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考研网 2017-04-20 相关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晓光
单位:物理系
地址: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
邮编:230026
电话:+86-551-63603408
实验室介绍:http://supercond-mag.ustc.edu.cn
个人简历 Personalresume
1982年6月获安徽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及1989年1月分别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台湾省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3年被聘为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一直从事氧化物单晶、外延薄膜和外延异质结构等关联电子材料探索、磁电耦合效应、多重量子序竞争和调控以及相关器件原型构建研究。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300篇,其中包括NatureMaterials(2),Adv.Mater.(5),Phys.Rev.Lett.(2),J.Am.Chem.Soc.(1),Angew.Chem.Int.Edit.(1),Adv.Func.Mater.(5),Appl.Phys.Lett.(37),Phys.Rev.B(35)上发表了88篇论文,论文被他人引用4500次。关于La1-xCaxMnO3(x<0.5)晶体结构的研究结果被美国的InternationalCenterforDiffractionData收录,进入粉末衍射文件库。此外有专著《先进陶瓷物理与化学原理及技术》(科学出版社,2001,与他人合著),外文专著《Studiesof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ors》(NOVASciencePublishers,2005)和《HandbookofNanoceramicsandTheirBasedNanodevices》(AmericanScientificPublishers,2009)两部中的两个章节,中文专著《内耗与力学谱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中一个章节;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担任《MaterialsLetters》、《JournalofMateriomics》、《ResultsinPhysics》、《ChinesePhysicsB》编委,以及《低温物理学报》常务副主编,《硅酸盐学报》和《功能材料》编委等。
主要学术贡献:
1、多铁性材料研究:1)发现了在室温下具有大的磁电耦合效应的新型层状多铁性材料Bi4.2K0.8Fe2O9+δ;提出了自旋团簇玻璃态新概念,发现了电荷有序稳定态反常现象。2)制备出高品质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及异质结及量子隧道结:①实现了在多铁性异质结Co/0.7Pb(Mg1/3Nb2/3)O3-0.3PbTiO3中由电场调控的非易失的180º磁畴翻转,并设计了电场调控的存储器原型;②设计并构建了氧化物超快阻变式存储器,实现高低阻态转换的信息写入只需要5ns,并构建了电子水印式三阻态原型存储器;③实现了铁磁/铁电/铁磁多铁性隧道结四阻态存储原型器件,有望增加器件存储密度;④制备了铁磁/有机半导体/铁磁自旋阀并发现了磁场增强的La2/3Sr1/3MnO3/有机半导体界面载流子注入效应;⑤制作了具有良好的整流特性及磁场调控特性的巨磁电阻材料p-n结二极管,其奇特的正负磁阻渡越效应揭示了锰氧化物中Jahn-Teller能、自旋劈裂能等之间的相互竞争行为。
2、超导材料物理研究:1)在高温超导材料的结构特征与超导电性研究中,发展了超导单晶体制备工艺,有效控制结构畸变和超导电性。实验证明高温超导材料在磁场中超导相变的电阻—温度展宽效应主要归因于磁通运动而不是涨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材料的载流能力与CuO2层间耦合之间的关系。2)在铜氧化物体系中量子规律探索与调控研究中,发现Bi系材料的非公度结构调制及缺陷/无序散射对高温超导体的d波对称性影响。3)发现了La1.88-yNdySr0.12CuO4中动态电荷条纹与载流子浓度的依赖性,系统研究了铜氧化物超导体La1.6-xNd0.4SrxCuO4单晶体系的电荷条纹序与磁通钉扎以及与超导热力学参量如临界磁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超导输运四重对称性的起源。4)制作并研究了具有良好的整流特性及磁场调控特性的基于高温超导材料的p-n结。5)构建了铁磁/超导异质结,并观测到自旋注入对超导电性的影响。
3、受限体系材料合成:1)发展了模板和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准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线阵列及其它纳米结构:获得了超导La1.85Sr0.15CuO4(LSCO)、YBa2Cu3O7纳米线阵列;设计并制备了抗氧化的Pb@PVA超导纳米电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特性;系统地研究氧化物庞磁电阻纳米结构体系的磁性质如交换偏置效应等。2)利用电化学技术,发展了多层异质结纳米线阵列的合成方法:获得了高填充率、高取向性的多种有序单晶热电纳米线阵列,制备了高品质的Bi2Te3/Te等多层异质结热电纳米线阵列。4)发展了液相法,控制合成了不同纳米结构的热电材料,如Te/Bi和Te/Bi2Te3核壳异质结纳米线,热电性能明显提高。
获奖情况:
1、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高温超导体微结构和超导电性基础研究,获奖人:张裕恒,李晓光,周贵恩,季明荣,毛志强)。
2、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非晶态合金在金属玻璃转变温度附近的物性及微结构研究,获奖人:何怡贞,李晓光,岳兰平,水嘉鹏)。
3、2001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高温超导材料及相关体系的微结构与电磁特性研究,获奖人:李晓光,孙学峰,范晓娟,吴文彬,周贵恩)。
4、2011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热电材料及其相关纳米结构体系的合成及物性研究,获奖人:李晓光,晋传贵,章根强,汪伟,张涛)。
5、2008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6、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199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6年获国家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一等奖,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
网页:http://supercond-mag.ustc.edu.cn
研究方向 Researchdirection
1、关联电子材料(磁电耦合及高温超导材料)合成与性能
2、薄膜物性及相关器件原理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