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常见问题与权威回答集锦
查看(923) 回复(0) |
|
smallbs
|
发表于 2010-10-18 21:30
楼主
把心理学一些常见的问题及专业的回答都贴出来,方便大家查找
问1:心理学就是精神分析或心理咨询吗? 答:不是,想考的话先买本《西方心理学史〉〉看看吧 问2:怎样利用专业参考书 答:(人大状元经验)考研专业课备考的第一步就是找专业参考书目。但是,有了参考书之后,是不是将其背得滚瓜烂熟就能取得好成绩呢? 考研“过来人”的共同感受就是:要以参考书为圆心、为依托,自己在复习中去加深和拓展。“参考书一定要用好!”而所谓的,并不是 仅仅把专业书多看几遍,把基本概念、理论多背几遍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0级研究生宋覃认为,怎么阅读专业书绝对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吃透书本。在专业课的备考过程中,每一本要求看的专业书上她都作了笔记。“一般我看完一个小节或看完一章,就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尤其是把重点的知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这样,不仅回头再复习时节省时间,而且记忆的时候自己也不会感到吃力。学习和复习的效率就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总结和记忆的循环过程中,自己的知识会在不自觉中得到很好的贯通,“尤其是在章节之间,贯通更为重要, 我在考完试之后觉得自己最大的失误就是在章和章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上,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看到试题的最后一道大题时, 我发现它涵盖的内容和跨度都很大,各个章节中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内容基本上都要答到。所以在备考时也要注意章节的横向比较”。有比较,在考试答题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另一方面,院系在招生简章中给出的专业参考书往往是最基础的东西,这些书涵盖的专业知识大都是泛泛的,有些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似的涉及到, 却并不深入。所以,参考书只能作为考研专业课复习的线索。“参考书仅仅是构建了专业知识的骨架,但具体的内容和细节,还有待自己去补充。 ”人大外语系的研究生杨晓辉说:“所以专业课复习又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然后由点到面的过程。尤其是对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备考 过程中,她查阅和通读了与报考专业有关的大量书籍。包括外国文学史中提到的文学原著,她都一一看过。 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系考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张兴赢也赞同这种说法,他在北大提供的仅有的几本参考书中找到了一切可以切入的细节和知识点,并不断加以扩展,去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果然在最后的专业考试中得心应手。 同时,“对于参考书的运用,还有一个横向比较的问题”,跨校考到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技术与运用专业的肖英治说:“我在考研准备过程中,把自己学校讲的课和人大指定教材做过横向比较和详细对比,在自己学过的问题上,适当地放松一些,而我们老师上课时没有讲过的知识点和内容就 认真地研读。” 在谈到对参考书目的利用时,很多研究生都指出,一定不要抱侥幸的心理去猜度老师出题的重点,虽然命题肯定有重点方向,但是在某些看上去阐述的文字并不多的地方,也有可能出题,所以,在备考专业课时还是要做全面认真的复习 问3:那本实心教材好一点? 答:(网上某牛人答)看了三本实验心理学,朱滢,杨治良,孟庆茂。窃以为,三本各有千秋。 实验设计,变量的控制------孟书讲的最详细,最透彻。 心理物理方法----孟书也是最详细,但有点太多了,而且难度不小。朱书和杨书就简单多了,但稍微不够。如何把握,还看个人的体会。 反应时实验-----三本差不太多。朱本讲的 速度-正确率权衡范式 很新颖,值得一读。 注意,意识---只有朱书详细讲述,是该书的精华。 知觉实验---还是朱书。 记忆实验-----传统的三本相差不多。但要看 内隐记忆(implict memory) ,还是朱书。 问4:考心理学数学重要吗? 答: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他们心理学系的学生也高不清楚。一般说来基础心理学属于理科,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以及应用心理学属于文科,到了读博士期间都成了文科了。申请基金的时候即可以申请社科基金又可以申请自然科学基金,所以很难说清楚,哪边有利就往哪边靠拢吧。 问5:请问医学心理学也要学很难的数学吗? 答:现在因为有统计软件帮忙,比如spss,sas等,比较方便,所以报考心理学系的学生还是不要害怕。不过我看他们稍微前沿一点的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譬如我现在在看Psychology review,里面牵涉到大量的数学知识,不过主要局限在reasoning、decision-making 中,其余的我就不熟悉了。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