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招收2011年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简章
查看(1114) 回复(0) |
|
jevin
|
发表于 2010-08-18 20:48
楼主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紧缺型人才,我校2011年招收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 050301 ,方向代码: 02 ,拟招收 50人(中国人民大学本部),以推荐免试为主要招生渠道。招生对象为符合教育部规定硕士生报考条件的应届生和往届生(参加全国统招)。
一、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以培养适应全球传播需要,能胜任涉外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或教学研究机构的新闻报道、外交、国际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系统知识,掌握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国际经济与金融、国际法律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英文与中文新闻采写编评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以及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传播专门人才。 在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自2009年起试点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充分发挥新闻学院在全国重点学科之一——新闻传播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的强势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强势,以全新的招生和培养模式打造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 “以推荐免试为主,全国统考为辅”是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基本招生模式,重点考察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状况和作为未来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潜质。是否已经掌握系统的新闻传播相关知识与技能不作为考察重点,这为非新闻专业本科考生提供了扬长避短的机会。 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设计的培养方案(详见新闻学院网站2010级培养方案) 一方面帮助学生建构从事国际传播所需具备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突出运用精讲多练、案例分析、实地采访调研、模拟演练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应用能力。教师团队整合了新闻学院及相关学院的优质师资,并大量特聘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媒体人士及相关领域人士承担课程或开设讲座。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社、中国日报社、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六家新闻机构参与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联合培养,在兼职硕士导师、兼职课程教师、实习基地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与保障。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将全部在六家媒体的国内机构或驻外机构实习,并获得六家媒体优先录用机会。除正式实习外,学生还有机会参加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如短期赴北京以外地区采访、短期赴国外采访等。硕士毕业作品可以为论文、调研报告,文字或音视频新闻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多样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1958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此前,创办于1924年的燕京大学新闻系于1952年并入北大新闻专业,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新闻系集人大、燕京和北大三所大学新闻教育力量于一体,开始了新中国新闻教育的历程。1988年,新闻系改名为新闻学院。人大新闻系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新闻学院目前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4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和广播电视传播学4个硕士学位点,新闻学、传播学和传媒经济学3个博士学位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新闻学连续三届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传播学专业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新闻学院成为全国仅有的同时拥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一级重点学科的学院之一。 二、报名方式 我校实行网上招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网上招生包括网上报名、网上下载书面《准考证》(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网上查询初试成绩、网上调剂录取等。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初试成绩通知》、《复试通知》等,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书面通知。 我校部分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请正确填写手机号并保持手机畅通(考试时间除外)。 三、报考条件 1. 外语能力: 英语专业八级以上;大学英语六级以上; 2.专业背景: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优先;欢迎小语种专业、新闻传播类、政治类、经济类、法律类专业英语能力优秀者报考。 3、综合素质: 具备良好的沟通意愿与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四、选拔方式及流程安排 1、 核准个人身份信息 考生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性别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 2、 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招收外校推免生网上报名(8月1日-9月12日) 通过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报名系统报名。登录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pgs.ruc.edu.cn),提交个人申请信息后,下载打印《申请免试攻读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注意:请完整提交学分绩、专业学分绩排名、综合排名等信息后再点击下载登记表,登记表于复试报到时提交)。 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立即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自负。 3、 对申请人资格初审,公示复试名单(9月14日) 网上报名截止后,新闻学院将对申请人在网上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在新闻学院网站上公布《复试名单》。 进入名单的申请人于报到前在研究生院网上支付复试费并下载打印《复试通知》,于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到我院参加工作坊与复试。复试报到时间、地点见复试通知。 4、 入围者参加推免选拔工作坊(9月18-21日) 举办“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推免选拔工作坊”:通过学界与业界专家讲座了解国际新闻传播的历史沿革与前沿动态、理论与实践;通过项目介绍与研讨加深对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理解;通过笔试、面试、辩论、课堂讨论、课堂个人项目陈述、小组合作项目策划与实施等方式展示个人外语能力、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等。 笔试面试内容: (1)笔试两门:学科综合知识测试(中文);英语听力与写作水平测试(英文); (2)面试两门:综合素质面试(中文);英语口语测试(英文)。 学科综合知识测试包括:新闻基础知识;新闻时事;新闻敏感测试等。 工作坊具体实施细节将与复试名单一起公布,请留意新闻学院和研究生院网站。 5、 具体各环节时间以研究生院公布时间为准。 五、考生提交材料 考生参加“推免选拔工作坊”复试报到时,须按顺序提交以下所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1)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学生证(须盖注册章) (2)《申请免试攻读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须加盖校教务处公章; (3)本科成绩单,须院系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校教务处公章; (4)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如外语专业考试证明、四、六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托福、雅思成绩单复印件等); (5)发表的新闻作品原件或复印件(如果有); (5)在科研、学术方面有优异表现者,应提交相关证明; (6)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证明材料; (7)获奖的证明材料。 六、录取 推免工作组将通过复试并同意接收为2011年推荐免试攻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名单,报学校研究生院审批通过后,由学校研究生院网上公布名单,10月中上旬按照申请人报名时填写的邮寄地址,以挂号信的形式寄发接收函。 取得我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申请人接到接收函后,须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报名时间和要求办理正式的报名手续,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者不能被录取。 七、其他 统考生报名、录取程序详见《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其他未尽事宜以《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及《2011年外校推荐免试生申请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办法》为准。 八、招生咨询: 新闻学院招生咨询邮箱:ruc_gjxw@yahoo.cn ,请把你的问题发至邮箱,我们将及时回复你的问题。 招生咨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503室 研招办网站:pgs.ruc.edu.cn 研招办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872 研招办电话:(010)62515340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