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院校动态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4-12 相关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把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办学使命和根本任务,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努力培养更多扎根一线、服务基层的卓越农林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强组织领导,凝聚立德树人合力。学校党委把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双一流”建设方案,将育人成效作为衡量各单位工作绩效及领导班子履职考核的重要依据,召开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工作,推动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成立学生德智体美劳一体化教育党工委,由校领导担任党工委书记,建立工作例会和专题会制度,优化调配全校力量和资源加快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建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设立心理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教研室,选聘专兼职素质教育教师200余名,开设选修课50余门,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成立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人员、资源等方面统筹配置,深化本研贯通教育教学改革,设置本研贯通修读课程,搭建本研一体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实现学生跨层次、跨学科选课及学分互认,着力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型农林人才。
注重思想引领,涵育知农爱农情怀。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教学单位落实推进”的思政育人工作机制。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设立课程思政研究专项,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深化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心,构建“校级—省部级—国家级”三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名师工作坊、教师“大练兵”、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集体备课研讨、进修培训等,不断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引导学生成长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打造《中国三农问题》《乡村振兴与公共治理》和“大国三农”通识教育课程,讲好“农业故事”,不断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出台《学生荣誉表彰管理办法》《百名校园之星评选办法》等,完善学生荣誉表彰体系,通过人物专访、短视频、线上直播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展示服务“三农”实践之星等优秀学生代表的典型事迹,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让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三农”工作一线,努力培养更多热爱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高素质农林人才。
聚焦前沿领域,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健康中国2030”、“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与绿色生产、畜禽生物学与健康养殖、国土治理与生态修复、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等五大学科群。瞄准重大农业科学问题和产业技术难题,加快未来农业研究院创新特区建设,构建跨学科、跨学院交叉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布局建设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着力在植物营养、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生物信息等专业领域打造特色和优势。紧盯农林产业发展需要,深化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优化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增设食品营养与健康、生物育种科学等重点领域相关专业,不断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服务绿色低碳、多功能农业、人居环境治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设置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等专业,着力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卓越人才。依托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建设智慧数字农业实验平台、生物学卓越创新平台等一批交叉融合创新平台,搭建“AI+”新农科课程教学中心、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等,形成涵盖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牧业、智慧水利、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5个专业的“智慧农业类专业集群”,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农牧业人才培养。
面向一线实践,练就强农兴农本领。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建立与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密切联系的农场、林场、农业试验站等,实施场站创新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将189个实践项目纳入学生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教师、学生“三进农业一线”,帮助学生在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际问题的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构建“基础理论+农耕专题+劳动实践+专业实训+就业创业”劳动教育教学体系,有序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聚焦行业企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实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乡村发展与治理”“旱地绿色农业发展”“丝绸之路农业国际合作”等项目,组织学生以驻站工作、顶岗实习等形式开展实践学习,帮助学生沉浸式了解产业发展与前沿热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积极推动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企业合作,采用“高校+政府+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方式,组建现代产业学院等,打造教学型、就业型、实训型三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着力培养适应性、创新性强的复合型农林人才。组织学生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专项调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之乡村振兴百县万户大型调查”等实践活动,遴选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组建“研究生助力团”,赴地方相关岗位开展顶岗实践锻炼,打造“西部乡村调查”“驻村驻点支教支农”等实践项目,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厚植学生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努力为助力“三农”事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