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CS考研历程回顾
查看(1522) 回复(0) |
|
小白杨
|
发表于 2010-09-18 01:02
楼主
第二年考了。我本科在华北电力。高考第一志愿是浙大,差3分。去年考清华,349,政治61,英语71,数学124,专业93。去年系线367,校线350。就是说我连调剂软院的资格都差一分,很打击。其实由于高考落榜的关系本科期间一直有情绪,我是山东的考生,又是第二志愿过来,周围的同学都比我低很多分,浙大和华电在CS方面的差距也不用多说,老师讲课又比较理论化。一方面觉得自己分高太亏,另一方面,同学们也有的说,山东的考生就只是分数高而已,高分低能之类的话。渐渐便有逆反情绪,不注重课堂和考试成绩,开始自己搞一些东西。研究过一段时间WEB编程,参加过AMX MOD X小组以及国内的CHM团队,作CS插件的开发,也由于这个原因在PCGames做过一年的竞技。所以学习成绩开始落下来了,不过专业方面倒是还不错。其实要说起来,本科期间学的大部分东西还是靠自己研究的,但仔细想想还是自己把自己害了,学校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当然这是后话,我提这些只是想说,清华CS是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希望能拥有一个好的环境可以锻炼自己,而且考清华也有证明自己实力的想法在里面。第一年分数出来以后,其实是有调剂的机会的,可以调回本校,我有一个好朋友考的天大,分数跟我差不多,调剂到了南开。我当时强忍着没有做调剂的打算。一方面是调回本校的话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我这样说没有贬低母校的意思,主要是因为我上赶着往外校考了,不如意了才回来,觉得有点没良心。另一方面,我高考就是调剂的,不想再调剂了,如果这次再退而求其次,恐怕自己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毅力了。所以准备再考。有朋友劝我说别把清华看得太重,没必要这样。其实照我自己的想法,也真的不是非清华不上,只是觉得不能再想以前那样挫败了一次就不再尝试。这么说吧,就算第一年我考的不是清华,是一特次特次的学校,没考上,差得分又不多,我也会考第二年。我就是想看看,自己究竟能不能做成一件事。另外,我觉得如果就这么放弃太失败了,不想留下遗憾。我不想以后跟别人聊起来的时候,说自己之前差几分上浙大,差几分上清华云云。差一分也是差,没什么好说的。所以我一定要考上。这应该属于虚荣心的范畴,也算是准备再考的一部分原因。
好像说的有点多。 今年考了384。英语65,政治72,数学133,专业114。今年系线335,校线325。老实说,没有想过自己考到这个分数。3月12号下午查成绩的时候,简单的加法运算都算不出来了,最后用计算器才算出来总分。加到数学的时候,心里就猛地震了一下,最后加完得出总分,赶紧通知了家人。当时超级激动,也没想太多,就觉得这个分数应该问题不大了。GF当时在线,陪我查成绩,也激动的不行。我当时就想,这多半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总结一下教训吧,就是无论你学校什么程度,自己什么水平,都不要轻易的有懈怠以及不满的情绪。过去的只属于过去,进入大学阶段,所有的人就都又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大学四年的时光真的很宝贵,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而且人生又能有几个四年呢。好好把握,不要虚度。 下面写流水帐,把两次考研的过程说一下。 第一年考研是05.8.22——06.1.12。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最后一天自习结束,大家把书抱回宿舍的时候,我和好朋友都在桌洞里面写下自己报考的学校。也算是一种寄托吧。我写的是:清华大学,05.8.22——06.1.12。前段时间去看了,字迹还在。只是,我们都已离开。 其实05年五一的时候就把教材基本上都买齐了。上半年看了一部分操作系统概念,暑假的时候看了线性代数,但只看了课本,而且还不仔细。那段时间前女友正在闹分手,夏天又热,所以暑假说是留在学校复习,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上面给出的,是正式复习的时间。 在说数学的复习之前,我先说一下复习全书的选择。其实我觉得这个东西不用看的太重,在我看来两本书都差不多,用哪本书都有考高分的,也都有考得很差的。道理很简单,但很多人还是难以抉择。我两本书都用过,第一年用的是二李。后来听说陈的高数很牛,要得高分必须得看陈。所以第二年复习的时候,把去年同学的陈要过来,看了高数,线代和概率还是看的二李。在我看来,二李的书在知识的体系方面做得很好,我比较喜欢这一点,让你对整个知识构架有个清醒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陈的则比较注重解题技巧,知识点有些散,比较灵活。大家根据自己喜好来吧,我觉得其实哪本书好,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作用。 下面开始说数学。 暑假的时候,考研的同学就有的把复习全书已经看了一遍了。可我8月末开始复习的时候,连课本都还没有看完一遍。当时很着急,我的复习全书买了几个月了还是跟新的一样。但还是决定先认真把课本看完。按照高数,复习全书,线代,复习全书,概率,复习全书的顺序看。从后来进展的情况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我看书有个特点,就是第一遍一定要很细。不能忍受遗留下难点。我是这样想的: 1.对于一门科目,前后的知识或多或少肯定会有关联。后面在用到前面知识的时候,相当于又帮你复习了一遍。如果你之前留下疑点的话,这层复习作用自然就没有了,反而还会增加你理解后学知识的难度。就像滚雪球,恶性循环。 2.再一个,如果处处留下未解决的问题,即便这个知识点不是那么重要,也会给你的心理造成一种打击。时间长了你潜意识里面就会觉得不踏实,落下了很多东西。对自信心不利。而自信心在考研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本来就比别人慢,又看得很细,所以等我看完高数课本的时候(大概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同复习的同学已经有看完一遍复习全书的了。那叫一个郁闷啊,心想你还考清华的呢,还没别人下的功夫大。整个看数学的阶段都很郁闷。最后还剩一个半月左右的时候,我才刚刚看完复习全书。这时候其实很多东西都没有消化,虽然看得细,但还是有很多题目都不会,又不敢死耗着,只好放过。 看完复习全书之后,很明显没有来第二遍的时间了。所以开始做李的四百题,这时自信心落到了最低点。战线拉得太长,以至于看完概率的时候,实际上很多高数和线代的内容都忘记了。所以第一套题目做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基本上满篇都是红笔批改的印记。遇到不会的,就把相关的知识点全部回顾一遍。记不得几天一套了,好像是三天吧。我比较喜欢回顾,经常由一个知识点,在纸上顺着写相关的内容,一直写到满篇。四百题全做完,开始做真题。这时候自信心才开始慢慢得回来。基本上每篇都可以打到120多分。但计时不太严格,判卷的时候扣分也不够狠。 最后考试的时候,那道用格林公式的证明题没做出来。当时第一遍看的时候没反应过来,于是继续做后面的。最后回来的时候只剩下半个小时。我当时对自己说,半小时不会连一道题目都做不出来吧。最后还真是没做出来。汗...数学最终得分124。很失望。 CS初试专业科目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之前有说到,我不怎么喜欢这些理论性的科目,我们学校用的书目又很凑巧,跟参考数目没有一本一样的,所以基本上跟重新学差不多。 首先看的是数据结构,殷人昆C++版。我和配套习题解还有历年真题一起看的,看了两个月。因为不知道考试内容,所以结合着配套习题解每一章前面的概述看,里面有重点难点,还有比较重要的算法。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课本中出现的每一个例程都能够自己写出来。当然,不是背诵,我也没有那个记忆力。每一章后面的习题也挑着做过一些,少部分上机调试。看完数据结构的时候,时间也非常紧了。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应该已经到10月底了。 操作系统和系统结构比较恐怖。系统结构是绝对的砖头书。05年的操作系统书目是William Stallings的《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第四版)》以及郑扣根译的《操作系统概念》。我买参考书的时候06年书目还没出,所以买的是这两本。等到06年书目出的时候,操作系统概念不见了,换成了张尧学,史美林的操作系统教程。于是赶紧又买了这本加配套习题,因为据说背会了习题中的问答题,名词解释就没有问题了。还好这本比较薄。谢天谢地。 制定了严格的计划,开始看操作系统。跟DS比起来,这个简直就像看小说啊。Stallings的书里面参照了很多实际应用的例子,每一章后面几乎都有,所以看的很带劲。我经常是三本书一块看的。其中以Stallings的为主,操作系统概念作参考,张的只是用来当提纲看。不过关于UNIX的部分,还是张的讲得多。 最后Stallings的书只看了第六部分之前的内容,张的书全看了,概念那本,只是作参考。(zz)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