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 2015年最新版 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书籍 公共基础知识 云南公务员考..

  • 所属分类:
    云南省公务..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9787516109731
  • 出版日期:
  • 原价:
    ¥48.00元
    现价:¥0.00元
  • 本书信息由合作网站提供,请前往以下网站购买:

    京东商城

     

    当当网

图书简介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型号:hjw---19
 以下地区 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天津、重庆以上七个区域 可发顺丰需要备注的哦 不备注是默认的哦 

 

 

详情

编辑推荐
  模块清晰、考点全面
  内容实用性时效性兼具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上,去旧补新:会议、政策、文件、数据、法律、科技,不一而足。形式上,立足可读性,殚精竭虑:列表格、定图标、选字体、择花边,真正让图书“活”起来,让你能够越读书本越“薄”,越读知识越“博”——每一个数据的背后,都是辛劳;每一张表格的背后,尽皆心血。只因我们的心中,实实在在地装着广大的读者。
作者简介
  公司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华图教育拥有遍布全国的35所分校、32个分部、200家学习中心,主要产品项目包括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招录考试辅导,事业单位、军转干、三支一扶、村官、选调生、招警、招教考试辅导,以及口才与沟通、小语种、会计等培训项目。
目录
第一篇政治常识
本篇命题综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物质和意识
第三节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第四节 认识和实践
第五节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第六节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第七节 阶级和国家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理论
第一节 *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理论的精髓
第三节 *理论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第三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
第六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七章 *总书记重要讲话
第八章 中共党史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1921—1924年)
第二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
第三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和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第六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第七节 “文革”内乱及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时期(1966—1976年)
第八节 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1976—1978年)
第九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模拟考场·过关练习
第二篇经济常识
本篇命题综述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经济基本常识
第二节 经济体制
第三节 市场经济
第二章 宏观经济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
第二节 财政与税收
第三节 货币与银行
第三章 微观经济
第一节 市场主体
第二节 市场机制
第三节 市场竞争
第四节 收入分配
第四章 国际经济
第一节 开放经济
第二节 国际贸易
第三节 国际金融
模拟考场·过关练习
第三篇法律常识
本篇命题综述
第一章 法理学
第一节 法理学概述
第二节 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节 法律关系与法律监督
第二章 宪法
第一节 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国家机构
第五节 立法体制
第三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第二节 行政行为
第三节 行政复议
第四节 行政赔偿
第五节 行政诉讼法
第四章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罚
第四节 常见的犯罪
第五节 国家公务员职务犯罪
第六节 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法概述
第二节 民事主体与客体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与代理
第四节 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
第五节 物权
第六节 债权
第七节 知识产权
第八节 诉讼时效
第九节 民事诉讼法
第六章 经济法
第一节 经济法总论
第二节 经济法分论
第七章 公务员法
第一节 公务员法概述
第二节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及权利
第三节 公务员的录用、职务与级别
第四节 公务员的考核、职务任免与升降
模拟考场·过关练习
第四篇科技、人文及历史常识
本篇命题综述
第一章 科技常识
第一节 地理常识
第二节 高新技术及其成果
第三节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四节 生活百科
第二章 人文常识
第三章 历史常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三节 世界史
模拟考场·过关练习
第五篇行政管理与公文写作常识
本篇命题综述
第一章 行政管理
第一节 行政管理概述
第二节 行政组织
第三节 行政领导
第四节 行政决策
第五节 行政执行
第六节 行政监督
第二章 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一节 公文概述
第二节 公文写作
第三节 事务性文书写作
第四节 公文处理
模拟考场·过关练习
第六篇国情省况及时政热点
本篇命题综述
第一章 我国国情
第一节 国土与资源
第二节 人口
第三节 经济
第四节 我国的世界遗产
第五节 我国的传统节 日
第二章 云南省况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201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三章 时政热点
第一节 十八届三中全会热点解读
第二节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权威解读
第三节 时事要点精选
模拟考场·过关练习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篇政治常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第一篇政治常识
  第一篇政治常识
  本篇命题综述 
  本篇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两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生应注意这个提法。这部分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以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知识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由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组成的思想体系,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广义的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就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所以,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全部哲学斗争始终都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指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根本对立的两个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所谓的二元论是指认为世界并存着物质和意识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以法国的笛卡儿为主要代表。二元论把意识看成是本原,显然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贬低了物质的作用,最终导致唯心主义。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同时,还表现在它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集中表现。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的内在要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把它作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二节物质和意识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①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真题链接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 D
  【解析】“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在周长四万千米即八万里的赤道上,随着地球的自转,人一天相当于行进了八万里,在地球上看地球以外的天体,一切天体似乎都位于一个以观测者为球心的球面上,随着地球的自转,在赤道上看到的日月星辰数目最多。而人们在地球上,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这反映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故本题选D。
  2. 时间和空间是()。
  A. 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B.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C. 物质的唯一特性
  D. 物质的根本属性
  【答案】 B
  【解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不存在的。矛盾是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的活动,因此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的形式和特点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主体与客体
  从人的活动出发去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关系。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改造和被改造,即通过主体对象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二、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四个决定性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人脑之所以能产生意识,同人脑高度发达的组织状况和复杂的结构有关。
  第一,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
  第二,脑细胞的高度分化和严密的脑组织。
  第三,人脑是通过内在的生理机制来进行意识活动的。
  意识活动同人脑的生理过程是分不开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脑同外界发生联系,经过加工制作,才会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所以,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不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
  形式是主观的人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事物中抽出一般属性加以概括,形成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
  第二,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造性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动地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第三,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它能够把实践中形成的正确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实践去改造世界。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是以人的全部力量和能力为手段的,人们动员了自己的全部意志和信念情感等精神因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
  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与意识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真题链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
  A. 意识是第一性的
  B.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
  C. 物质是第一性的
  D. 物质和意识都是决定性的
  【答案】 C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故正确答案为C。
  (二)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
  第三节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的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和消灭客观事物的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现象、过程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联系无处不在;其二,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联系的多样性不同的物质运动领域,不同的具体事物之间有不同的联系,而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又有不同的联系,联系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联系具有多样性
  真题链接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
  A. 必然联系B. 内部联系C. 直接联系D. 间接联系
  【答案】 D
  【解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某种间接的联系,如果某一方出现了问题,另一方也可能会遭受祸害。故答案为D。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世界本身就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中。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指事物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或变化的过程,是更为深刻的范畴。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
  整个世界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具有远大前途,它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和不合理的因素,继承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形成了旧事物所不具有的新内容,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新事物最终会战胜旧事物。
  真题链接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 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
  B. 事物数量的急剧增加
  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事物的一切变化
  【答案】 C
  【解析】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规律。矛盾即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和统一(即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一切事物矛盾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和相互贯通,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矛盾斗争形式的不同,是斗争性的差别性问题,不是斗争性的有无问题。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它们的相互区别既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不同性质和趋势,也体现了它们在矛盾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一方面,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另一方面,也没有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即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两种错误:一是只见对立不见同一,二是只见同一不见对立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双方的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使矛盾双方联为一体,提供矛盾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从而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或方向。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结合中共同实现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中又一重要的基本理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绝对性,包括矛盾无处不在和矛盾无时不有两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一般不等于个性、个别,绝对不同于相对;其次,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再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直接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质是区分事物、划分事物界限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物体的大小、运动的快慢、分子的多少和排列顺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等,这些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及其表现。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同事物不可分离
  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事物度的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结构、性质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计算和测定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确定事物“是什么”,才能把它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区别开来;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这是对认识和把握事物量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注意“适度”的原则,不能主观随意地超越和破坏事物的度。也就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过度”和“不及”都是没有掌握好度的表现。俗话说“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2.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凝固不变的。事物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因此,首先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质变和量变。
  (1)量变与质变的内涵
  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2)量变与质变是对立统一的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四,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目录

同类热销图书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购买
华图2015年最新版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168.00

¥45.00
详情
中公版2014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全真面试教程(.. 李永新 主.. 人民日报出版社

¥50.00

¥0.00
详情
中公最新版2014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 李永新 主.. 人民日报出版社

¥32.00

¥0.00
详情
华图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 ..

¥168.00

¥68.00
详情
中公最新版2015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套装行政职业..

¥100.00

¥46.00
详情
华图2015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行测+申论 教材+真题试卷+实..

¥238.00

¥68.00
详情
华图2015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伍景玉 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38.00

¥15.00
详情
华图2015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华.. 伍景玉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30.00

¥28.00
详情
华图2015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华图教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52.00

¥15.00
详情
中公最新版2015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 李永新 主.. 人民日报出版社

¥28.00

¥15.00
详情
包邮华图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 行测+申论 教材+历年..

¥168.00

¥0.00
详情
华图2015云南省公务员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行测+申..

¥100.00

¥0.00
详情
华图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 行测+申论 预测卷 2本装 ..

¥70.00

¥0.00
详情
华图2015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附960元红领.. 华图教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48.00

¥15.00
详情
现货华图 2015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行测+申论历年真题试..

¥68.00

¥0.00
详情
华图2015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巅峰冲刺最后10套.. 华图教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35.00

¥30.00
详情
华图华图2015云南公务员考试用书2015云南省公务员行测+申..

¥63.00

¥0.00
详情
中公最新版2015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套装行政职业.. 李永新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222.00

¥46.00
详情
华图2015年最新版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38.00

¥0.00
详情
华图2015最新版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用书 申论+行测 ..

¥100.00

¥0.00
详情
中公最新版2015云南省省情时政热点权威解读及命题预测 .. 李永新 主.. 人民日报出版社

¥22.00

¥0.00
详情
华图2015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华图教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38.00

¥0.00
详情
华图2015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华图教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35.00

¥0.00
详情
包邮 华图 2015年最新版 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用书 ..

¥238.00

¥0.00
详情
包邮华图2015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 行测+申论 教材+真题试..

¥238.00

¥0.00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