般监督
①一般监督行政
②行政执法监督
4.行政机关专门监督
①审计监督的原则
②审计机关的职责
③审计机关的职权
④审计监督程序
(十三)行政复议
1.行政复议概述
①行政复议的性质与特征
②行政复议的组织与功能
③行政复议的原则
④行政复议的参加人
2.行政复议的范围
①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
②请求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
③不能申请复议的范围
3.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①行政复议的申请
②行政复议的受理
4.行政复议的审理与决定
①行政复议的审理
②行政复议决定
(十四)国家赔偿与补偿
1.国家赔偿概述
①国家赔偿与国家赔偿法
②国家赔偿法的历史发展
③国家赔偿责任
2.行政赔偿
①行政赔偿的内涵
②行政赔偿的范围
③行政赔偿的程序
3.司法赔偿
①司法赔偿的内涵
②司法赔偿的范围
③司法赔偿的程序
4.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与费用
①国家赔偿的方式
②国家赔偿的标准
③国家赔偿的费用
5.国家补偿
①国家补偿的内涵
②国家补偿的分类与标准
(十五)行政诉讼
1.行政诉讼的基本问题
①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的关系
③行政诉讼的历史发展
④行政诉讼的目的与功能
2.行政诉讼的原则
①合法性审查原则
②司法优先变更原则
③司法最终裁决原则
(十六)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
1.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①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
②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依据与标准
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设定方式
④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内容
2.行政诉讼管辖
①行政诉讼管辖概述
②级别管辖
③地域管辖
④移送管辖
⑤指定管辖
⑥管辖转移
⑦管辖异议
(十七)行政诉讼参加人
1.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
①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概念
②行政诉讼当事人
③行政诉讼代表人
④共同诉讼人
2.行政诉讼原告
①行政诉讼原告概述
②行政诉讼原告的确认
③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
3.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
①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背景
②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的概念与特征
③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与一般行政诉讼原告的区别
4.行政诉讼被告
①行政诉讼被告概述
②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
③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转移
5.行政诉讼第三人
①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
②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认
③第三人参与诉讼的程序
(十八)行政诉讼证据
1.行政诉讼证据概述
①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诉讼证据形式的分类及其特征
③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非法证据排除
2.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①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与分类
②举证与证明责任
③举证时限
④法院收集证据的权利与义务
(十九)行政诉讼程序
1.起诉与受理
①起诉
②受理
③撤诉
2.行政诉讼一审程序
①普通程序
②简易程序
3.行政诉讼二审程序
①行政诉讼二审程序概述
②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③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
4.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①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②审判监督案件的审理程序
(二十)行政诉讼法律适用
1.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概述
①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②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依据
2.行政诉讼中的规范适用、规范审查与规范冲突
①规范适用
②规范审查
③规范冲突与处理
(二十一)行政诉讼裁判与执行
1.行政诉讼的裁判、裁定与决定
①行政诉讼判决
②行政诉讼裁定
③行政诉讼决定
2.行政诉讼的执行
①行政诉讼中的执行
②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第二部分 刑法学(75分)
l 刑法学参考书目
1、《刑法学》(第九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备注:第八版也可以)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刑法学(上册·总论)》,《刑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l 刑法学考查内容
刑法总论
(一)刑法概说
1.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2.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三)刑法的效力范围
1.刑法的空间效力
2.刑法的时间效力
(四)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1.犯罪概念
2.犯罪构成
(五)犯罪客体
1.犯罪客体
2.犯罪对象
(六)犯罪客观方面
1.危害行为
2.危害结果
3.因果关系
(七)犯罪主体
1.犯罪主体
2.刑事责任能力
3.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5.单位犯罪
(八)犯罪主观方面
1.犯罪主观方面
2.犯罪故意
3.犯罪过失
4.与罪过相关的几个特殊问题
5.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6.认识错误
(九)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十)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2.犯罪既遂形态
3.犯罪预备形态
4.犯罪未遂形态
5.犯罪中止形态
(十一)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概述
2.共同犯罪的形式
3.共犯的分类
(十二)罪数形态
1.罪数的判断标准
2.实质的一罪
3.法定的一罪
4.处断的一罪
(十三)刑罚概说
1.刑罚的概念
2.刑罚的功能
3.刑罚的目的
(十四)刑罚的体系与种类
1.主刑
2.附加刑
(十五)刑罚的裁量
1.量刑概述
2.量刑原则
3.量刑制度
(十六)刑罚裁量制度
1.累犯
2.自首
3.缓刑
(十七)刑罚执行制度
1.减刑
2.假释
(十八)刑罚的消灭
1.时效
2.赦免
刑法各论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
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危险驾驶罪
3.妨碍安全驾驶罪
4.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
(二)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罪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4.欺诈发行证券罪
5.集资诈骗罪
6.贷款诈骗罪
7.信用卡诈骗罪
8.逃税罪
9.侵犯著作权罪
10.非法经营罪
(三)侵害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故意杀人罪
2.故意伤害罪
3.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4.强奸罪
5.强制猥亵、侮辱罪
6.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7.绑架罪
8.刑讯逼供罪
9.虐待罪
(四)侵犯财产罪
1.抢劫罪
2.盗窃罪
3.诈骗罪
4.侵占罪
5.职务侵占罪
6.挪用特定款物罪
7.敲诈勒索罪
8.故意毁坏财物罪
(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
2.冒名顶替罪
3.催收非法债务罪
(六)贪污贿赂罪
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单位受贿罪
5.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6.行贿罪
7.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
8.对单位行贿罪
第三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75分)
l 刑事诉讼法学参考书目
1、《刑事诉讼法学》(第七版),宋英辉主编,杨正万、杨雄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l 刑事诉讼法学考查内容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2.划分刑事诉讼阶段的标准
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属性
4.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二)刑事诉讼理论基本范畴
1.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及两个层次
2.刑事诉讼结构的概念
3.弹劾式与纠问式诉讼结构的主要特征
4.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的主要特点
5.刑事诉讼职能的概念
6.刑事诉讼价值的概念及内容
7.刑事诉讼主体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
8.刑事诉讼客体的概念
(三)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1.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概念及关系
2.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概念及关系
3.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4.控审分离的基本要求
5.控辩平等对抗的实现途径
6.审判中立的概念
(四)专门机关与诉讼参与人
1.刑事诉讼中专门机关的概念、专门机关的范围
2.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的概念、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3.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
4.我国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
5.我国审判组织的种类、合议庭的人员组成情况
6.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
7.我国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领导体制
8.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
9.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领导体制
10.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条件和范围
11.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
12.自诉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1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性权利、救济性权利、诉讼义务
14.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权利、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15.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五)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程序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
2.司法独立原则的要求
3.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4.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5.不告不理原则的内容
6.平等对抗原则的要求
7.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原则的法律依据与含义
8.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法律依据与含义
9.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法律依据与含义
10.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内容
1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法律依据与含义
12.审判公开原则的含义
13.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的法律依据及基本含义
1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的含义
15.具有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的内容
16.认罪认罚从宽原则的法律依据与内容
(六)管辖
1.管辖的概念及确定管辖应遵循的原则
2.我国刑事诉讼管辖的分类
3.立案管辖的概念及划分立案管辖需要考虑的因素
4.公安机关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5.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6.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7.审判管辖的概念和种类
8.级别管辖的概念、划分依据、各级法院管辖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范围
9.地区管辖的概念、确定原则
10.指定管辖的概念、主要情况
11.专门管辖的概念、军事法院管辖的案件范围、铁路运输法院管辖的案件范围
(七) 回避
1.回避的概念及种类
2.法律规定的回避人员范围
3.回避理由的具体情形
4.回避的提起主体和提起方式
5.回避的决定主体、决定程序
6.违反回避规定的法律救济措施
(八) 辩护与代理
1.辩护的概念和种类、法律援助辩护的类别、应当通知法律援助辩护的法定情形
2.辩护人的概念和范围、职责及诉讼地位
3.辩护人的诉讼权利、诉讼义务
4.刑事代理的概念和种类
5.诉讼代理人的范围、权利
(九) 强制措施
1.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概念、特点及与刑罚的区别
2.适用强制措施应当考虑的因素
3.我国强制措施的体系
4.拘传的概念、特点及适用程序
5.取保候审的概念和适用情形
6.取保候审的方式
7.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
8.取保候审的决定主体、期限
9.监视居住的概念、适用情形、期限
10.被监视居住人在监视居住期间应遵守的规定
11.拘留的概念、适用情形、期限
12.拘留的决定主体、执行程序
13.逮捕的概念、适用情形及适用条件
14.逮捕的权限划分、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程序、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程序
15.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方式、审查结果
16.可以变更或解除逮捕、应当解除或撤销逮捕的情形
(十) 附带民事诉讼
1.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特点
2.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3.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种类及范围
4.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条件
5.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原则及具体审理程序
(十一) 期间和送达
1.期间的概念、意义
2.期间的计算单位、计算方法、特别规定
3.期间恢复应具备的条件
4.期间的延长
5.期间重新计算的情形
6.送达的概念和特点
7.送达的方式
(十二) 刑事诉讼的中止、终止
1.刑事诉讼中止的概念及原因
2.刑事诉讼终止的概念及原因
3.刑事诉讼终止与中止的区别
(十三) 刑事证据
1.刑事证据的概念、特征及意义
2.刑事证据种类的概念和范围
3.物证与书证的概念、联系与区别
4.证人证言的概念、特点、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措施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和特点
6.鉴定意见的概念和特点
7.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概念和特点
8.刑事证据分类的概念及意义
9.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概念和划分标准、言词证据的范围、实物证据的范围
10.言词证据的特点、收集运用言词证据应注意的问题
11.实物证据的特点、收集运用实物证据应注意的问题
12.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概念和划分标准、原始证据的范围、传来证据的范围
13.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的划分标准
14.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概念和划分标准
15.收集运用直接证据应注意的问题
16.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应符合的条件
(十四) 刑事证据规则
1.刑事证据规则的概念及种类
2.关联性证据规则的概念及内容
3.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沿革
4.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阶段及排除程序
5.传闻排除规则的概念及例外
6.意见证据规则的概念及例外
7.最佳证据规则的概念
8.补强证据规则的概念
(十五) 刑事证明
1.刑事证明的概念及特征
2.刑事证明主体的概念、条件及范围
3.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
4.免证事实的范围
5.证明责任的概念、具体含义
6.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
7.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
8.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例外情形
9.刑事证明责任转移的概念及内容
10.刑事证明责任倒置的概念及适用情形
11.刑事证明责任转移与倒置的区别
12.刑事证明标准的概念、设定证明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13.排除合理怀疑标准与内心确信标准的关系
14.客观真实说与法律真实说的关系
15.我国认定有罪的证明标准
16.我国刑事诉讼不同阶段对证据的要求
(十六)立案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功能
3.立案的材料来源
4.立案的条件
5.立案程序
6.立案监督
(十七)侦查
1.侦查的概念
2.侦查机关
3.侦查活动的原则
4.侦查中的人权保障
5.讯问犯罪嫌疑人
6.询问证人、被害人
7.勘验、检查
8.搜查
9.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10.鉴定
11.辨认
12.技术侦查措施
13.通缉
14.侦查终结
15.补充侦查
(十八)起诉
1.起诉的概念与目的
2.起诉的模式
3.审查起诉
4.提起公诉
5.不起诉
6.提起自诉
(十九)第一审程序
1.第一审程序的概念
2.第一审程序的任务和功能
3.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4.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5.简易程序
6.速裁程序
7.量刑程序
8.判决、裁定和决定
(二十)第二审程序
1.两审终审制
2.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3.第二审程序的功能
4.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5.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6.上诉不加刑原则
7.对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
(二十一)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2.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
3.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4.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5.检察机关对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
(二十二)审判监督程序
1.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性质
2.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征
3.审判监督程序的功能
4.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5.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二十三)执行
1.执行的概念和特点
2.执行的对象
3.执行机关
4.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5.执行的变更及其他处理
6.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二十四)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
1.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
2.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
3.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法律渊源
4.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方针
5.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原则
6.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基本制度
7.未成年人案件的具体诉讼程序
8.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律监督
(二十五)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1.当事人和解程序的概念与特征
2.当事人和解程序的价值与功能
3.当事人和解程序适用的条件
4.当事人和解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5.当事人和解的具体程序与对案件的处理
(二十六)缺席审判程序
1.缺席审判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2.缺席审判程序的功能
3.缺席审判种类及其适用条件
4.缺席审判案件的管辖和审判组织
5.缺席审判送达程序
6.缺席审判中的辩护
7.缺席审判的上诉程序
8.缺席审判的重新审理程序
(二十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1.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概念
2.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性质和功能
3.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4.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条件
5.违法所得没收案件的管辖
6.违法所得没收的具体程序
(二十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1.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
2.强制医疗程序的功能
3.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对象
4.强制医疗的适用程序
5.强制医疗的救济程序
6.强制医疗的监督程序
第四部分 国际法学(75分)
l 国际法学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际公法学》(第二版),《国际公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际私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3、杜新丽,宣增益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际私法》(第6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际经济法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5、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第六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l 国际法学考查内容
国际公法
绪论
1.国际法的重要性与国际法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①国际法的地位与作用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际法的贡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法观点
②列宁的国际法立场
3.中国国际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国际法学
②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国际法学
③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念的提升与创新
(一)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
1.国际法的概念与特征
①国际法的名称与定义
②国际法的性质与特征
③国际法效力的根据与范围
2.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①现代国际法的发展
②当代国际法的趋势与挑战
3.中国与国际法
①中国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国际法
②新中国对现代国际法的贡献
(二)国际法的渊源
1.国际法渊源的内涵与类别
①国际法渊源的内涵
②国际条约
③国际习惯
④一般法律原则
⑤司法判例
⑥公法学家的学说
⑦国际组织的决议
⑧单边行为在国际法上的意义
2.国际法渊源的位阶与强行法
①国际法渊源的位阶
②国际强行法
3.国际法的编纂
①国际法编纂的含义与类型
②联合国编纂国际法的活动
(三)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1.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学说
①一元论
②二元论
③协调论
2.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
①国际法在国内适用的方式
②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冲突及其解决
③国际法在中国的适用
3.国内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①国内法对国际法实体规则的影响
②国内法对国际法程序规则的影响
(四)国际法基本原则
1.概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地位与贡献
2.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①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②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
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④不干涉内政原则
⑤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⑥民族自决原则
⑦国际合作原则
⑧保护基本人权原则
(五)国际法的主体
1.概述
①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②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2.国际法主体的种类
①国家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②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③争取独立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3.个人的国际法地位问题
①自然人作为国际法的主体问题
②法人作为国际法的主体问题
(六)国际法上的国家
1.国家的要素与类型
①国际法上国家的构成要素
②国家的类型
2.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3.国家豁免
①国家豁免的概念
②国家豁免原则的发展
③国家豁免的主体
④不得援引国家豁免的诉讼
⑤国家豁免权的放弃
4.国际法上的承认
①承认的概念与方式
②国家承认
③政府承认
5.国际法上的继承
①国际法上继承的概念
②国家继承
③政府继承
(七)国际组织法
1.概述
国际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2.联合国及其法律制度
①联合国概述
②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
③联合国的会员国
④联合国的主要机关及其职权
3.专门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4.区域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①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②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
③区域性国际组织与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法律关系
5.中国与国际组织
①中国与联合国
(八)国际法上的个人
1.个人的国籍
①国籍的概念及意义
②国籍的取得与丧失
③国籍的抵触(冲突)及其解决
④中国的国籍法
2.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与待遇
①外国人的概念与法律地位
②外国人待遇的一般原则
③外交保护
④中国对外国人的管理制度
3.引渡和庇护
①引渡
②庇护
4.难民
①难民和国际难民法的概念
②难民身份的确定
③难民的法律地位
④中国保护难民的基本立场和实践
(九)国际人权法
1.概述
①国际人权法的渊源
2.国际人权法保护的对象与范围
①国际人权法保护的对象
②国际人权法保护的权利范围与类型
3.国际人权保护的监督机制
①国际监督机制
②国内监督机制
4.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与实践
①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
②中国积极践行人权保护的努力与成就
(十)国家领土法
1.国家领土的概念与构成
①国家领土的概念
②国家领土的构成
2.领土的取得与变更
①传统国际法取得领土的方式
②现代国际法变更领土的方式
③领土争端及其解决
3.领土主权及其限制
①领土主权
②对领土主权的限制
4.边界和边境制度
①边界的形成与划分
②边境制度
③中国的边界现状
5.南极和北极
①南极的法律地位
②北极的法律地位
(十一)国际海洋法
1.国际海洋法的发展
①海洋的重要性
②国际海洋法的概念
③国际海洋法的编纂与发展
2.领海与毗连区
①领海的概念与法律地位
②领海基线与领海宽度
③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领海界限的划定
④毗连区制度
⑤中国的领海与毗连区法
3.专属经济区
①专属经济区概念的形成
②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
③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
④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制度
4.大陆架制度
①大陆架的概念
②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③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的划界问题
④中国的大陆架制度
5.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及群岛水域
①用于国际通行的海峡与过境通行制度
②群岛与群岛国
③南海诸岛、钓鱼岛的法律地位
6.公海
①公海的概念与法律地位
②公海的法律制度
7.国际海底区域制度
①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及其意义
②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
③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与管理制度
④关于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协定
(十二)空间法
1.概述
2.空气空间法
①空气空间法的法律渊源
②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3.外层空间法
①外层空间法的法律渊源
②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十三)条约法
1.概述
①条约的概念与特征
②条约的名称与种类
③条约法的编纂
2.条约的缔结
①缔约权能
②缔约程序
③条约的加入
④条约的保管、登记与公布
⑤中国的缔结条约程序法
3.条约的保留
①条约保留的定义
②条约保留的范围
③条约保留的接受与反对及其法律效果
④条约保留的程序
4.条约的生效与暂时适用
①条约的生效
②条约的暂时适用
③条约的有效期
5.条约的遵守与适用
①条约必须遵守
②条约的适用
6.条约与第三方
①条约的相对效力原则
②条约为第三方创设权利
③条约为第三方创设义务
7.条约的解释
①条约解释的含义
②条约解释的主体
③条约解释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8.条约的修订、终止与无效
①条约的修订
②条约的无效
③条约的终止及暂停施行
(十四)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1.概述
①外交与外交关系
②外交关系法的编纂与发展
2.外交关系机关与外交人员
①国内外交机关
②外交代表机关
③特别使团
④外交团
⑤外交代表职务的终止
3.外交特权与豁免
①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
②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③使馆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④特别使团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⑤外交代表机关及其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
⑥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
4.领事关系法
①领事特权与豁免
②领馆及其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
5.中国关于外交与领事工作的立法和制度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
④有关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的法律制度
(十五)国际责任法
1.概述
①国际责任的概念
②联合国框架下有关国际责任的编纂活动
③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2.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
①国际不法行为责任的概念
②国际不法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
③国际不法行为责任的免责事由
④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形式
3.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
①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②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的构成要件
③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的形式
(十六)国际争端解决法
1.国际争端的特征与类型
①国际争端的概念与特征
②国际争端的类型
③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
2.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法
①谈判与协商
②斡旋与调停
③其他方法
3.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①仲裁
②司法或准司法方法
4.中国解决国际争端的立场与实践
①一贯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②坚持协商与谈判为首选方法
③不排除法律方法或准司法方法
(十七)国际刑法
1.概述
①国际刑法的概念与特征
②国际刑事司法机构
2.国际罪行
①种族灭绝罪
②反人道罪
③战争罪
④侵略罪
3.国际刑事责任的原则
①个人刑事责任
②指挥官责任
③官方身份不免责
④执行命令引起的刑事责任
(十八)国际人道法
1.概述
①基本概念
②形成与发展
2.国际人道法的适用范围与特点
①适用范围
②基本特点
3.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①保护体系的形成
②保护体系的基本原则
③保护体系的内容及范围
4.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
①区分原则
②避免不必要痛苦原则
③比例原则
5.战俘待遇
①战斗员地位的基本定义
②战俘的权利与义务
③反恐及战俘的最新发展
国际私法
(一)国际私法概述
1.国际私法的名称与定义
2.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与方法
3.国际私法的渊源与性质
4.国际私法的范围与体系
(二)国际私法主体
1.自然人
2.法人
3.国家
(三)国际私法学说
1.传统国际私法理论
2.现代国际私法理论
3.发展趋势:传统与现代理论的融合
(四)冲突规范与准据法
1.冲突规范
2.系属公式
3.准据法及其确定
(五)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
1.识别
2.先决问题
3.反致
4.外国法内容的确定
5.公共秩序保留
6.法律规避
7.强制性规范
(六)民事主体的法律适用
1.自然人
2.法人
3.我国的规定
(七)婚姻家庭的法律适用
1.结婚
2.离婚
3.夫妻关系
4.父母子女关系
5.收养
6.扶养
7.监护
(八)继承的法律适用
1.遗嘱继承
2.法定继承
3.无人继承财产
4.我国关于继承法律适用的规定
(九)物权的法律适用
1.物之所在地法原则
2.我国关于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
(十)合同的法律适用
1.合同法律适用的原则和方法
2.中国的规定
(十一)侵权的法律适用
1.侵权法律适用的演变
2.我国的规定
(十二)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
1.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概述
2.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
(十三)准合同的法律适用
1.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
2.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
(十四)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1.代理
2.信托
3.破产
4.票据
(十五)国际民事诉讼
1.概述
2.外国人民事诉讼地位
3.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
4.司法协助——域外送达
5.司法协助——域外取证
6.国家间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十六)国际商事仲裁
1.概述
2.仲裁协议
3.仲裁程序
4.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审查
5.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十七)国际商事调解
1.国际商事调解协议与程序
2.国际商事调解协议的执行
3.中国的国际商事调解
国际经济法
(一)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
1.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
①国际经济法的概念
②国际经济法各类规范的历史发展
③国际经济法的特征及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2.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①自然人与法人
②国家与单独关税区
③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
3.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①国际法方面的渊源
②国内法方面的渊源
4.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①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②公平互利原则
③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二)变动中的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秩序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变动与发展
①国际法规制范围的扩大与作用的增强
②国际商事实体法统一化步伐的加快
③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化
2.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秩序改革
①多哈回合与世界贸易组织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②区域经济合作协定的发展与影响
③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改革
④国际投资法律秩序的变革
⑤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
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及相关规则
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相关规则
③主要国际贸易术语
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
①要约
②承诺
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
①卖方的义务
②买方的义务
③货物风险的转移
4.国际货物买卖中的违约与救济
①违约及其救济方法
②卖方的救济方法
③买方的救济方法
(四)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法
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
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规则及其异同
②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与海运单证
③承运人责任
④托运人/货方责任
2.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法
①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公约
②运输单证
③运输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3.国际陆路货物运输法
①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公约
②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公约
4.国际多式联运法律体系
①多式联运方式及法律规则
②多式联运的法律适用
5.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
①保险合同
②适用法律
③常用保险条款
(五)国际贸易支付法
1.国际贸易支付中的汇票
①汇票含义
②汇票行为
2.汇付与托收
①汇付
②托收
3.信用证
①信用证的概念及其种类
②信用证参与人及其权利义务关系
③信用证欺诈及救济
4.国际保理
①国际保理概述
②国际保理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六)国际货物贸易管理法
1.贸易待遇制度
①最惠国待遇
②国民待遇
③特殊差别待遇
④中国入世议定书有关非歧视待遇的承诺
2.关税及相关制度
①约束关税
②海关估价
③原产地规则
3.非关税措施
①进出口数量限制
②进口许可程序
③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④技术性贸易壁垒
4.贸易救济措施
①贸易救济措施的性质
②反倾销措施
③反补贴措施
④保障措施
5.其他贸易制度
①农产品贸易制度
②政府采购制度
6.义务例外制度
①义务例外的类型与性质
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
(七)国际服务贸易管理法
1.服务贸易及法律框架
①服务贸易定义
②《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适用范围
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一般纪律与义务
①最惠国待遇
②服务贸易的国内监管
③一般例外与安全例外
④其他一般义务与纪律
3.《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具体义务与纪律
①市场准入
②国民待遇
③具体承诺表
(八)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技术贸易管理法
1.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①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
②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③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例外
2.基于知识产权的技术贸易及其管理
①基于知识产权的技术贸易
②技术贸易管理
(九)国际投资的法律形式
1.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公司分支机构
①外商投资企业
②外商投资合伙企业
③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④企业形成的方式:新设与并购
2.政府与外国投资者合作开发与建设
①国际合作开发概述
②国际特许协议
③私人融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法律问题
(十)国际投资的国内法制
1.外国投资的管理与保护制度
①外资准入的一般审查制度
②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与国家安全审查
③对外资的鼓励与保护
2.对外投资的管理和保护制度
①对外投资的管理
②对外投资的鼓励与保护
③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十一)促进与保护投资的国际法制
1.双边投资条约与区域性协定投资规则
①国际投资协定的类型
②投资待遇
③投资安全与汇兑保证
④投资争端解决
2.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①公约的产生及意义
②公约的主要内容
3.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投资的协定
①《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
②《服务贸易总协定》
(十二)国际货币法
1.货币与货币主权
①货币的法律特性
②货币主权
2.国际货币制度
①概述
②国际收支平衡制度
③外汇管理制度
④汇率制度
⑤特别提款权制度
(十三)国际银行法
1.国际商业贷款
①国际商业贷款协议核心条款
②国际银团贷款
③项目融资
④国际贷款担保
2.国际银行监管
①国际银行监管与巴塞尔委员会
②巴塞尔委员会有关国际银行监管标准的主要规则
③国际银行监管合作
(十四)国际证券法
1.国际证券发行与交易
①国际证券及其基础性法律制度
②跨境直接发行
③存托凭证
④跨境发行中的证券持有模式与投资者权益保护
2.国际证券监管合作
①国际证券监管合作概述
②双边证券监管合作
③多边证券监管合作
(十五)税收管辖权与避免国际重复征税
1.税收管辖权
①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②居民税收管辖权
③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2.国际重复征税
①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②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
3.国际税收协定
①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和效力范围
②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③国际税收协定与缔约国国内税法的关系
4.跨国所得的征税协调
①跨国营业利润的征税协调
②跨国个人劳务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协调规则
③跨国投资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协调
④跨国不动产所得、财产收益和其他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协调
5.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①免税法
②直接限额抵免法
③间接限额抵免法
④税收饶让抵免
(十六)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
1.国际逃税与避税概述
2.国际逃税与避税的主要方式
①国际关联企业滥用转移定价交易避税
②利用避税港基地公司避税
③资本弱化避税
④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
3.规制国际逃税和避税的国内税制
①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税制
②受控外国公司税制
③资本弱化税制
④一般反避税规则
4.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国际合作
①在国际税收协定中设置反滥用协定条款
②通过税收协定建立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
③国际税款征收协助
④全球合作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行动计划
(十七)国际经济贸易争端解决
1.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①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解决的主要方式
②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③中国关于国家与他国国民投资争端解决的立场与实践
2.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
①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及其特点
②争端解决程序
③中国关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立场与实践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