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院校动态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2022-06-01 相关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围绕强化支撑保障、构建课程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完善评价督导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学校成立体美劳教育工作推进委员会,统筹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劳育相关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劳动教育要求,并纳入全校必修课程,推动劳动教育模式创新。探索开展“3L”劳动教育,聚焦理论学习(Learntoknow),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聚焦实践活动(Learntodo),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形成劳动习惯,塑造劳动品格;聚焦劳动创新/教育(Learntoinnovate/educate),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将劳动教育作为卓越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推动以“双创”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系统设计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五大门类知识于一体的跨学科融合的劳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培养。
健全课程体系,优化内容供给。探索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公共必修课中设置“劳动与创造”模块,并设置2个学分。启动劳动教育线上和线下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理论知识讲授、劳模精神学习、公益慈善讲座等,重点打造线上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围绕创造性劳动主题,首批立项建设16门线下劳动教育精品课程。试点开设“学科教学中的智能教具设计与创造”课程,指导学生借助智能教育装备设计教学工具。推出“劳动与美好生活”“劳动与工作”“园艺劳动”等一批以动手劳动为主的通识课程,促进学生培养劳动技能和行为习惯。加强融合课程设计,如以美术学院相关课程为基础,创新篆刻、木艺、陶艺和漆艺等系列课程,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丰富美的体验,在美的熏陶下感受劳动意义;改革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将生物认知、劳动生活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推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建设,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建设大中小幼一体化衔接的课程体系,携手六所附属学校和幼儿园,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有效衔接,推动构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整合多方资源,丰富实践活动。结合院系特色,创新形式加强劳动实践,如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联合成立“啄木鸟”安全卫士队,聚焦高校实验室安全,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的安全检查。孟宪承书院成立劳模工作室,举办“话劳模工匠精神,筑教育强国梦”主题教育、长三角高校劳育专题论坛、“走进‘和谐号’,走进劳动模范”等活动,多渠道开展劳动教育。建设校园劳动实践基地,依托食堂、苗圃、宿舍楼等,通过观摩教学、现场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后勤部门联合各院系定期开展系列劳动岗位志愿活动,如设立宿舍值班、食堂帮厨、校园绿化、垃圾分类督导、校车管理等岗位,不断丰富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形式。将劳动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如师范生发挥专业特长,为抗疫一线人员子女提供“云辅导”,累计服务时长超过7500小时。建立“一带一路”新疆北天山野外实践基地、贵州“大工程—大生态”野外实践基地、云南寻甸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基地、上海崇明横沙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打造劳动教育“大课堂”。
探索评价督导,确保教育质量。从实践评价、效果评价、增值评价三个维度,探索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实践评价以学生的出勤率、活跃度、课堂表现为要点,重点考查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劳动态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考查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建立学生劳动素养档案,把劳动课程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增值评价以追踪学生一段时间内劳动能力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劳动潜能。将劳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督查工作范围,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时反馈意见并督促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举措。将劳动教育成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各院系绩效考评,进一步激发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