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三院考研心得
查看(2106) 回复(0) |
|
小白杨
|
发表于 2010-11-17 00:24
楼主
【这个帖子是我复试之前写的,只放在了我们学校BBS和我的校内上,因为最近有很多准备考三院的同学咨询我,所以打算贴到加油站来~希望共勉之。形式部分借鉴了之前一位前辈的心得文章~】
其实这个时间来谈考研经验还早了点,因为还没过复试,而且当很多同学还沉浸在考研失败的无助以及准备调剂的焦头烂额时,这个时间来发帖很可能会被人认为是“炫耀贴”之类的。不过想起当年自己在开始着手准备考研时不断发帖询问经验的的迷茫,我决定还是有必要把自己的心得写一下。帖子实质性的帮助可能很小,但是一个大致明晰的考研规划,对准备11年考研的同学或许有些许指导性的作用,至少在心理上它能给予当时的我们以巨大的鼓舞。所以此时此刻,我只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点收获。 自报家门先。我本科财大金融,报考的是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的金融学专业。初试成绩388。英语60,政治72,数学129,专业课127。之所以报成绩,只是想让同学通过我的成绩和我下面所谓的经验进行参照性对比,这样就更能帮助同学们选择性的吸收,形成适合自己的考研规划。 一、选择专业 说起好惭愧,我最初最初的目标是北大,当然那只是个口头目标,做为高考失利的一个心理安慰剂而已。真正的目标是人大金融。为此前期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包括三门公共课的视频、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基本是在电驴上搜的,往年视频资料,不过下载下来基本没看过,不推荐下载。尤其是学校这个狗血网速,除了浪费时间外没什么作用),大把的专业课资料,见图。 一直到09年暑假前,我一直是在为人大金融而奋斗。不过到了暑假开始数学系统复习时,我开始打退堂鼓了。众所周知,人大金融初试线雷打不动的要375+。09年上半年的我一直是这样牛×轰轰的认为:375+还是很简单的嘛,英语保守65,政治保守70,数学保守135,专业课稍微少一点,就算110吧,这加起来都380了,这还是保守估计,考上人大小case而已~但是当我真正的开始数学系统做题时,我意识到自己当时自不量力的可笑之处了。【注:其实大家第一遍开始系统做数学复习全书时,最大最持久的感觉都是挫折感,史无前例的挫折----一本书至少80%以上不会做。这种挫折感大家都会经历,只不过是根据你的数学底子好坏程度上下浮动一点。可以这么说,这种挫折感像乌云笼罩一般,会始终伴随你的数学复习过程中,大家千万不要因为数学而放弃,这是最不值得的。自己当时是彻底被这种挫折感吓到了】。 言归正传。所以暑假期间,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以自己的实力是否能稳上人大。当时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就这样,我开始动摇,并又一次开始重新选择目标。北方的金融专业排名靠前的大学屈指可数:北大(说说而已,考进去的难度比人大还要大,否定),人大(否定),清华(考数一,否定),央财以及南开(联考,且金工较好,否定)。就这样,我的目标锁定在央财,通过资料寻找,我发现了央财的所谓三院----金融发展研究院(CAFD),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CEMA)和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当然最初选择三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分数线低,330-340之间。就这样,通过对比,我选择了金发的金融,并一步步坚持了下来。 另外,从准备考研一直到9月份这期间,因为复习进程中基本还没有涉及到专业课复习,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当然,最好能尽早确定。我觉得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如果我们能尽早的确定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尽早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也就是我们对未来有比较清晰的规划,那么我们可以少走写弯路。在选择目标上可以考虑的因素有:地域偏好(例如南北方差距),期望工作地点,学校地方性口碑差异(如财大在北方的知名度远不如在南方的知名度,而知名度又部分决定认可度……)等。 二、 英语复习 英语是考研中的一道鬼门关,就我所知,有同学总分390+,但英语没过线,依旧被刷。从某种角度讲,英语决定了你考研是否能成功,很多同学都遗憾的倒在了英语的石榴裙下。【注:考研英语线有多种标准,有40+的,50+的,最高60(人大经济),大概是学校根据国家线然后自主决定】。全国英语平局分大概在42---45之间,就可知英语得分率之低。 英语我开始最早复习的一门,可以追溯到大二暑假--!当时遭遇到08年汶川大地震,所以暑假时间较长。在银行实习完后,实在呆的无聊,我就和几位好朋友商量怎么打发时间。考虑到即将8月份的奥运会盛事,我们的目标就锁定在了北京。当时决定都要考研的我们,就以参加新东方英语培训为正当借口,启程去了北京。就这样,我开始接触考研英语----对于只参加过四六级的我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新型考试,并为我以后的英语复习奠定了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 大概说一下,英语题型根据卷面安排前后顺序是:1完形填空一篇(0.5分/题,共20题)2阅读理解四篇(2分/题,共20题,每篇5题)3新题型一篇(2分/题,共5题)4英译汉一篇(2分/题,共5题)5小作文(10分)6大作文(20分) 大三下学期开学之后,我便开始了英语复习。考研英语的重中之重是阅读,4篇阅读和1篇新题型,共50分。因此把握住英语阅读是王道,而阅读的重中之重就是单词。考研词汇量比六级要求要少,常考的不到一两千。但跟四六级不同的是,考研英语注重考察单词的深度和广度:平常我们只知道某个单词的最常用意思,但考研英语往往会考它的第二个,第三个……生僻的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高频词edge最常用的意思是“边缘”,但它在考研阅读中最常用的意思则是它的第二个含义“优势”。英语单词书我用的是新东方的红宝书(《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我个人认为单词书无所谓好坏,一本足够。英语前期你就抱定所选择的单词书一遍遍耐心的背,记。 个人经验:第一遍是万万不要从A开始,从中间或者最后开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过;制定每天记忆单词量,严格遵守计划;在记忆单词时把自己不熟习的单词(第一遍应该占大部分)前面做标记,第二遍单词就只看这些标记的单词,然后重复步骤,让自己不熟悉的单词量逐渐减少,即所谓的越看越薄。第一遍时间控制在2个月以内,第二遍1个月,第三遍半个月。基本过三遍就没什么问题了,这时应该快到大三期末了吧。这期间可以一星期看一篇文章,培养语感。推荐《经济学人》《时代》 暑假期间,开始接触真题。英语真题是最好的复习材料。推荐张剑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对真题的分析比较好,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由于每年的出题原则都有一定的连贯性,通过对真题的反复研究和把握,你会对出题人的思路及命题规则有一定的感觉。当然,这个期间不推荐整套整套的做真题,这样只会浪费真题。推荐一天4篇阅读,随后2-4天精读每一篇文章。所谓精读,即把每一个不懂的单词弄懂,每一句话都翻译出来并写在纸上(一定要落实在纸上而不是只在大脑里想)。精读过程非常累,很容易就会出现乏味疲倦感觉,但一定要坚持。研究真题期间可以买一本阅读题做(如吴永麟的200篇),只是培养做题感觉。PS:对于最近3,4年的真题不推荐看,留作最后冲刺时的模拟题。 到了9月开学的时候又买了本张剑的150篇。觉得这本书写的不错,尤其是后面的解析。当然有的题出的仍不够严谨,有时做的很郁闷。 10月份左右就开始慢慢接触新题型、完形填空和翻译。这时,由于暑假期间的精读,翻译应该不成什么问题,看历年真题就可以。新题型有4种,即7(6)选5、概括标题、信息匹配、排序题。大家可以买一本专门的新题型书,或配有新题型的阅读书上进行训练。完形填空是最被弱化的一个题型,一般放到最后做,这个我也没什么经验,个人感觉是凭借语感。 顺便补充一下,一般做英语时的顺序是:阅读,新题型,翻译,作文,完形填空。阅读和作文可互调,看个人喜好吧。 11月主攻作文,可以买一本作文书或去网上找几篇作文模板。总归最后要形成几套自己的模板:热点书信题的模板和大作文模板。期间可以成套做模拟题了,一直到12月份,要着重强化自己弱的那一块。 至于我,12月份买了些模拟题,比如买了张剑的6套和8套。那个时间段特别受打击。因为模拟题毕竟不是真题,出题思路有偏差,阅读经常错8-10个。而做真题时,最低分都在70以上。一向自恃英语很好的我被打击的外焦里嫩的,差点就崩溃掉。这个时候,你的研友就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可以帮你疏解心里压力。在这里非常感谢N多朋友的不断鼓励,我才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英语教材推荐【因人择优选择】 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 张剑《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 张剑《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上下册)★★★☆ 吴永麟《英语阅读200篇》(貌似这个名字)★★☆ 胡敏《考研英语400篇》(貌似这个名字)★☆ 考试虫《阅读基本功难句过关》★★☆ 新东方《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与填空式阅读》★★☆ 胡敏《考研英语高分作文》(据说很好,我没用)★★★☆ 三、数学复习 提早复习数学是极其明智的,也是必须的(尤其对考外校的同学)。数学150分,包括微积分,线代和概率三块。题型有选择,填空和大题。每种题型中都包含上述三块,且顺序都是先微积分,然后线代,最后概率,并不会穿插着考。 三月到五月,我选择熟习教材,复习知识点。我个人认为没必要买所谓推荐的同济的高数之类的,用学校发的教材足矣。知识点完全涵盖,而且有自己的标记,能快速上手。而买一本新书需要重新建立新的思维逻辑,上手慢,会延迟进度。当然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选择推荐的教材,毕竟还是有它的优势,比如说会有定理的严密证明等。这个时间段要把数学基础打好,书中例题一定要搞清楚,很多都是考研原体或改编,课后题可以选择性的做。当然,知识点的遗忘在所难免,比如看完微积分后再看线代时,微积分的知识点会部分遗忘。不过没关系,随后的安排会填补这一漏洞。这期间不要因为遗忘而影响情绪,从而影响进度。按照一个学姐的经验,即使不想看书也要呆在自习室,等你坐着无聊了就会想去看书了。 随后,开始用习题支撑知识点。我推荐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质量不错,而且用的人最多,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共同讨论。前两遍可能会花很长时间,但是在后来,看一遍就很快了。第一遍我大概花了两个月,也就是在7月中旬左右把第一遍看完的。第一遍大家看完了都会有一个同感,那就是看了后面忘前面,看了线性代数肯定把微积分忘的差不多了。而且叫你做题差不多都不会,前面看课本也是这样的,而且感觉会更强。正如我前面所述,强烈的挫折感这时候就占据上风了。其实没有关系,这时候你不忘才是怪事。除非你是天才。看教材和看全书第一遍的目的是对数学整个框架和体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你要大致了解每个部分有哪些内容,哪些是重点。 全书的第二遍更重要,这个时间大概在暑假,在这个假期,我们应该把全书给吃透,也就是每个题我们都应该搞懂怎么做,不懂的时候要翻相关的原理或者和同学讨论。把后面的习题也应该认真做一下。这一遍过去了,数学的主体应该弄得差不多了。我的第二遍一直持续到开学后,差不多10月份了吧。然后我做了一遍660。 李永乐号称线代大王,有专门的一本线代辅导书。不过我没买,当时认为看复习全书就足够了,也没时间在去看线代。 然后可以开始看看部分真题,选用李永乐的数学历年试题解析。这本书的编排很好,我是先做的后面的分块题,并根据题对知识点查漏补缺,然后做前面的成套的题。这样就相当于做了两遍真题。虽然我们第二遍把主体弄的差不多了,但是很多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都是零散的,没有连起来。(整套做真题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应该算是第二次挫折感。不过多做几套就会调整过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相当强的学科,只有我们清楚它的整个体系以及体系内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同英语一样,真题不要做完,最好留最近几年的以便最后阶段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做真题的目的是看下自己的水平到底怎么样了,因为经过教材,全书的一,二或者三遍的复习我们希望检测一下自己。这时候只有真题是一个合适的标准。 做完真题就可以做《400题》了,400题很难,开始做的时候肯定会打击人,前一阶段做真题也许你能做120,而做第一套400题你可能只能做60分,不过要是你跟同学交流大家也就这个水平的时候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了,因为它确实还是比较难。400题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让我们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去认识前面学过的一些基础理论。我400题基本没做,买来主要是为了看后面补充的定理证明。 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最后冲刺5+3。5+3有一个特点,会剑出偏锋,一套题中偶尔蹦出一两道不算是很热门的题,不过可以检验知识点,为防止考研时出现冷门题打下基础。其实李永乐很会偷懒,模拟题中很多选择填空题是出自660。 至于学校的数学辅导班或者辅导机构辅导班,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上一下,不过我觉得除了能逼迫你去看一点数学外没什么实质性作用。我辅导班只报了恩波的政治班,因为自己是理科生,像政治这样的文科类东西还是有必要跟着辅导班走一遍的。 最后说一点,数学总结一个错题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整理错题集是在整套做真题的时候,把做错的真题,做的不顺的真题记录在错题集上,认真写下正确步骤,更重要的是在旁边附上该题的所有考点,可延伸考点,以及这类题做题方法思路。这个错题集就是你在考研时上场前复习的唯一资料,能迅速抓住知识点,在大脑里过一遍。不推荐做复习全书是整理错题,那样除了把大半本复习全书抄了一遍没什么作用,耽误时间。可用铅笔等在书上做记录,第二遍着重看记录的题。 数学教材推荐【因人择优选择】 《数学大纲》(即考点列表,变动不大,一般和上一年一样,大纲出后注意去网上看一下解析,没必要买)★★★★ 李永乐《复习全书》★★★★★ 李永乐《基础过关660题》★★★★ 李永乐《最后冲刺超越135》(我没用)★★★ 李永乐《线代讲义》(我没用)★★★ 李永乐《最后冲刺5+3》★★★☆ 李永乐《数学历年试题解析》★★★★★ 李永乐《400题》★★☆ 四、政治复习 政治我是跟着恩波的全程视频班走的。其实只推荐强化班,其余班包括冲刺班质量都一般。教材我选用的是序列1,2,3,4。报全程班的主要原因是除了序列2,剩余三本都会发,就这样学费也才300+。强化班的一个好处是带领你把要背的所谓的重要知识点标记一遍。 《序列一》=《政治纲解析》,只不过序列1是任老头团队根据自己对纲的理解,对大纲有所删减变动编的,好处是上面有标记,不像大纲解析全是字,看着就头晕。但是序列1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有的部分会曲解大纲。而序列2的答案又是根据大纲给的,所以有时候序列2上的题在序列1上找不到。大题就是看《序列四》和启航的《20天20题》,对照大纲和复习笔记背了背。其实也是大同小异,重点也就是那些。 政治10-12月是强化期,首先要把序列1或大纲看一遍,然后辅以序列2巩固知识。前期只负责选择题,大题不用看。到了1月份,是政治冲刺期,一个字,背;两个字,狂背。这个时候各种消息泛滥,每个辅导班都会有相应的押题。这时候就要稳住军心,重点是根据《序列四》和启航的《20天20题》,辅以从其他渠道得到的资料,翻来覆去覆去翻来的狂背。模拟题推荐肖秀荣的《考研政治四套题》,其中的大题也用来做最后的押题来背。 政治教材推荐【因人择优选择】 《政治纲解析》★★★★ 任汝芬的《序列1234》(序列3是时事政治)★★★★ 肖秀荣的《考研政治四套题》★★★★ 启航的《20天20题》★★★★ 五、专业课复习 由于三院的专业课考试规定书目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和一般的经济学考试不同,因此复习方法也不具有借鉴意义。复习以上两本书是推荐辅以金圣才为上述两本书编写的课后习题详解系列。 对专业课只谈一点体会,就是不要自以为是。亲身的教训。三院3年真题都没有考博弈论,因此我推测博弈论不是一个重点,复习时只扫了一眼,根本没当回事。结果考试就考到了,而且考到2-3个论述题。幸亏自己选修过博弈论,否则真的就傻眼了。就这样还有一个论述题是空着的,要不然我的专业课……唉……惨痛的教训啊,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 想考央财三院的同学可以私下和我联系哈~咱私下GD…… 六、闲言碎语 1:有关考北京的学校。北京的学校都是有名的压分专业户,像这次的英语和数学,我强烈感觉的被压分了……这也没办法,太多人挤去北京了。 2:有关工作。我推荐大家在复习期间,可以去网申几家银行。差不多10月份开始,国有四大银行会全国统一网申,统一笔试。这个期间可以网投几分简历,但没必要去参加招聘会之类的。一般面试和笔试都会过,而面试是在考研之后。以我为例,投了农行,建行和中行,农行笔试要去重庆,就放弃了;中行笔试过了,考研过后参加了中行的面试;建行笔试因为和人行面试冲突,也放弃了。同时每年差不多11月份,人民银行会有全国统招的笔试,可以报名参加。一把笔试都没问题,还以当作检验专业课的一次考试。我人行笔试和面试通过,并已经签约。 3:有关三院。初试的是812经济学综合,一般判分比较低。复试时,专业课笔试采取中文考试,米什金的书内容较深。最变态的是面试采用全英语。因此,很多人除了考虑到学费高而不肯报考之外,专业课难度也是拉低复试线的重要因素。所以不要看CAFD复试线低,分数可值钱得狠,每得一分都不是轻而易举。所以报考CAFD前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至少要考虑四点:1、面对全英语的学科专业综合素质面试,有没有能力、经历花相当长时间准备;入学之后,全英文的授课以及工作语言,是否吃得消? 2、初试专业课得高分较难,由于CAFD成立至今较短,出题无定型,812经济学综合专业课得分普遍较低,对此是否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3、除了三年学费四万的全自费外,还要加上昂贵的国外书本费,对此是否有能力负担得起?4、三年学制,课程量大,是否有耐心、耐得住寂寞长坐冷板凳把学问做下去? 七、心得体会(上面写的太多了,脖子都疼了,以下就转载一位学姐的) 考研确实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你得放弃很多,当别人在休息玩耍的时候你还在自习室蹲着,当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你得去自习室开始新的一天的计划和征途,当别人已经找到心仪的工作而庆贺的时候,你还在为这周安排的数学或者专业课能不能看完而心急,还在为那个若隐若现的目标而奋斗。但是我觉得不管怎样,不管来年考不考的上,收获还是很多的。这是第一次自己给自己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第一次独立的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学到了很多基础和专业知识除外,还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学会了如何一个人去面对和处理孤独、挫折、烦躁和困惑。学会了如何在各种选择与诱惑面前去权衡。还认识了一大批自习室的朋友。 研究生考试的课程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枯燥的,但是对于以后的学习又确实是很重要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段日子的话也许我们要轻松一些。我曾经5月10号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样写过:“考研,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这是一个实现梦想和追求卓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培养了耐力和意志力,收获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只希望在八个月之后,即使没有如愿以偿的走进自己理想的学校,但依然能够自信的走出校门,去面对更广阔的天地。所以,永远不要把考研当做一种负担,一种压力,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它,就像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任何事情一样。都说考研难,但世上哪有容易的事呢。只要你坚持,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没有什么是难事,毕竟任何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其实细看各门考试,你会发现都还是挺有用的。数学,这门大自然的语言,科学的基础,对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和其他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英语,现代世界的一把钥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政治,虽说有点烦,但是实际上是在学习一个个优秀人物,是在学习一种思想体系很和一门历史;而专业课,则是在和一个个大师们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灵魂的碰撞。也许考研并不实用,但也并没有人说实用的就是好的,只要掌握了基础,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那那些所谓的实用的东西学起来是很容易的。”也许上面的话别人尤其是不考研的人看了会觉得幼稚,但是我现在仍然是这样认为的,而且在当时的情景下也确实鼓励了自己。 是的,当我们不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当我们不是为了考试而去复习,仅仅是把它看做一种促使自己不断去学习,去进步的动力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好受点。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学到每门知识的核心。考研的生活也许就会变的不是那么的枯燥。 考研的过程中,我们最好还是能有一个团队,就是有人能够每天一起上自习,一起复习,交流,鼓励。考研的时候孤军奋战是不好的,那样太累了。 总之,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考研,踏踏实实的去准备。那么我们一定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即使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但至少我们会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最后,用一句在考研风雨路上看到的话送给大家:你奋斗过吗?你奋斗过就不会失败,因为真正的失败是不去奋斗。祝愿大家都能考研成功。 zz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