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 - 话题

理工大学里的新闻传播学
查看(2042) 回复(0)
fox9319
  • 积分:2834
  • 注册于:2011-04-01
发表于 2011-07-30 08:21
楼主
    翻开报刊杂志,IT产业版、数码电器版、汽车版……对于许多文科背景的新闻人来说,这些行业新闻业务所需的专业背景像一道无形的屏障,要跨越它就得重新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理工科专业知识。新闻传播行业的范畴很宽泛,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理工科大学开设新闻学并非盲目跟风,颇有几分水到渠成、顺势而为的味道。

理工类大学新闻传播学亮点一:新媒体领域的生力军

重视新闻专业与理工专业相结合,这一特点体现在许多理工类大学的新闻专业设置中。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名就带有强烈的“理工”色彩,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形式。2007年理工类高校新批准的新闻传播学类硕士点几乎是清一色的传播学,而且很多都开设了科学新闻与传播、科技传播等方向,“科学技术”的号召力已经成为新的热点研究领域,理工类大学成为新媒体领域理论研究的生力军。

理工类大学新闻传播学亮点二:实践走先 务实为上

重视教学和相关产业实践相结合,理工类大学新闻传播学多带有务实色彩。没有综合类大学的强大地域影响力和悠久的人文底蕴,几乎成为理工类大学设置新闻传播学的掣肘因素。但新闻传播学作为人文学科中侧重应用性的研究分支,重视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本身就是许多跨专业考研人追逐的目标。理工科大学的新闻传播学,要么和产业结合,从组织行为、产业结构方面研究;要么直接与具体的行业结合,比如上海理工大学与印刷出版业相结合的新闻专业,中国地质大学与自然遗产、风景旅游业相结合的新闻专业,都走出了有特色的新闻专业设置新路子。从这个方面来看,相对于普通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理工科大学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似乎更能适合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是复合型的实用人才。

理工类大学新闻传播学亮点三:背景多样 跨考率高

理工类大学新闻传播学的本科生大大少于综合性大学,本校学生的竞争压力小很多。而且,理工科大学本身的强势专业为理工科技术类,在文科方面对学生科班出身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喜欢招收一些学科背景多样化的考生。另外,理工科新闻传播学研究大多侧重媒介研究、媒介管理、品牌策划等专业方向,理工科同学的优势明显,如新媒体研究方向,计算机、电子工程等学科的同学就有很强的竞争力。

理工类大学新闻传播学亮点四:发展迅速 群体壮大

理工科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发展,真可谓是“雨后春笋”。2007年新增新闻传播学硕士点的高校有: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占据了小半壁江山。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毕业生增多、市场就业前景不明朗等情形,促使学校重视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例如很多理工类大学都聘请曾在一线工作过的影视片制作人员担任学科带头人,让学生参与各类项目,增加实践接触机会。


第一梯队:实力之选

该梯队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有“泰山北斗”的地位,其实力、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老牌综合性大学。这类学校名师众多,学科结构全,在业界的号召力也很强。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可以看作是这一梯队的代表,这两所高校都拥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授予权,报考的难度也比较大。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2006年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计划招生数各为49人,但是分别有464人和446人报考,最后新闻学录取了62人,传播学录取了64人,推免生总数为18人。可见其报考竞争之激烈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同城的武汉大学以及其他名校。

白云黄鹤——华中科技大学

推荐理由: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实力强;与信息学科相结合,发展潜力大。
院校小记:
华中科技大学是上世纪70年代率先兴办文科专业的工科院校,这在当时意义深远。其新闻教育始创于1983年,1998年正式成立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新闻专业办学历史远长于许多综合性大学。其新闻传播学的整体特色在于人文社科与电信、计算机等工科交叉,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业界非常有影响,该专业在最新的全国专业排名中名列第二。1998年,华科又在全国首创网络新闻传播学专业,在中国新闻教育史上写下极具分量的一笔。随着以电脑网络、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与信息传播学科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是一级学科博士点,是5所新闻传播学一级博士点高校中唯一的工科大学,这与其强大的师资阵容分不开。张昆教授是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史和政治传播学;吴廷俊教授主要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史、网络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教育;舒咏平老师是广告学方面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创意与策划、品牌传播策略、传播策划与创新思维;钟瑛老师在媒体伦理、新闻法方面,石长顺老师在广播电视传播学、影视理论、数字视听新媒体研究方面,申凡老师在新闻业务、传播理论、传播心理学方面,都承担了国家级课题,都有不凡的研究成果。

水清木华——清华大学

推荐理由:名师众多;地处传播中心,京城的地理优势非常明显。
院校小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虽然清华新闻学科的起步比较晚,但2002年建院时,曾任《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教授担任首任院长,吸引了一大批国内一流学者。现在清华的新闻传播学科在国际传播,媒体与科技、艺术相结合,影视理论与批评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取得一定领先优势,再加上拥有一流的生源,其业界影响力日益扩大。
除了范敬宜院长,李希光教授也是清华新闻传播学的名师之一,他曾担任《华盛顿邮报》科学记者和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研究员,是目前活跃在世界新闻学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中国学者,研究方向包括新闻学、国际传播、媒体与公共政策、新闻政治学、政治传播学;熊澄宇老师是美国杨百翰大学博士,现任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内文化传播方面的明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研究、媒介史及文化产业政策;尹鸿老师是我国电影学的第一位博士,在影视艺术、影视产业、媒介文化方面颇有建树;司久岳老师在英语新闻采编、国际新闻采编、政治传播学和新闻学理论方面;李彬老师在传播批判理论、新闻传播与社会变迁、全球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方面都有出色的研究成果。

  第二梯队:优势之选

该梯队在新闻传播学方面已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学科发展目标;学校知名度高,有一定的学术号召力。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技传播研究”为全国首创,大连理工大学的“网络媒体研究”在东北地区小有名气,华南理工大学侧重企业品牌研究并走在全国前列。这类学校的报考性价比较高,值得推荐。如中国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的分数线总体来说不高,总分要求330分,单科成绩要求分别为50分、50分、90分、90分,和东部其他名校相比,距离拉开一大截。
科技之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推荐理由:科学技术传播学高地;适合有理工科背景的同学报考。
院校小记:
中国科技大学的传播学非常值得引以为傲,其人文学院的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是文理工交叉的新兴科系,具有鲜明的科技人文一体化特色,是国家新批准的传媒管理博士点和传播学硕士点培养基地。它的前身编辑出版学(科技传播)专业创办于1987年,1989年开始招收传播管理方向硕士生,是全国培养科技传播领域学士、硕士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基地。
中科大的传播系可以用小而精来形容,集中了该领域的多位学术带头人。裴世兰教授在软科学、科学普及、科学政策、公共政策方面研究甚广,曾主持、参与20余项国家科技部、天津市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参加7部著作的编写;汤书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信息传播、公共政策;胡和宁教授主要从事组织传播、政府沟通、企业传播政策等研究,在组织传播学方面颇有建树,其研究成果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中科大传播学研究生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有着广泛的实践机会。在中央级的通讯社、报社、出版社、杂志社都能看到中科大毕业生的身影,他们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传播媒介发达地区从事科技传播及信息整合传播等工作。

海滨奇葩——大连理工大学

推荐理由: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老牌名校,东北地区有号召力。
院校小记: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系拥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近几年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依托,承担国家、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新媒体研究,尤其是网络传播方向,是大连理工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系主要学科带头人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郑保章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媒体经营与管理、政府管理与形象传播以及科学技术传播与管理;宋永琴老师从事“影视传播与审美文化”课题研究,曾先后在《中国电视》、《当代电影》、《文艺报》、《南方电视学刊》等刊物发表广播电视研究方向学术论文10余篇。
大连地处东北海滨,和日本、韩国交往密切,因此大连理工大学还面向研究生开设韩语、日语等小语种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羊城翘楚——华南理工大学

推荐理由:区位优势明显,广州传播产业发达;与企业联系密切,研究特色明显。
院校小记: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十分注重理论研究与社会应用实务的整合。传播文化与实务研究、粤港澳新闻传播比较研究、广告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子传媒发展与应用研究等是学院富有特色且具有明显优势的研究领域。其传播学专业硕士点的招生方向有传播理论与实务、品牌传播、传媒经营管理等方向。
“传媒经营与管理”研究方向,紧密联系我国新闻与传播业界实际,并通过新闻学、传播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交叉融合。
“传播理论与实务”的专业特色则整合了大众传播学多个应用学科,主要导师均有长期专职或兼职从事传播实务的经历。黄匡宇教授有13年电视新闻传播从业经历,实践与教学经验丰富,学理研究成果突出,是我国电视传播语言学派创始人。
“品牌传播”专业方向是全国高校设置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开创了硕士研究生层次品牌传播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先河。

第三梯队:心仪之选

这类高校多为近年来刚设立新闻传播学硕士点的高校,在业界的影响日益广泛。中国地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是国家重点高校,起点较高,一个在旅游文化传播、一个在多学科交叉方面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成都理工大学重视教师的职业背景,用一线资深老师来带动学生的创作热情;上海理工大学在印刷出版方面特色鲜明。这类高校虽然在新闻传播学方面的根基不够深厚,但办学水平正逐渐提升,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巴蜀灵秀——西南交通大学

推荐理由:百年学府,历史积淀丰厚;教师学科背景多元,学术思维活跃。
院校小记: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2007年新增传播学硕士点,在汲取了中文、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众多学科精髓,带有鲜明的综合特色。
该传播学硕士点有以下几个方向:“影视传播研究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一流影视创作能力、制作技术的高级应用型影视传播人才;“编辑出版方向”以编辑学理论与出版学理论及实务为研究对象,重视语言文字学知识和文史知识、文化知识,培养出版业的“杂家”;“媒介研究方向”的研究重点是大众传播媒介,注重媒体传播的效果和媒体传播的多学科研究,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的角色、功能与地位等问题。
西南交大传播学的老师学术背景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播学学科带头人高力教授,中文系出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叙事学与电影叙事学、中外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思潮、影视制作等;冯智敏老师对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有自己的心得,是艺术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教授,广告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学基础、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媒介研究;李岗教授主张带研究生少而精,不苛求学生的学术背景,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研究能力,现主持“政府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研究”、“民间传说传播模式研究”和“新传播语境下西部地区语言生态的考察与分析”等多项课题研究。

艺风骀荡——成都理工大学

推荐理由:重视实用,和实际相结合;学校重视,发展速度快。
院校小记:
借助西南天府娱乐业发达的气息,成都理工大学的传播学注重教学与产业实际相结合。知名导演张艺谋、著名影星章子怡、世界电影家协会主席喜玛利博士、 “中国台湾电影之父”张英、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委会主席文隽等均出任过该校的艺术指导。该专业的教授很多都是国家一级演员、导演等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非常注重实战教学。
“影视文化与传媒方向”的负责人刘翼老师是国家一级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及影视广告的策划与创作,近几年工作重点是影视教育与创作,尤其是纪录片创作与研究;“科技新闻与传播方向”的主要负责人为刘迅教授;“广告文化与传媒方向”有肖建春教授,肖老师开创了广告文化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结合的路径,强调对广告所折射出的文化现象和规律的研究,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媒体经营管理方向”有钟永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的传播特色以及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地大春声——中国地质大学

推荐理由:专业特色明显;国家重点大学,报考性价比高。
院校小记:
武汉高校云集,除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大新闻传播学重镇,中国地质大学也渐露锋芒。其新闻传播学注重与自身特色结合,向环境保护、风景区开发、品牌形象研究等许多方面发展,走出了自己的新路。以李江风教授、喻继军副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完成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项目,对云台山品牌的确立与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云台山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做出了贡献。
该校传播学硕士点有三个发展方向:“传播理论与实务”主要研究广告创意与品牌策划研究、公共关系、报纸发行研究、编辑出版发行研究,负责老师为余瑞祥、黄德林、吴琍华、喻继军;“影视传播研究”重点为影视文化传播与变迁研究、资讯内容及传播方式的数字化、电视节目形态、传播方式和栏目创新、图片传播、中国广播电视业跨媒体、跨地区发展战略研究等,负责老师为肖峰、王革、郭林;“跨文化传播与媒介技术新发展”研究重点为跨文化传播的现实与发展、探讨中西新闻传播业与新闻传播观念演变的轨迹,总结中西新闻传播思想,探寻中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方向及价值取向、网络媒体新媒体的研究方法与扩散研究等,负责老师为袁朝。

书香墨风——上海理工大学

推荐理由:鲜明的出版印刷特色;上海第一家,全国少有。
院校小记:
上海理工大学传播学由该校出版印刷学院与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联合创办,2007年申报硕士点成功。出版印刷学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其印刷出版学科属上海市重点学科,拥有深厚的学科基础和良好的科研条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的出版学科国家级科研单位,具有很强的科研力量和行业背景。院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目前该学科点设立3个主要研究方向:出版传播与文化、数字传媒与新媒体、出版经济与产业政策。该专业突出上海市信息产业的发展特色,依托本校较强的理工学科背景,将计算机技术与传播产业发展结合,形成了传播学的“数字”特色。该专业还依托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强大的科研力量,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宏观出版产业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出版产业政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
师资方面:陈达凯现任出版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编辑出版学、出版文化、出版传播史及出版产业政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张敏新任媒体与出版传播系系主任、传播学硕士点负责人,长期从事出版经济与管理、管理与经济问题的决策分析、媒介经济分析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注重计量手段,重视统计数据。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500加上300等于多少?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