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 话题

新闻传播学常考名词解释四
查看(254) 回复(0)
喇叭花
  • 积分:11606
  • 注册于:2014-05-30
发表于 2016-08-23 10:10
楼主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常考名词解释(4)
61、”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认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宣传时具有编辑部强的抵抗力。
62、”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明示结论呆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但易引起读者反感。不作明确结论,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增加理解的困难性。
6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有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一是通过营造某种后气氛或使用感**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
64、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敲警钟”有双重功效:(1)它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敲警钟”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易引起自发的防卫性反应。所以”敲警钟”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65、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66、把关人(库尔特o卢因):”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67、传播效果的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媒介本身被认为是根据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形成舆论和信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指导人们的行为(Bauerand Bauer,1960)。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饿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心理战的效果研究则进一步促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媒介是万能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受众,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代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枪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当时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本能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正如动物的遗传本能反应一样,是受”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反应。大众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立,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导致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受众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人,他们对信息不仅有所选择,而且还会自行决定取舍。此外,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中去考察。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的广告客户、内战时期的独裁国家以及俄国新革命制度对媒介的利用都证实了媒介万能这样一种观点。人们已经倾向于认为媒介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同时期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媒介万能的说法。实际上,这种效果观是很片面的,是”不分时间和地点,不讲环境条件和对象,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和神化的错误观点…”
68、两级传播论(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于1940年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总统选举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似乎对其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关键。通常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如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假设(two-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在创新的传播扩散中,两级传播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受众对创新的采用由以下阶段组成:认知,说服,决策,使用和确认。在两级传播模式的诠释下,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尽管在技术传播时,受众同时既处身于信息传播的覆盖中,也处身于人际传播的扩散网络中,但两者对于受众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是不同的。既有前述采用过程阶段上的不同,也有更为复杂的传播行为差别68、议题设置:议题设置理论(theagenda-setting theory),它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o肖最早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议程设置的”0/1″效果、”0/1/2″和”0/1/2/n”三个传播效果,”0/1″效果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69、沉默的螺旋(诺依曼):”沉默螺旋”概念最早见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不足: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④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到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要注意”中坚分子”的作用)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重要意义:
①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②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①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此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说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又是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②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它是由诺伊曼提出的。在她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同时,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和意义:”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一假说的普遍性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但正如麦奎尔所指出,”沉默的螺旋”所描述的意见形成的过程,在一定条件几乎必然出现。”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媒介所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但它更能体现的似乎是在人际传播影响下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华盛顿州立大学的Patricia May、DavidDomke、Keith 。
Stamm三位教授在针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后撰文指出:个体是否愿意发表真实的观点与”微观意见气候”(micro-climate),即家人和朋友这个舆论圈的联系最为密切。个体因为害怕在这个群体范围内由于发表不同意见被孤立而保持沉默或者附和的可能性更高。个人意见主要是保持与这个群体范围内意见的一致而不是和整个社会意见环境的一致。
此外,多位学者也对该理论的重要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导致趋同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虽然”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考查和研究,但它在效果研究中的意义也是十分明显的:该理论集中讨论的是舆论形成问题,它一方面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强大作用。
70、培养分析或数化分析:美国学者Go格伯纳等在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分析”理论,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中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给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种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500加上300等于多少?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