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20-01-17 相关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导师卿石松介绍如下:
卿石松
副教授 院长助理
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
传 真: 02154345171
办公地点: 法商北楼515
电子邮箱: ssqing@soci.ecnu.edu.cn
通讯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0241
研究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罗格斯(Rutgers)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与劳动经济学、城市社会学。近期关注家庭生育决策及政策效果评估、高等教育与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以及性别收入差距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探索。
社会兼职
上海市人口学会理事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理事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人口结构与发展趋势发现)研究员
《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中国人口科学》《经济学》(季刊)等期刊匿名审稿专家
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等。出版华东师范大学青年优秀学术专著1部,在《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中国人口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七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等省部级奖项,及上海市“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三等奖、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优秀论文奖等奖励。
部分期刊论文
非学术职业:人文社科博士准备好了吗?,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8期.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通讯作者),人口与经济,2019年第2期.
中国性别收入差距的社会文化根源,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1期.
中国性别角色观念代际传递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8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人口学》2019年第3期全文转载。
性别角色观念、家庭责任及劳动参与模式,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
博士生就业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1期.
工作让生活更美好——就业质量视角下的幸福感研究,财贸经济,2016年第4期。
Job Making a Better Life: A Study of the Sense of Well-Be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 Quality,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Vol.37, No.4 2016, pp.134-148.
非认知技能、心理特征与性别工资差距(第二作者),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7期.
生育意愿中的独生属性与夫妻差异——基于上海市夫妻匹配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人口学》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社会学文摘》2016年第2期摘编;《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转摘.
上海归国科技创新人才调查报告(第二作者),科学发展,2015年第4期.
家庭劳动是否降低工资收入——基于CHNS的证据,世界经济文汇,2015年第4期.
家务分工与性别收入差距(第二作者),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第1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职位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南方人口,2013年第6期.
本科毕业生起薪的专业差异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4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4年第6期摘编。
劳动合同、工会与劳动者权益,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3年第5期. 另见“劳动合同和工会的权益保护作用”,《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1期。
专业选择还是性别歧视?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成因解析,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12卷第3期.
“同酬”还需“同工”:职位隔离对性别收入差距的作用,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12卷第2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
上海“产城一体化”过程中的人口分布问题研究(与吴瑞君等合作),中国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第6期。
大学生就业决定因素分析——基于多层模型的方法,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1期.
职位晋升中的性别歧视,管理世界,2011年第11期.
工作特征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2年第2期转摘.
就业能力、实习经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3期转摘。
劳动力市场统计性歧视的起因、长期性和反歧视措施研究(第二作者),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人民币升值影响就业的机制、效应与政策含义,经济评论,2009年第2期(封面文章、卷首文章).
监事会防合谋激励机制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2期.
教育回报、城市婚姻与就业歧视——女研究生比例上升的经济解析,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9期.
劳动力市场隐性合约理论研究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3期.
著作(章节)、报刊与工作论文
《
中国性别收入差距多维解构分析.pdf》,青年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专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
汇率变动、宏观经济与就业战略(与曾湘泉合作),载曾湘泉等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就业能力、实习经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载曾湘泉等著《“双转型”背景下的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职位隔离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载《体制改革与转型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
提升就业质量眺望幸福生活,中国社会报,2013年6月17日第二版.
互助养老值得期待,中国社会报,2013年5月31日第三版.
积极老龄化与老年劳动力就业战略选择,中国社会报,2012年7月6日第三版.
女性提早退休加大男女收入差距,中国妇女研究网,2012年3月8日.
男女收入差距中的职位性别隔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8日第A08版.
工作特征不能解释性别收入差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25日第B01版.
生育意愿如何调查,光明日报,2016年1月18日.
劳动经济学:中国未来经济学的显学(与曾湘泉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21日第9版.
美国反歧视立法对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启示,中国社会报,2008年2月28日.
Real Exchange Rate, Foreign Trade and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China(coauthor with Zeng Xiangquan, Yuxue Cui, Yumei Yang), IZA Discussion Paper No. 5931, August, 2011.
会议论文
美国社会科学联合协会年会,“The Effects of Labor Contracts on Chinese Workers' Welfare and Job Quality”(coauthor with Liu Mingwei), San Diego, CA, January 4-6, 2013.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年会,“高等教育回报的专业异质性分析”,2012年10月20-21日,西安。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年会,“同酬还需同工:职位隔离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2011年12月18-20日,珠海.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经济·管理学科专场会议),“劳动合同与中国工会:谁能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11年11月6日,上海.
国际女性经济学协会年会,“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Promotion:Evidence from Urban China”, Zhejiang, June 23-26, 2011.
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学术会议,“专业选择与大学生性别工资差距”, 2011年6月4-5日,杭州.
美国劳动与雇佣关系学会年会,“Do Chinese Trade Unions Matter?”, Denver, CO, January 7-9, 2011.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年会,“劳动合同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吗?兼论工会的作用”,2010年12月,北京.
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汇率变动、经济政策与就业增长——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研究”,2008年11月,重庆.
全国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汇率变动、经济政策与就业促进”,2008年9月,北京.
首届中国管理学年会,“基于隐性合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2006年12月,北京.
科研课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根源:性别角色观念生成及其影响研究”.
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基于家庭视角的两孩政策效果评估与影响机制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场机制导向下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就业质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性别收入差距:多维解构与对策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专业选择与男女大学生就业和收入差距研究”.
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战略研究项目“上海社会阶层人口结构变迁及优化对策研究”.
上海市卫计委招标课题“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女性就业与发展对策研究”.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上海境外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评估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项目“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大学生工作搜寻期限决定因素研究”.
参与曾湘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岗位创造、能力提升、中介服务及反歧视的机理和政策”.
参与曾湘泉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战略研究”.
参与吴瑞君教授主持的上海市社会调查中心项目“科技型海归人才调查研究”
荣誉和奖励
2019,第四届全国青年学者人口研究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2018,第七届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2016,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2016,上海市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5,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2015,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成果三等奖
2013、2016,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师
2012,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优秀论文奖
2011,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优秀论文奖
2010,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0,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学生学术论文特等奖
2010,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8,全国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