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下降也是高等教育“新常态”
查看(1055) 回复(0)
香尔滚姐姐
  • 积分:4722
  • 注册于:2014-05-23
发表于 2014-12-29 18:39
楼主
      27日,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拉开大幕。此前,教育部发布数据,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比去年减少6.5万人。这也是近6年来考研人数第二次下降。


  公考易冷,考研降温。当年火爆的场景,如同一线城市曾被疯抢的楼盘,似乎难以“昨日重现”。考研人数下降,始于上一年度:2014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172万,比2013年减少4万人,为当时连续5年来报名人数首次下降,也是近20年内,考研报名人数继2008年首次下降后,出现的第二次下降。算上2015年的164.9万人,则实现了近6年来考研报名人数连续第二年下降。



考研人数下降,离不开几个显而易见的客观原因:一是2013年,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下发《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全面收费开始,免费午餐终结,这对于价格敏感的部分生源来说,或有影响。二是2014年高考前夕,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一系列统计数据表明:虽然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实现了连续5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达到939万人;但直到2020年前后,我国18岁适龄人口总体趋势下降明显。高校在读生源基数小了,考研人数下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考研这回事,当然也与中国研究生教育息息相关。有两组数据,可以比较阅读:一方面,10月18日,在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14年国际论坛上,教育部表示,自1981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30多年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49万人,硕士研究生426万人,其中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约占培养总量的50%。与数字利好相对应的,是这些年中国基层研究生描述的学习生涯概况——“打杂、放养、就业难”。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研究生的就业率就一直在80%左右徘徊,与本科生的就业率相差无几,在部分地区更是出现了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347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受访者发现身边大学生考研的最普遍目的是圆名校梦(42.8%),接下来是逃避就业压力(33.7%)、重新选专业(33.1%)和进入理想城市(32.0%),仅25.6%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考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有兴趣。当此语境之下,一旦研究生学历作为市场硬通货的兑现指数有所下降,或者研究生培养体系对于就业市场信号的反应明显滞后,那么,以考研为代表的“卖方市场”自然迟早要逆转。


  毋庸讳言的是,研究生培养的泡沫化、读研取向的功利化,已经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两道硬伤。“钱学森之问”、论文引用率、自主创新与创意能力……凡此种种,显然与培养人数上的“GDP”难以对应。


  当然,考研人数下降也不是坏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梦想成真”的权利更重在机会均等,那么,推免直升、海外深造、直接就业、自主创业等,都可能分流一部分志在考研的年青人。某种意义上说,考研人数下降也是高等教育的“新常态”,认识并适应这种新常态,既需要研究生教育从制度与机制上激活高等教育之魅力,亦需要顶层设计让研究生真正安心于学问与人生、社会与时代之研究,更重要的,还是在人数多寡的关切之外,构建起与大国发展相匹配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彩子光明网报到)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中秋节中国人一般会吃什么?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