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 话题

“毛中特分析题考点” 内部资料 10个分析题
查看(1694) 回复(0)
香尔滚姐姐
  • 积分:4722
  • 注册于:2014-05-23
发表于 2014-11-19 10:07
楼主
毛中特分析题考点分析题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高度,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坚持“双百”“二为”政治方向,实现文艺工作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的统一。
1.如何理解习近平同志所说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的“二为”政治方向?
“二为”政治方向是指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3.文化建设中为何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4.为什么要在全体人民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我国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必须扎根中华历史文化土壤,传承传统价值的精华。必须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5.如何理解“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措施:
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必要性: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没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资源就不可能转变为现实的文化力量。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分析题二 我国的政治制度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政治进一步民主化的伟大成就。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良好社会政治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2.如何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它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制经济基础、资产阶级国家性质、阶级关系和政党制度相适应的,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什么能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专门机构,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党的领导。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实践证明,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
4.我国的政党制度与依法治国为什么都强调党的领导?
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在这一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
5.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2年通过的现行宪法重申了我国的民族方针政策。1984年5月,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同年10月1日该法正式施行。
实行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把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6.为什么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祖国的统一、稳定和繁荣。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分析题三 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标志着我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2.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
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能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了,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3.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原因、意义。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所有制性质,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其原因是:①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②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意义: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4.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类型及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意义。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形式,就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意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分析题四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 2.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的说: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扩大对外开放保驾护航。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三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四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五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分析题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
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已经证明,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富强,人民的生存根本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气神。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觉,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铸造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永远保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何要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这一目标,生产力是关键。
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只有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第二,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工业化以城镇化为载体,工业化过程就是城镇化的过程。
第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是不能分开的一个整体。
第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四化”同步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5.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怎样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要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分析题六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集结号。
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生态文明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做到: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题七 中国道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1.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有哪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及其意义?
(1)在中国革命时期,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适合自己特点发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时期,“适合自己特点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气神。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觉,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3.邓小平同志对党和人民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同志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卓越领导,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欣欣向荣,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邓小平同志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尊敬。
正如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分析题八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和不断完善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来,中华民族一切有志之士的共同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成功之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进程和发展潮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时代要求。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就要回答“中国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分析题九 统一战线理论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里,曾经有过的统一战线形式有哪些?
第一,1924年-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①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的是:中共三大。
②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③国民党一大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四个革命阶级的政治联盟。
④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取得伟大成功的是北伐战争的胜利。
⑤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是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
第二,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上是三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这三个阶级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②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组织。
③这一时期党在统一战线中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逐步修正了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后又改变为“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将抗日反蒋的口号转变为“逼蒋抗日”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则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到国内和平、由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
第三,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②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发展进步势力”就是放手发动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抗日斗争,积极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地发展共产党组织。进步势力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依托和支柱。因而,发展进步势力是有效争取中间势力和孤立顽固势力的基本条件,是三个环节的中心一环。
“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这三部分人。他们虽然阶级属性不同,对待土地革命与民主的态度和顽固派也有差异,但他们都可以与共产党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应当而且可以争取他们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中间势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极严重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实现以下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必须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三是必须坚决地与顽固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
“孤立顽固势力”,主要是孤立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其代表就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是当权派,他们实行合作抗日和摧毁进步势力的两面政策。中国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之,既要坚持团结抗日,争取他们留在统一战线中,又要同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进行坚决斗争。在对顽固派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要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方针。
③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④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壮大。
⑤所谓“三三制”,是指在政权组成人员上,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
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一是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二是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三是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都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
第四,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包括:坚决实行土地改革;坚决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在国统区大力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尽力争取国民党军政人员弃暗投明;坚持与民主党派的真诚合作,扩大和加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第五,1949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阶段的统一战线。
我国处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个统一战线由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组成。
第六,1957年-今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统一战线。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统一战线的构成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统一战线已不再是四个阶级的联盟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了,农民、小资产阶级已成为集体劳动者,统一战线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联盟。这个统一战线是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服务的。
2.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错误:
必须注意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左”倾关门主义,即忽视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另一种是右倾错误,即主张无原则的合作,无条件的合作,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从而变为投降主义的合作。
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在国民党日益右倾的严峻形势下,“一切联合,否认斗争”,造成了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以王明为首的党中央,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一切斗争,否认联合”,错误地把中间阶级当成最危险的敌人加以打击,使革命遭到严重挫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刻地总结了这一沉痛教训,及时开展了反倾向斗争,既反对了王明在抗战初期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的倾向,又反对了皖南事变后党内滋长起来的“左”的情绪,始终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政策和策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首先,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必须领导和组织统一战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作为革命领导力量的无产阶级虽然革命性最强,但人数毕竟很少;作为革命对象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尽管人数不多,但掌握着强大的反动国家机器;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再加上民族资产阶级,即处于无产阶级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社会阶级力量占着绝大多数。因此,作为革命领导者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关键就在于依靠最广大的农民,团结小资产阶级,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最后,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中国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取得全国胜利。这又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以便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壮大自己,削弱敌人,使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最终压倒反革命势力,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4.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现实可能性:
在内部,既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又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外部,既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帝国主义之间瓜分中国的矛盾。同时,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争夺和矛盾,又造成中国统治阶级的四分五裂,呈现出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以上这种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5.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第二,坚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第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以
及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第四,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原则。
6.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是:
首先,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其次,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
再次,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
最后,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7.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与民主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有何异同。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因此,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以往的统一战线相比,其性质、任务、阶级结构和内部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没有改变,这是根本的共同点。此外,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工农联盟也没有变。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及其主要经验教训。
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新三民主义的纲领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但在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对资产阶级妥协退让,统一战线最终破裂,革命遭受挫折。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1937年9月,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不仅同民族资产阶级再次建立了统一战线,而且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
两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处理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是:第一,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是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第二,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坚持工农联盟为基础,扩大非劳动人民的联盟。第三,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分析题十 党的建设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语重心长,寓意深刻,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谆谆告诫,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又是对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提出了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两个务必”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2.革命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首先,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共产党组织的纯洁性。
其次,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再次,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这一原则的核心。
最后,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即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3.革命党的建设意义:
一是使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成功地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二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三是其经验和原则对今天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4.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如何反复强调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提出“两个务必”思想,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和攻击。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着新的考验。这主要是地位的变化和权力的掌握,使党的干部容易滋长各种不正之风,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②执政党必须接受党内外的监督。一是党的监督;二是群众的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③必须保持党的优良作风。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⑤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5.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党的领导。
6.“延安作风”对新时期党群关系有何现实意义?
“延安作风”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是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的作风。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7.新时期要进行党的建设的原因。
作风是党的生命,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样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8.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第一,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第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将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长沙是哪个省的省会城市(答案为两个字)?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