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高等原理(修订版) 方汉文 ..
- 所属分类:
成人教育中..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9787303114016
- 出版日期:
-
原价:
¥58.00元
现价:¥0.00元
图书简介
品牌:图书详情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比较文学高等原理(修订版) 作者: 方汉文 市场价: 58元 文轩网价: 43.5元【75折】 ISBN号: 9787303114016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1-01-01 版次:1 页数:565 印刷时间:2011-01-01 印次:1 字数:590.00千字 温馨提示:出版时间超过3年的图书,因长时间储存可能会产生纸张缺陷,敬请谅解!
内容简介 《比较文学高等原理(修订版)》主要内容简介: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进入中国以来,教材建设一直极受重视。新千年来临后,中国学者提出建构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观念。这一观念鲜明地反映在教材创新进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模仿国外教材的局面。各个研究方向的多种教材纷纷推出,呈现出多元化的教材布局,为本教材系列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目录 绪论:中国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学科理论体系建构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认识论与易墨逻辑
第三节 比较文学与比较思维
第一编 本体论
第一章 学科对象与客体论
第一节 学科对象的确定
第二节 比较文学以不同民族文学的同一性与差异性为研究对象
第三节 差异与同一:主客体间的适应性
第四节 学科的历史阶段与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studies)
第五节 文化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位置
第六节 对象的统一整体观
第二章 主体论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主体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中的主体认证
第三节 “他人”主体
第四节 主体的文学心理特性
第五节 文学主体与语言
第三章 方法论
第一节 比较溯源:从“比”到“仳”
第二节 历史实证(影响研究)方法论
第三节 逻辑与美学(平行研究)方法论
第四节 多元方法与比较文学的新阶段
第二编 文本论
第四章 文本的义理与意向性
第一节 文本概念
第二节 理、事、情——真理显现
第三节 书写与意义中心主义
第五章 文本的辞章与叙事
第一节 关于文本中心观念
第二节 文本的辞章分析层次
第三节 文本的辞章理论
第四节 文本叙事结构分析
第六章 文本的考据与阐释学
第一节 经典与阐释
第二节 经传与“文史派”(Grammatisch-historasche)
第三节 注释与阐释重建
第四节 评注与接受理论
第三编 批评实践论
第七章 比较文学史论
第一节 历史分期理论
第二节 世界文学的历史类型
第三节 东西方文学冲合与世界文学历史类型的辩证发展
第八章 比较文论学
第一节 比较文论学的命名和意义
第二节 世界文论体系
第三节 跨文化比较中的文论学
第九章 文学译介研究
第一节 文学译介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第二节 文学可译性与文化通约性
第三节 翻译的历史文化性
第十章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一节 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历史与范围
第二节 文学与自然科学
第三节 文学与社会科学
第四节 文学与人文科学和艺术
第十一章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第一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观念与历史
第三节 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历史语境与原型问题
修订版后记
精彩内容 曹丕不但指出孔融等人“不能持论”的毛病,就是对于一些汉代学者也甚为轻视。刘勰《文心雕龙》也指出了诸子之后的学者不能“越世高谈”的状况。“不能持论”,这可以说是最早指出中国理论式微的危险存在,这种现象当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特别是从我们的文化特征进行反思。当代学者近年来也对于中国理论“无声”与“失语”感到担忧,可是他们没有看到,这种现象早已存在,“不能持论”就是失语的原因。即是说,失语失去的是理论话语,而不是无根游谈。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过。从汉代到唐代,中国理论界缺少先秦诸子那样的大理论家,虽然有王充、扬雄、挚虞、郭象、傅嘏、李康、陆机、张衡、孔融、韩愈、柳宗元等人,但他们的理论造诣与影响已不能与先秦诸子同日而语了。宋明之后,理学发展再次成为中国理论研究的一个高峰。然而以心学为中心的理学思潮毕竟有局限性,它的研究范畴、领域、思想来源等方面,已经对它的发展形成阻碍。主要是不能“博明万事”,不能“弥纶群言”,所以尽管它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术思想体系,仍不能在一种文化中形成决定性影响。至于清代实学与后世新学,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产生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具有世界影响的理论体系。以上只论中国而不论西方,原因在于西方的学术流派本身就是以理论体系为特色的,亚里士多德、普洛丁、笛卡儿、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学者建立了众多的理论体系,除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外,正是这种理论体系的发达,才使得西方学术近代以来处于强势。
立足于这种历史认识,我们建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设想就不是空泛的。比较文学百年发展中
......
目录
品牌:图书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比较文学高等原理(修订版) |
作者: | 方汉文 |
市场价: | 58元 |
文轩网价: | 43.5元【75折】 |
ISBN号: | 9787303114016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1-01-01 | 版次:1 | 页数:565 |
印刷时间:2011-01-01 | 印次:1 | 字数:590.00千字 |
温馨提示:出版时间超过3年的图书,因长时间储存可能会产生纸张缺陷,敬请谅解! |
内容简介 | |
《比较文学高等原理(修订版)》主要内容简介: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进入中国以来,教材建设一直极受重视。新千年来临后,中国学者提出建构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观念。这一观念鲜明地反映在教材创新进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模仿国外教材的局面。各个研究方向的多种教材纷纷推出,呈现出多元化的教材布局,为本教材系列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
目录 | |
绪论:中国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学科理论体系建构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认识论与易墨逻辑 第三节 比较文学与比较思维 第一编 本体论 第一章 学科对象与客体论 第一节 学科对象的确定 第二节 比较文学以不同民族文学的同一性与差异性为研究对象 第三节 差异与同一:主客体间的适应性 第四节 学科的历史阶段与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studies) 第五节 文化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位置 第六节 对象的统一整体观 第二章 主体论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主体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中的主体认证 第三节 “他人”主体 第四节 主体的文学心理特性 第五节 文学主体与语言 第三章 方法论 第一节 比较溯源:从“比”到“仳” 第二节 历史实证(影响研究)方法论 第三节 逻辑与美学(平行研究)方法论 第四节 多元方法与比较文学的新阶段 第二编 文本论 第四章 文本的义理与意向性 第一节 文本概念 第二节 理、事、情——真理显现 第三节 书写与意义中心主义 第五章 文本的辞章与叙事 第一节 关于文本中心观念 第二节 文本的辞章分析层次 第三节 文本的辞章理论 第四节 文本叙事结构分析 第六章 文本的考据与阐释学 第一节 经典与阐释 第二节 经传与“文史派”(Grammatisch-historasche) 第三节 注释与阐释重建 第四节 评注与接受理论 第三编 批评实践论 第七章 比较文学史论 第一节 历史分期理论 第二节 世界文学的历史类型 第三节 东西方文学冲合与世界文学历史类型的辩证发展 第八章 比较文论学 第一节 比较文论学的命名和意义 第二节 世界文论体系 第三节 跨文化比较中的文论学 第九章 文学译介研究 第一节 文学译介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第二节 文学可译性与文化通约性 第三节 翻译的历史文化性 第十章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一节 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历史与范围 第二节 文学与自然科学 第三节 文学与社会科学 第四节 文学与人文科学和艺术 第十一章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第一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观念与历史 第三节 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历史语境与原型问题 修订版后记 |
精彩内容 | |
曹丕不但指出孔融等人“不能持论”的毛病,就是对于一些汉代学者也甚为轻视。刘勰《文心雕龙》也指出了诸子之后的学者不能“越世高谈”的状况。“不能持论”,这可以说是最早指出中国理论式微的危险存在,这种现象当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特别是从我们的文化特征进行反思。当代学者近年来也对于中国理论“无声”与“失语”感到担忧,可是他们没有看到,这种现象早已存在,“不能持论”就是失语的原因。即是说,失语失去的是理论话语,而不是无根游谈。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过。从汉代到唐代,中国理论界缺少先秦诸子那样的大理论家,虽然有王充、扬雄、挚虞、郭象、傅嘏、李康、陆机、张衡、孔融、韩愈、柳宗元等人,但他们的理论造诣与影响已不能与先秦诸子同日而语了。宋明之后,理学发展再次成为中国理论研究的一个高峰。然而以心学为中心的理学思潮毕竟有局限性,它的研究范畴、领域、思想来源等方面,已经对它的发展形成阻碍。主要是不能“博明万事”,不能“弥纶群言”,所以尽管它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术思想体系,仍不能在一种文化中形成决定性影响。至于清代实学与后世新学,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产生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具有世界影响的理论体系。以上只论中国而不论西方,原因在于西方的学术流派本身就是以理论体系为特色的,亚里士多德、普洛丁、笛卡儿、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学者建立了众多的理论体系,除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外,正是这种理论体系的发达,才使得西方学术近代以来处于强势。 立足于这种历史认识,我们建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设想就不是空泛的。比较文学百年发展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