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心理学大纲变化解析
查看(403) 回复(0)
kun1023
  • 积分:14299
  • 注册于:2015-05-07
发表于 2015-09-18 17:26
楼主
仔细看了看2016年考研心理大纲,还是发现了一点变化,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学习第(二)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中的第1.条概念原理的理解与保持,变化为知识的理解与保持
  知识的理解与保持
  (一)知识的理解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核心,是知识得以保持、实现迁移与应用的关键。
  1.知识理解的含义
  知识的理解主要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
  比如,学生了解一个词的含意,明确一个科学概念,学习一个定理、定律、公式,掌握法则的因果关系,把握课文的段落大意及全文的中心思想都属于理解。
  2.知识理解的水平
  (1)初级水平的理解(又叫知觉水平的理解)
  这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是什么”的揭示。
  (2)中级水平的理解
  这是揭露客观事物的“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
  (3)高级水平的理解
  这是个体在揭示客观事物“为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类化、具体化、系统化,把有关事物归入已获得的概念中去的过程。
  3.知识理解的种类
  知识的学习要通过理解。由于学习的对象及其特点不同,理解可以分为:
  (1)对言语的理解;
  (2)对事物意义的理解;
  (3)对事物类属性质的理解;
  (4)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5)对逻辑关系的理解;
  (6)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
  理解必须通过思维来实现。
  4.知识理解的因素
  (1)丰富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为了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帮助其理解,必须丰富学生的有关经验和感性材料。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3)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扩大关键特征。
  (二)知识的保持
  知识的保持是通过记忆来实现的。学生对知识理解后能否得到保持、能否备以待用,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对新知识的学习。为此,需注意:
  1.明确记忆的目的性,提高兴趣和责任心。
  2.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
  3.理解了的东西才易记住。
  4.利用无意记忆,培养有意记忆的能力。
  5.把意义记忆与机械记忆结合起来。
  6.“五官”和“五到”是记忆的根本。
  7.引起联想,有益于记忆。
  8.掌握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
  9.运用记忆方法,巩固教学成果。
  10.科学地用脑,注意用脑卫生。
  除了这几个字的变化外,再没其他。建议考生在接下来的复习中,立即着手做并研究真题,具体可以参考《考研心理学逻辑图》开篇所讲的MASP真题研究法。如此,可以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100除以5等于多少?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