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2015年上海公务员招聘考试用书:上海公务员考试 申论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 所属分类:
上海市公务..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9787542938572
- 出版日期:
-
原价:
¥31.00元
现价:¥0.00元
图书简介
品牌:华图教育详情华图2015年最新版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申论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图书简介
书名
华图2015年最新版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申论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作者
华图教育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3月
ISBN
978-7-5429-3857-2
市场价
31.00
重量
0.2KG
新旧程度
全新正版
本书特色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笔试是考生要通过的第一道门,它犹如一架独木桥,成千上万人一齐涌过去,谁能够到达彼岸,关键是看谁备考得最佳、表现得最优。目前,市场上备考教材五花八门、泥沙俱下,若选用不当,势必会严重影响备考效果,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因此选择一套有效的复习教材是备考必需。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科目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专业科目包括《政法》《综合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和《农村建设管理》。根据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特点,综合历年考情,我们特邀华图专家精心编写了本套教材,力求质量优异,精益求精,目的是助广大考生一臂之力,力争一举通过"独木桥",到达彼岸,直达面试。
本套教材的特色:
一、着眼真题,贴近考情
任何考试,真题无疑是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一个法宝。真题提供了题型、题量、考点等各种重要信息,只有充分掌握这些,才能做到备考有方向、胸中有成竹。本套教材以近年来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真题为基础,综合历年考情,对各种题型、考点进行整理、总结。考生可以依靠这套教材,熟悉掌握各种题型、命题思路及答题技巧,反复学习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权威分析,讲练结合
本套教材由权威专家编写,对各科目试题知识要点、试题规律和答题技巧进行精心解读、深度剖析,深入浅出,力争使考生在学习中形成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本套教材配有各类练习题,通过先讲后练、讲练结合的模式,使考生能够"趁热打铁",及时练习、巩固及掌握已学知识,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另外,本套教材中还包括单独成册的模拟试卷,方便考生实战演练,掌握答题方法。
三、最新考点,与时俱进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试题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不管是哪个科目,往往都渗透了很多最新的时事热点和社会动态,并且其题型、题量、考点等也在不断地变化、更新。本套教材依据最新考试大纲,整理最新题型,总结最新考点,力求使考生"一书在手,考试更优"。跟着考情走,既能使考生掌握应试技巧,又能帮助考生把握试题动态,以便其充分准备,面面俱到,完美备考。
由于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纰漏和瑕疵,敬请各位读者指正及提出宝贵意见。在此,编者衷心祝愿广大考生能够借助本套教材,在考试中取得满意成绩!
图书内容答疑: htbjb2008@163.com
编者
2014年3月
本书目录
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1)
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7)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13)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17)
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21)
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25)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29)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33)
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7)
200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41)
200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45)
200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49)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53)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57)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63)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67)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71)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75)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79)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83)
参考答案(87)
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87)
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88)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89)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90)
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91)
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93)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94)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95)
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96)
200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97)
200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98)
200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99)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100)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101)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103)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104)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105)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106)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108)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109)
.......................................更多内容请见本书..............................................
内容节选
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A类)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监考老师发给你的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答题纸。
2.测试开始前,请在试题本和答题纸上指定位置先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项内容,然后再开始答题。
3.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4.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5.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答题,将试题本和答题纸留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不得将试题本带出考场。
6.特别提醒:
a.本试卷科目代码为"21",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卡"科目代码"栏内对应数字涂黑,否则无法评分。
b.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所有试题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必须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严禁折叠答题纸!
谢谢你的合作。祝你成功!
二、给定资料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2013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刊载题为《行政体制改革
政府华丽转身》的评论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深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稳步开展,行政成本进一步降低,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高……政府职能向着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形势下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举措,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要求。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则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
2.行政体制改革,需要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这既是社会的共识,也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行动。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务院明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方案同时明确了上海自贸区五大主要任务,其中首要任务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率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
广东省被列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地区。2012年5月,广东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试点的请示,请求国务院授权广东停止实施和调整部分行政审批事项。2012年8月22日,国务院第214次常务会议决定批准广东省在"十二五"期间进行先试先行。此后,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认定广东要求改革试点的行政审批中,有25个项目是由法律规定的,需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同意广东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和调整这些行政审批。2012年12月25日,关于授权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暂时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草案,摆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案头,提交审议。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广东省暂时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
广东省政府此次希望改革的行政审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暂时停止审批的项目,共20项,其中15项停止审批后,将交由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实行自律管理,如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乙级和丙级资质认定、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等;营业性射击场立项审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委托经营管理合同审批、修理计量器许可等5项,将通过现有的其他监管措施、备案、检验程序等进行管理。另一类暂时调整的5项行政审批项目,均涉及审批权的下放,如法律规定由商务部实施的自动进口许可下放到广东省政府和设区的市政府;由广东省政府环保部门实施的机动车排气污染年度检测,下放到设区的市政府环保部门。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自2011年8月启动了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取得了突破,共向社会转移了22项职能事项。2012年,顺德区政府拟转移的职能的重点在于经济和民生领域。13个区属政府部门拟向社会组织转移76项职能,为配合职能转变,在审批集中、精简后,部门的内部体制、运行机制、职能转移等方面需要做相应的改革。在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试行了三权分离制度。该局建立了政务决策机制,组建了高规格的政务咨询委员会,还同时新建决策事务科,以决策事务科为决策平台集中行使决策权。不仅如此,该局还重新优化内部机构;并调整镇街分局职能,定位为执法部门,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分离,又互相协调的机制。
顺德区还全面推动协同治理,在完善社会参与机制上取得了突破。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以社会化为导向,全面推动协同治理"是一项重要举措,顺德区在政府部门的职权职责范围内,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有关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行政审批及其他行政管理事项移交社会组织履行。各部门制定向社会组织转移审批服务项目与管理事项的目录,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行政审批和服务。
3.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始于21世纪初,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001年以来,国务院部门已分六批先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497项,占原有总数的69.3%;31个省、区、市取消和调整了3.7万余项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8.2%。多头审批、多次审批、交叉审批、重复审批的情况基本改善,方便了群众办事,减轻了群众和企业负担。
2013年3月18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进一步确定了扎实推进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9项任务。此后,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一批达标评比、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频频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取消或下放了能源、交通、通信、文化等领域334项行政审批事项,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经济出现稳中向好。加快改革与调整结构叠加的效果,超出人们预期。
北京的邢先生在公司负责企业注册,他告诉记者,过去注册一个公司,光验资、*、税务等费用就得花8000元。今年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后,只需花30元。"费用降低,节约了企业成本。"
10月31日,贵州一家制药公司向省工商局提交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变更的材料,当天就领取到新的营业*。在此之前,此类注册登记的行政审批时限为5至7个工作日。从今年8月开始,贵州省注册登记类中的绝大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由过去的"一审一核"改为"审核合一",只要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当场就可办结。
3天之内办好一个营业*,这是在广东深圳打拼了十多年的个体户杨先生以前不敢想象的。前年,为了给自己的餐厅再开一家分店,他去工商部门来回跑了近半个月。如今,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启动商事登记改革试点工作后,3天办好一个营业*成了一个现实。这源自于今年3月深圳、珠海正式实施的商事登记改革。改革后,以往复杂烦琐的注册登记程序只需一张表格、一项申请、一套材料和一批证照,整个申请、审核流程一个上午即可全部完成。
〖=2〗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审批权是政府职能中的支柱性权力,必然是政府职能转变中的核心因素,但也因为如此,要简政放权谈何容易。有的地方搞数字游戏,把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合并成一项,达到减少审批事项的目的;还有的改头换面,将行政审批改成"登记"、"核查"等,换汤不换药。
〖=2〗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5月13日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调查材料,企业新上一个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多个环节,时间长达6—10月,这显然会影响企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要下决心进一步打开转变政府职能的这扇大门,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会议指出,"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就是要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也就是说,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这不仅是当前形势下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要求。"
5.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管制放松的改革。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在许多管制领域引入了市场机制,其效果非常显著。有人估计,美国完全取消了航空领域的管制,大量取消了铁路和电信的管制,加上有线电视、经纪业等领域的改革,管制放松改革的收益每年估计在358亿到462亿美元之间,而未实现的收益也有200多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有很多方面原因,放松管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可以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形势的新变化,特别是面对日本经济日渐低迷的困境,日本政府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1996年日本政府出台的放宽限制的具体计划1797项之多。
6.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言,我国政府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空间仍然存在,审批事项仍然偏多,审批方式仍然繁杂。目前中央层面仍有10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地方政府层面还有1.7万余项。下一步,还应继续探索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搞活微观经济基础,增加市场主体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动力和活力。
然而我国有些地方政府行政审批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为了促进当地风景旅游业的发展,某市2004年修订的《城市绿化管理条例》要求政府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城市绿化总体目标,并规定:一般工厂的绿地率不得低于20%;化工、印染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绿地率不得低于30%。而为了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制定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则规定: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需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消防登高操作场地能否占用城市道路,消防部门的文件说能,城管部门的规定说不能;满足了卫生部门的医院洁净率指标,却通不过消防验收的材料耐火性标准;等等。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的审批事项,经常互为前置条件,互相推诿扯皮。例如,要获得发改委房地产项目立项审批,必须经规划局审批,出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并提供用地规划条件;要经国土资源局审批,出具《建设用地规划预审意见》;要经环保局审批,出具《环保立项意见书》《环境影响报告书》;要经水利局审批,出具《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要经消防支队审批,出具《消防安全评估审查意见》;要经地震局审批,出具《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报告》和《地震监测环境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报告》;要经人防办审批,出具《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审查批准文件》;要经国安局审批,出具《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审批意见书》;要经文物局审批,出具《大中型基本建设文物调查报告》;等等。再加上一些审批事项必须有中介组织的认证、评估等,可以说审批环节繁杂、审批材料众多、审批时间冗长。根据被调查的某房地产开发项目粗略统计,从拿到土地到各种证件手续齐全,具备开工和预售条件,要经过20多个部门单位层层审批,加盖36枚269次公章。不少房地产开发项目申办审批手续,从拿地到开工,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时间。
这样的例子似乎不胜枚举。某地一个学校为审批一个项目,连续跑了几个月,先后盖了130多个公章,事情仍然没有跑下来。某地企业的一个房地产项目,经历了7个审批阶段、101个审批环节,盖了81个公章,历时1年零8个月。某地一位65岁的老人,为了筹建一个花木市场,在10余个部门间来回"跑"审批,折腾了86趟,盖了100多个公章。某地一个农民想办一个养鸡场,前前后后盖了270多个公章,跑了两年多,等手续办下来,市场行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还有更极端的情况,某企业在申请工商营业*时,工商局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为依据要求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当企业向环保局申请环境影响评价时,按当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要求需提供项目备案文件,而当企业转而履行项目备案程序时,发改委又要求提供工商营业*。企业仿佛掉入了一个环环相扣的迷宫里,找不到入口与出口。
某市物价局出台了一个餐饮行业明码标价的实施办法,规定辖区内的所有饭店必须改用"新式菜谱",标明菜名、规格、主料及主要辅料的重量、价格。饭店如果自印菜谱,必须到物价局审批。某市成立了一个"馒头办",做馒头得经过他们的审批。某大学一法学教授参加过某市一个有关设置行政许可的会议,令他印象深刻:"该市的有关部门试图规定,设立某种商品的销售点,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而且店面的外墙厚度不得小于25厘米!"该教授说,有关外墙厚度的规定,是想把报刊亭排除在经营者范围之外。尽管这个规定没有最终通过,他还是感到,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打破"25厘米"的壁垒,尚有一段路要走。
某市专门组织了一次调查。发现一些市直主管部门负责的各项审批,从办事员到副科长、到科长、到分管局长、再到部门一把手,需逐级逐个汇报,部门的内部审查环节繁多,一个审批事项多的七八个科室、少的三四个科室进行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汇报沟通,耗费了申请办理审批事项的企业很大的人力、物力、精力。有的审批事项,需要一个部门审批完成后,才能交到下一个审批部门受理。特别是在一些有审批权的部门内,各科室、各分管领导都争审批职能、争签字权。某市国土资源局,为了平衡各科室、各分管领导的审批权,内部10个科室,都规定有行政审批职能,各科科长都有审批签字权,同时每名分管领导各分管1—2个科室,并负责签字审批。
7.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办好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是在政府领导下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成、行使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它除承担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任务外,把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集中在一起统一行使行政审批,实现了政府对行政审批的规范、有效和综合。近年来,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某市政务大厅现有办公面积仅380平方米,目前共进驻16个部门,办件量较少的一些部门均未能入驻,使得有些审批事项无法在政务大厅办理。同时,部分单位的审批事项属于不同科室负责,不同的分管领导分头审批,延长了办理时限。个别部门对政务大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审批权真正下放到窗口,仅仅将窗口看作是"收发室",致使审批环节多、审批周期长、办事效率低。有的还存在"体外循环",即形式上窗口有审批权,实质上还要回原单位办理。按照《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应该是具有审批权限的国家正式公务人员。有些部门选派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进驻大厅,但就总体而言,政务大厅36名窗口人员中,近一半仍为临时雇员或聘用人员。该市的政务服务中心为事业单位,而进驻中心的部门大多是行政部门,有的还是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这就使得中心在履行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时力度不够。当遇到不同部门意见相左或设置障碍时,如果互不让步又没有上级出面协调,中心基本无力解决。窗口工作人员从事着比原单位更加繁重的工作,其日常考核评比结果直接影响到各局的年终考核。而目前该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机制和现实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政务服务中心又缺少对窗口部门奖励的政策支持,这就造成部分窗口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人员流动频繁。部分窗口单位拥有自己系统内部的专门网络,在实际使用审批系统过程中必须进行二次录入,造成重复劳动,如公安局、工商局、税务局、质监局等拥有自己本部门内部审批系统,有的和国家各部委系统直接联网。在使用网上审批系统时需在本部门和政务大厅两套系统上分别录入业务办理信息,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业务量和出错率。
8.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很不规范,经营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屡禁不绝、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时有发生,寻租行为不少。这些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对于诚实守信的经营者就是不公平,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扭曲现象,从而伤害整个经济健康发展。这不仅会影响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会影响国外投资者来华投资发展。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染色馒头"、"掺假羊肉"、"毒生姜"等事件接连发生,加重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这些虽然只是局部的、苗头性的问题,但影响恶劣,危害很大。还有环保问题,不仅是重大发展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环保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对建设项目实行了环境评价制度,但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问题仍然严重,造成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投入运营后,又因环境问题引发很多社会矛盾。
总体上看,现在我们的产品供应是充足甚至有些方面是过剩的,而服务则存在短缺问题,质量也需要提高。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必须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要把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到"保基本"上来,加快织就织好一张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特别是要"补短板"、"兜底线",为人民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同时,在非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要更多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增加竞争,满足多样化需求。即使是基本公共服务,也要深化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创新供给方式,更多地利用社会力量,加大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
由于多种原因,像钢铁、水泥等行业上项目都需要审批,但多年来恰恰没有管住管好,以致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相比之下,家电、服务等行业早已走上市场化轨道,不需政府审批,靠市场优胜劣汰,就没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现在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项目,可以批给张三,也可以批给李四;可以早批,也可以晚批;可以多批,也可以少批。这种自由裁量的随意性,不利于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影响了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也容易滋生腐败。
此外,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既要处变不惊、按预期的发展目标搞好调控,又要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如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怎么办,物价涨幅超出上限怎么办,农产品供给出现大的波动怎么办。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行政部门管得过多过细,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又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主动开展工作。各级政府要按照各自的事权分级管理,尤其是涉及改善民生的具体事项,要尽可能实行就近管理。此外,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管理中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职责同构"的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规定不明确或规定得比较笼统,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事权不清,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规范性、稳定性不够,权限不明,职能交叉,既影响了行政效率,也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
9.目前,新一轮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已经拉开。新一届政府用"简政放权"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统一到"中国梦"上来,为实现"中国梦"积聚强大能量。
2013年全国"两会"以来,对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国际媒体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政府放权对中国私营企业和国际投资者是重大利好,有利于遏制腐败,促进社会公平。
中国的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在世界的注目下坚定地起航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三、答题要求
一律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上。
得分评卷人(一)结合"给定资料2",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分析广东省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简政放权"?
2.简要回答国务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授权批准广东省暂时调整部分审批项目?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精练,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
(方格略)
得分评卷人(二)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几个案例,分析我国有些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所存在的问题。(15分)
要求:分析思考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方格略)
得分评卷人(三)结合给定资料,概括某市政务大厅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20分)
要求:分析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对策有针对性。字数不超过350字。
(方格略)
得分评卷人(四)结合给定材料,谈谈政府在转变职能进程中应履行好哪些职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方格略)
得分评卷人(五)结合给定材料,围绕"当前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方格略)
请登录砖题库www.zhuantiku.com,免费获取更多练习。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1〗
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B类)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监考老师发给你的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答题纸。
2.测试开始前,请在试题本和答题纸上指定位置先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项内容,然后再开始答题。
3.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4.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5.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答题,将试题本和答题纸留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不得将试题本带出考场。
6.特别提醒:
a.本试卷科目代码为"21",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卡"科目代码"栏内对应数字涂黑,否则无法评分。
b.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所有试题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必须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严禁折叠答题纸!
谢谢你的合作。祝你成功!
二、给定资料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城镇化目标明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2.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4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5%。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人口的集聚也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地拉近了,有效地促进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快速提升城镇化率的同时,不但造成土地价格高企、社会成本高昂、债务风险高悬的"三高"现象,而且出现房地产入住率过低、入城农民待遇过低、被征农村土地补偿过低的"三低"现象。如何在城镇化推进中降"三高"提"三低",既需要城镇化顶层设计,也要求地方政府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实现城镇化。2013年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座时这样形容新一轮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发展服务业、创新驱动、淘汰落后产能等为抓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有全国人大常委认为:新型城镇化要避免"房地产化"和农民"被上楼",新型城镇化必须强调人的城镇化。
3.城镇化意味着城镇向周边扩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也势必引发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但这并不代表城镇化就是不要乡村——这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是全国的命脉所在,若没有了农业、农村、农民,城镇必将失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村与城镇、农业与工业必须而且必将长期共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目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使用如此诗意的行文,成为一个亮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引发了媒体与网友的热议和关注。"乡愁是沿着泥瓦飘散的炊烟,是十八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总不结果的龙眼树.....工业化勿忘美丽中国,城镇化勿割断乡愁。要高楼大厦更要青山绿水,看得见过去才能摸得着未来,乡愁是真正营养"。希望在城镇化的同时呵护记忆:"离别故乡、落脚城市,是时代变迁中的个体记忆,也见证发展的日新月异。但千篇一律的建筑、钢筋水泥的丛林,注定只是缺乏传统延续的街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见山望水,才能用美丽使乡愁有所凭依。"
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0多个提出要打造"国际大都市",由此造成我国的城市体系中大城市多,中小城市少,尤其缺少小城镇,致使城乡脱节,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受限。同时,为顺应建设"大都市"的需要而掀起大规模的"扩城"和"旧城改造运动"深刻地改变了城镇的面貌、功能与生态,很多大城市沉醉于修建"地标性建筑",如摩天大楼、大广场、大草坪以及宽阔的景观大道等等,追求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严重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态。在很多城镇看到的几乎是"同一张面孔":即商业化的街区、时髦华丽的外表、现代化的建筑设施。以至于当下,如果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置身某个城镇,真的很可能睁眼与闭眼同样迷茫——浑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像是在A城,也像在B城,甚至C城、D城、E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领导2012年2月24日在深圳举行的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上呼吁:在未来20至30年,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如果不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立即纠正一些错误的做法,那么可能在20年,或者在30年之后中国将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
4.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大城市以其更大的聚集效益,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源进入其中,使小城市规模难以扩大,从而造成城市规模的"两极分化"趋向。"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人口以特大城市为主,城市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巨型城市和中等城市。以北京市为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604.3万人,平均每年增长3.8%,相当于新添了一个特大型城市的人口。
随着大城市人口膨胀,我们"城市病"综合症候群已经显现,成为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未来一段时期,将是我国各大城市"城市病"的集中爆发期,"城市病"将成为影响城市和谐稳定的关键隐患,加强城市治理刻不容缓。
5.我国城市住房需求持续增加,高房价问题甚至已向小城市、小城镇蔓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郑州市房价一路上升,虽然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干预下,房价上涨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房价依然保持较高水平。2011年上半年,郑州市区商品房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7845元,其中,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6269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184元,同比涨幅23.28%。
能源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城市是消耗能源资源的最大主体。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虽然城市面积只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却消耗着全球75%的资源。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强度最大的一个阶段。近年来,水荒、电荒、煤荒、油荒接踵而来,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城市还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低以及城市开发建设随意性大,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城市对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的不足也令人担忧。寒潮袭来,便有不少城市水表冻裂、水管冻爆。到了夏天,又有许多城市遇雨即淹、逢雨必涝。许多城市地上、地下管线网络高负荷运转,部分设备设施老化,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次生、衍生灾害。
6.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污水、废气等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其中,机动车污染尤为严重,酸雨状况也不容乐观。近期,各地雾霾情况增多,与雾霾天气相伴的是交通拥堵和打车难。这似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空气不好,打车的人多;能见度低,造成交通拥堵,出租车司机不愿意上路,空车拒载成了家常便饭,更有上万辆出租车窝在路边"躲活儿";这种情况促使人们想买车……结果车越来越多,排放物越来越多,雾霾天气也越来越多。
〖=2〗我国城市交通拥塞情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全国各大城市主干道往往车满为患,寸步难行。据北京市车管所统计,北京市机动车不仅保有量惊人,近几年增长速度异常迅猛。在2003年8月、2007年5月和2009年12月,北京市汽车保有量相继突破200万、300万和400万辆大关。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长,使得原本就"先天不足"的道路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凸显。同时,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停车位缺口也越发明显,停车越来越难。停车难加剧了乱停乱放,乱停乱放直接导致"稀缺"的道路资源进一步被占用,交通拥塞也越发严重。交通拥堵给市民工作、生活和出行等带来了诸多不便。
7.联合国人居署和亚太经社理事会《亚洲城市状况2010/2011》调查报告称,还将有1.5亿中国人在未来10年间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转换、身份转换。这提示我们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引领经济增长的门槛节点,未来10年是中国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在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几亿农民走出土地,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这些人虽然走进城市,却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某大学商学院的教授表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进步,这一矛盾越发明显。一方面,新一代农民工在思想意识上更加青睐于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候鸟式"的迁徙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大量的农民工选择了在城市扎根,将家庭带到城市。然而,城市对农民工持经济吸纳和社会拒入的双重态度,使得他们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截至2012年,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医疗、失业和生育等五项基本社会保障的比例仅为14.3%、24.0%、16.9%、8.4%和6.1%,参保率仍较低。农民工基本不能享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也没有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
8.最早的城市病出现在200年前的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大量"农民工"聚集在贫民窟里,排放的污水使经过曼彻斯特的艾尔克河变成臭水沟。法国学者保尔·芒图注意到,"蒸汽机使无穷的烟云飞翔在这些黝黑的工业城市上空",狄更斯更把浓浓的黄烟形容成为"伦敦特色"。当时英国政府的调查报告显示,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居住在贫民窟的大批"农民工"体弱多病,养成了对烈酒和麻醉剂的嗜好,社会极不和谐。
英国的政治家们逐渐重视环境问题。1843年,议会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10年后的195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更为全面的《大气清洁法》,禁止排放黑烟。英国历史学家克拉潘把英国城市病的根源看做是"市场失灵"的结果,那就是"城市为工业利益集团所支配,企业家生产与赚钱的内在驱动使得他们全然不顾生态环境的问题",而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是"政府从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的干预"。1831年英国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1844年建立了城镇卫生协会,还在各地设立了卫生医官,不仅管理公共卫生,还承担城市供水排污、治理贫民窟、城市规划等各方面的职责。如今,伦敦已经彻底摘掉"雾都"的帽子,成为环保的领先者。
那么治理"城市病"是否一定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严厉管制呢?2012年10月,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数学家埃尔文·罗斯与罗伊德·沙普利。
他们提出有趣的理论"稳定配置和市场设计",就是通过精确的数学计算,调整游戏规则,可以使市场机制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模式发挥作用。这种经过"精算"后的市场机制同样也适用于城市治理。
1907年,纽约率先给65号汽油驱动的出租车安装了计价器,这是第一个"设计好的出租车市场机制"。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由于出租车门槛低,失业人员一窝蜂涌向这个行业,导致恶性竞争。于是1937年纽约市颁布法令,将出租车数量控制在13566辆,并一直保持到现在。由于汽车数量固定,纽约出租车也像中国一样出现过"拒载"现象。而如今,又有两项新规则出台,使市场机制更能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一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叫车公司"的出现。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了一家典型的名为"乌博"的叫车公司。它主要由统计学家和工程师组成,他们研发了移动叫车软件,从乘客处收集数据,开发出能预测需求的精确算法,不断满足乘客和司机供需双方的要求。在用车高峰时段提高价格,直到供需平衡为止,以保证客人任何时候都能租到车;而只要你愿意付费,出租车可拉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二是*的广泛使用。在美国,出租车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到达目的地方,如果乘客选择*,司机在仪器上操作一下,刷卡机上就会显示并扣除路费。2004年。纽约出租车和轿车委员会决定,任何在纽约行驶的车辆必须安装车载GPS系统和*系统。一开始,这一做法遭到出租车司机的强烈抵制,但经过多年实践后,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司机们终于认识到,所谓"打车难"并不总是出租车司机的"卖方市场"。一旦经济萧条,没人愿意打车才是最糟糕的,而一个好的、公平的市场规则才能真正保证司机的稳定收益。
9.2013年8月30日,李克强总理邀请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大家座谈。座谈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事实上,突出统筹城乡,保护农民利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漠视统筹城乡发展,盲目追求高速城镇化,不仅造成日益严峻的"城市病",也会带来日趋严重的"乡村病"。大城市近郊的一些农村成为藏污纳垢之地,污染严重,致使河流与农田污染事件频发,一些地方"癌症村"涌现,已经危及百姓健康甚至生命。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背离了城镇化的本意。
10.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某课题组首次利用高分遥感影像,完成对山东等地4.6万宗宅基地、6500余农户的调查。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约2.48亿亩,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户均近1亩,人均220多平方米。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宅基地、街巷用地、空闲地等有巨大的整治潜力。测算表明,像山东禹城市村庄土地整治潜力在46%—54%,可净增耕地率13%-15%。经综合估算,在分批推进城镇化情景下,全国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达1.14亿亩,大约相当于5个北京城面积。有专家指出,在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是一项特殊的用益物权,以保障农民居者有其屋。大量宅基地随老人去世或人口转移进城后长年废弃,致使"有名无益"。农村人走地不动、建新不拆旧、不占白不占等情况,导致空心村问题突出。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针下,亟须深化土地制度创新,探寻盘活存量之策。
11.农村留守老人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而产生的一批群体。这部分群体,因家中子女进入城镇经商、务工,晚年养老比较困难。《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年)》显示,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已接近50%,2013年将突破1亿人。农村"空巢留守老人"规模庞大,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而这些老龄化的人口大多是以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份存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他们当中许多人存在孤独、苦闷、抑郁甚至厌世等心理问题。
由于绝大多数留守老人丧失从事高强度工作的能力,农村留守老人从生产劳动上获得的收入有限。他们从种菜、养鸡等劳动强度低、收入少的劳动中获得日常生活费用。在劳作之余,还要照料留守在家孙辈的日常起居,监督孙辈们的学习,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留守老人在经济上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收入和子女供养维持生活,但外出务工子女对老人的经济支持一般都不多,留守老人的总体收入较少。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达到农村居民的人均水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留守老人的纯收入低于我国2011年确定的年收入2300元人民币的最新贫困线标准。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农村普遍保留着家庭养老的习俗,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中主要的养老形式。然而,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绝大部分的青年人离开父母进城务工,常年在外不能回家,对留守在家的老人的照料严重缺位。农村存在的"敬老院"和"五保户"的养老形式,由于财力的问题,所能容纳的养老人数有限。虽然,从2009年起,国家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有限,保障水平低,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开展步履艰辛,效果不尽人意。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平时靠电话和子女联系,闲暇时主要靠聊天、看电视、玩棋牌、蹲商店等方式打发时间。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需要,留守老人对健康医疗的关注比其他方面更多一些。部分留守老人身体情况欠佳却不能及时就医,造成"小病拖、大病扛"的问题。
12.农民工是从传统农业社会流动到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群体。农民工社会融合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逐步提升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完成一个从农业人到工业人,从农村人到城市人的转变"。"逐步提升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即完成所谓的社会经济融合,是农民工社会融合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而完成从农业人到工业人,从农村人到城市人的转变不但包括社会经济层面的转变,还包括政治融合、社会权益的融合以及在心理上逐渐认同城市社会成员身份的转变。
一项针对G市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71.6%的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有的甚至达到12小时以上;52.1%的农民工月收入在1300—2000元之间,只是达到或略高于G市最低工资水平,却远远低于G市平均月工资4101元;近90%的农民工居住在城中村的出租屋或者民工宿舍,基本上和市民隔离开来。近70%的受访者没有参加过任何城市管理活动,包括政治选举;有63.5%没有机会参加职工大会对本单位的管理和发展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71.6%没有加入过工会、党团组织或其他组织。在受访的农民工中,有56.7%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46.3%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在子女教育方面,农民工的孩子也不能享受到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大多被公办学校设立的种种高门槛拒之门外,受访者中只有24.1%的孩子进入了G市的公办学校读书。83%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的身份仍是农民而不是城里人,或者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处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
13.2012年,Z市外来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52.9%,城市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为了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促进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相互融合的目标,Z市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努力。率先在全国实施流动人员积分管理制度,目前已有近3万名异地务工人员及其子女,通过积分转为城市户籍或入读公办中小学。建立户籍居民与异地务工人员平等共享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住院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孵化、职业介绍、就业推荐等"一条龙"服务,先后有100多万人次参加了在岗和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健全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薪酬保障、欠薪追讨等机制,2010年至2012年共为异地务工人员追讨欠薪超过1800万元。
Z市扩大了在优秀异地务工人员中竞争选拔公务员和村官的比例,增加其平等参与社会建设管理的机会。2010年以来,在优秀异地务工人员中选拔了41名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市委全会邀请了包括10多名外来人口代表在内的12类50名代表列席,努力促进"党心"和"民心"的同频共振;在2012年的市人大、政协换届中,从外来人口中选举产生了4名人大代表和8名政协委员。稳步推进农村社区政经分离,建立健全村(民)建设协调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引导全体常住人口共同参与社会服务管理。
Z市引导外来人口积极参与"慈善万里行"、全民植树、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等活动。增进其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支持外来人口文化活动,比如"三个乡镇工人业余艺术团",成员都是镇内企业的异地务工人员,自2004年成立以来,开展免费演出超过400场,观看人数超过60万人次。从2011年9月起开展为期5年的全民修身养性行动,其中专门配套了新老Z市人融合行动,进一步破除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身份和心理隔阂。连续多年开展"同是Z市建设者"和"技能人才"等评选表彰活动,累计表彰各类优秀异地务工人员1000多名。在这些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强化"新老Z市人,都是一家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异地务工人员的社区参与度。
14.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美丽城镇。
三、答题要求
一律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上。
得分评卷人(一)根据"给定资料1—3",说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10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方格略)
得分评卷人(二)结合给定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1.简要概括"城市病"和"乡村病"的主要特征。(15分)
要求:表述准确到位,语言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方格略)
得分评卷人2.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治理"城市病"的国外经验。(10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言语精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更多内容请见本书...............................................
目录
华图2015年最新版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申论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图书简介 | |||||||||||||||||
|
|||||||||||||||||
本书特色 | |||||||||||||||||
图书内容答疑: htbjb2008@163.com 编者 |
|||||||||||||||||
本书目录 | |||||||||||||||||
.......................................更多内容请见本书.............................................. |
|||||||||||||||||
内容节选 | |||||||||||||||||
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 一、注意事项
请登录砖题库www.zhuantiku.com,免费获取更多练习。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1〗 一、注意事项
........................................更多内容请见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