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12 相关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研究生导师晋荣东介绍如下:
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逻辑史(中国古代的逻辑与语言)
非形式逻辑和论证理论
批判性思维
中国近现代哲学
主要科研项目:
1、基于推理担保机制的逻辑、名辩比较研究;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16BZX080;主持。
2、先秦推类研究:以当代论证理论为视角;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1YJC72040002;主持。2015年10月本项目经审核准予结项,结项号:2015JXZ1839。
3、知行哲学的当代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十二五”重点课题;项目号:11JJD720019;参与。
4、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与结构;2010年度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10&064;参与。本项目已于2016年4月经鉴定结项。
5、中国近现代哲学的重新审视问题研究;2010年度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号:10AZX002;主持子课题“近现代名辩研究的再审视”,最终成果《中国近现代名辩学研究》已公开正式出版。
6、当代逻辑若干转向的哲学审视;2007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号:2007BZX002;主持。
7、逻辑、理性与社会——现代中国思想家的理论与实践,2007年度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项目号:07SG31;主持。
8、非形式逻辑及其哲学意蕴;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号:NCET-05-0426;主持。
教育背景:
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硕博连读(1993.09-1998.07),获哲学博士学位。
2、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本科(1989.09-1993.09),获哲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哲学专业点(教学点)责任教授(2018.08.01至今)。
2、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10-2006.03,2017.10至今)。
3、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学委员会委员(2006.03-2011.06)、主任(2017.03至今)。
4、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主任(2017.03至今)。
5、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2001.12-2004.09,2013.05-2015.12,2015.12-2018.07)。
6、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位委员会委员(2013.04-2018.06)。
7、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11.06至今)。
8、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9.06-2011.06)。
9、华东师范大学逻辑学教授(2006.12至今)。
10、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助理(2003.10-2007.06)。
11、华东师范大学逻辑学副教授(2000.08-2006.12)。
12、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2000.06-2003.09)。
13、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讲师(1998.07-2000.08)。
访学经历:
1、加拿大温莎大学推理、论证与修辞研究中心(CRRAR, University of Windsor, Canada, 2009.09-2010.08)。
2、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科(Osaka City University, Japan, 2004.10)。
3、挪威卑尔根大学科学论中心(SVT, University of Bergen, Norway, 2000.05-08)。
主要荣誉与获奖:
科研类:
1、上海市第十三届(2014-201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16;《中国近现代名辩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独著)。
2、中国逻辑学会第三届优秀成果科研奖三等奖(2012;周山主编:《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撰写“四柱类比推理系统”,第105-173页)。
3、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08;《30年来中国逻辑的成就、问题与出路》,独著)。
4、上海市第八届(2004-200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06;《逻辑何为——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独著)。
5、上海市第六届(2000-2001)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2;《李大钊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独著)。
教学类:
6、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08)。
7、上海市重点课程《逻辑导论》(2008,主持)。
8、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2006)。
9、上海市育才奖(2004)。
10、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2003;彭漪涟主编:《逻辑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撰写第十章“非形式的逻辑:论证与论辩”,第358-399页)。
11、上海市申银万国奖教金三等奖(2001)。
12、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哲学素质教育新途径的探索与实践”,排名第三)。
人才类:
13、上海市曙光计划(2007)。
1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
社会兼职:
1、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2016年11月至今)。
2、金岳霖学术基金会理事(2015.01至今)。
3、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常务委员(2014.07至今)。
4、中国逻辑学会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4.05至今)。
5、辞海编辑委员会逻辑学科分科主编(2013.10至今)。
6、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7.08-2011.06;2011.06-2015.11;2015.11至今)暨秘书长(2011.06-2015.11;2015.11至今)。
7、上海市逻辑学会理事(2007.03-2012.12;2012.12-2016.11;2016.11至今)、常务理事(2016.11至今)、副秘书长(2007.03-2012.12)、副会长(2016.11至今)。
8、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学术促进委员会委员(2013年至今)。
著作:
1、《中国近现代名辩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552页,45.7万字,ISBN:978-75325-7662-3。
2、《逻辑何为——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62页,35.6万字,ISBN:978-7-5495-6199-5。相较于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版略有修订与增补。
3、《逻辑何为——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13页,31.3万字,ISBN: 7-5325-4247-55。
4、《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与陈卫平合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00页,6.8万字,ISBN: 7-80681-081-1,撰写第4-6章。
5、《法不容情:法家思想的演变》,辽海出版社,2001年,159页,12万字,ISBN: 7-80649-995-4。
6、《李大钊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57页,30万字,ISBN: 7-5617-2187-0。
7、《功不可没的法家思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159页,12万字,ISBN: 7-80507-281-7。
教材:
1、《逻辑学基础教程》(第三版),彭漪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08页,39.8万字,ISBN:978-7-5675-5671-3。针对2009年修订版,本版订正了若干文字的表述,完善了部分内容的解释,增加了重要术语的英译,替换了部分练习题;晋荣东教授具体承担了本次修订工作。
2、《中国哲学史》,杨国荣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477页,54.2万字,ISBN: 978-7-300-15386-5。晋荣东教授撰写了第七章“惠施和公孙龙的名学”、第八章“后期墨家的哲学与逻辑思想”、第三十六章“李大钊和陈独秀:走向唯物史观”。
3、《逻辑学基础教程》(修订版),彭漪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71页,35.4万字,ISBN: 978-7-5617-6487-9。作为两名修订人之一,晋荣东教授承担了部分章节的修改任务,对其余章节的修订提出了意见,并重写了第十一章“论证”。
4、《逻辑学导论》,彭漪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41页,38万字,ISBN: 7-5617-2291-5。晋荣东教授撰写了第十章“非形式的逻辑:论证与论辩”。
期刊论文、专书章节等(2010年以来):
1、“规则、判断力与批判性思维”,《社会科学》,2019年,已录用。
2、“冯契未刊《辩证唯物主义讲授记录稿》的考辩与解读”,《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2019年,已录用。
3、“后‘名辩逻辑化’时代的中国古代逻辑研究”,投稿中。
4、“华东师范大学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与研究”,投稿中。
5、“推理的担保机制及其解题功能”,写作中。
6、“略论冯契1950年代对辩证逻辑的探索”,写作中。
7、“葛瑞汉(A.C. Graham)的推类观及其影响”,准备中。
8、“句子的观念与推理的形式刻画”,准备中。
9、“‘墨辩’ ‘墨经’ 和 ‘辩经’ 析义——以20世纪40年代前的理解与使用为中心”,邵长婕主编:《墨子研究论丛(十二)》下册,齐鲁书社,2017年,第618-643页,ISBN:978-7-5333-3880-0。【此为预印本,请勿引用】
10、“Feng Qi's Criticisms of Dogmatism: An Argumentative Approach”, in Gao Ruiquan & Wu Guanjun (eds): New Waves in China's Philosophical Studie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18, ISBN: 978-981-3235-96-0, pp. 61-78.
11、“‘一致而百虑’与论辩合理性的扩展——对冯契一个观点的梳理、重构与引申”,《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第56-63、101页。
12、“论汪奠基的名辩观及其复杂性”,《中国逻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408-430页,ISBN:978-7-5203-1105-2。【此为预印本,请勿引用】
13、“论证理论的论辩转向”,《光明日报》,2017年8月7日第15版。
14、“百年名辩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众里寻他千百度:中国哲学的理念与方法新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第45-57页,ISBN:978-7-5458-1453-8。【此为预印本,请勿引用】
15、“逻辑学科的创建、恢复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编:《文脉——华东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回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11-219页,ISBN:978-7-5675-5706-2。【此版本正式印刷前未经作者审定,特此说明】
16、“近20年名辩本质多元诠释的成绩与问题”,《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1期,第36-42页。
17、“汪奠基的名辩观及其复杂性”,《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6年第2期,第83-89页。
18、“论冯契的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3期,第107-117页。
19、“应重视对古代逻辑实践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11日,第2版。
20、“权衡论证的结构与图解”,《逻辑学研究》,2016年第3期,第3-24页;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逻辑》,2017年第1期。
21、“近现代名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3日,第2版。
22、“伍非百的先秦名学研究与新名学的可能性”,《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第121-129页。
23、“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一种名辩研究的新方法”,《思想与文化》第17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0-39页。【此为预印本,请勿引用】“多学科综合研究视域中的名辩学”(论点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7期,第149-150页。
24、“反思传统思维方式_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年第3期,第54-56、94页。
25、“推类理论与中国古代逻辑特殊性的证成”,《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第127-136页;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逻辑》,2014年第3期,第54-62页;“推类理论体现中国古代逻辑的特殊性”(论点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9期。
26、“推类等于类比推理吗?”,《逻辑学研究》,2013年第4期,第60-78页。
27、“‘名辩’三义”,《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5期,第5-10页;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逻辑》,2014年第1期,第69-75页。
28、“e-考据与中国近代逻辑史疑难考辩”,《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第113-120页;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逻辑》,2013年第3期,第72-78页。
29、“辩证法的论证与论辩性外层”,《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1期,第38-45页;同时发表于在线期刊《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哲学学报》,2013年第1期,第342-349页。
30、“Feng Qi's Criticisms of Dogmatism: An Argumentative Approach”,in ECNU Review, 2013, Volume 1, pp.62-78, ISBN: 978-7-5675-0244-4. 【此为预印本,请勿引用】
31、“教条主义及其认识论根源——冯契与1957年中哲史会议”,《守道1957:1957年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实录与反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6-658页,ISBN: 978-7-208-10947-6。
32、“诉诸专家意见与学术评价机制的创新”。此文以“成果推荐与评审。专家负责制的逻辑根据是‘诉诸专家意见’”为题刊于《原创·“评价与创新”微评论·“思勉原创奖”诞生始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此为预印本,请勿引用】
33、“近现代名辩研究的方法论反思”,《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第123-130页;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0期,第49-51页。
34、“The Structure of Pro and Con Arguments: A Survey of the Theories”, in Anthony Blair and Ralph H. Johnson (eds.): Conductive Argument: An Overlooked Type of Defeasible Reasoning, London: College Publications, 2011, pp.10-30, ISBN 1-84890-030-9.
35、“逻辑的名辩化及其成绩与问题”,《哲学分析》,2011年第6期,第53-69页。
36、“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若干方法论反思”,《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97-505页,ISBN: 978-7-5004-9844-5。
37、“Rationality, Reasonableness and Informal Logic: A Case Study of Chaim Perelman”, in Zenker, F. (eds.): Argumentation: Cognition and Community.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Ontario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OSSA), May 2011, University of Windsor, ON,
Canada, pp.1-15, ISBN 978-90-481-9608-1.
38、“四柱类比推理系统”,《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05-173页,ISBN: 978-7-5326-3235-0。
39、“批判独断论、逻辑学与辩证法的论证——冯契的思考与探索”,《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第48-54、69页;同时发表于在线期刊《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哲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38-145页。
40、“四柱命理类比推断的逻辑重建”,《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研究》,学林出版社,2010年,第223-248页,ISBN: 978-7-80730-994-9。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