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领导学》讲义
查看(1796) 回复(0) |
|
sanmao817
|
发表于 2010-08-02 12:57
楼主
引言: 1、鹦鹉的价格 2、救了将军不留名 主要内容: 一、领导的性质与作用 二、领导的权力 三、领导的内容 四、领导理论:特质、风格与权变 五、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 一、领导的性质与作用 1、领导的含义 : (1)周三多: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给领导下的定义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使人们情愿地、热心地为实现组织或群体的目标而努力。 (资料来源:1955年出版的《管理学》。 一、领导的性质与作用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属于管理活动的范畴,但是除了领导,管理还包括其他内容,如计划、组织、控制等等。 我们常把领导者与管理者混为一谈,但其实它们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管理者也并不一定是领导者。 讨论题: 请谈谈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一家之言: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1)未来与现在(6)变革与程序 (2)外部与内部(7)激励与约束 (3)团队与工作(8)艺术与科学 (4)决策与实施(9)软权与硬权 (5)效果与效率(10)个性与共性 资料来源:刘峰《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链接: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 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表现为10种角色: (1)人际角色: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接受者角色、传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 (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资源分配者、故障排除者、谈判者角色,混乱驾驭者。 链接:罗伯特 .卡茨的管理者技能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3)概念技能: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一、领导的性质与作用 3、领导职能与作用: (1)确定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未来的情况高瞻远瞩,并为实现远景目标而制定变革战略。 (2)联合群众——对需要其合作的人讲明这一既定发展方向,以形成联盟。 (3)激励和鼓舞——通过唤起人类非常基本但常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价值和情感,来使群众战胜阻碍变革的主要政治、官僚和资源障碍,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领导者的权力 1、什么是领导者 领导作为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是要有一定的人来实现的.致力于实现这一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凡是有人类聚集的地方,就有领导者存在。任何组织和团体,无论其规模大小,总会有其领导人。领导者工作的基础是具有工具——权力。 二、领导者的权力 2、权力的类型 (1)职位权力: 合法权,就是组织中等级制度所规定的正式权力,被组织、法律、传统习惯甚至常识所认可。 奖赏权,就是决定提供还是取消奖励、报酬的权力。 惩罚权,就是指通过精神、感情或物质上的威胁,强迫下属服从的一种权力。 (2)非职位权力。 专长权。谁掌握了知识,具有了专长,就是有了影响别人的专长权。 个人魅力。这一权力与其他权力不同,是一种无形的,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或概括的权力。 背景权。背景权是指个体由于以往的经历而获得的权力。 感情权。感情权是指个体由于和被影响者感情较融洽而获得的权力。 二、领导的权力 3、通向领导者之路——如何获取权力 (1)同有权势的人形成联盟。 (2)施惠。 (3)不激怒别人。 (4)从危机中获益 (5)谨慎地寻求顾问。 (6)争取最关键的工作。 (7)不断地提高自己。 思考题: 在中国,为什么讨论追求权力是一个禁忌? 二、领导的权力 4、 领导者正确对待权力的态度 (1)追求和使用积极的权力。 (2)不可滥用权力。不炫耀自己的权力。 (3)客观一致地使用权力。牢记使用权力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三、领导的内容 1、先行 领导者不是站在群体的背后推动群体前进,而是站在群体之前,鼓舞引导群体,使群体追随领导者,齐心协力去实现组织目标。 (1)设计 (2)决策 (3)榜样 三、领导的内容 2、沟通 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不可能实行领导。充分认识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认真倾听 (2)正确表达 三、领导的内容 3、指导 为了使指导工作有效,领导者的指导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1)完整 (2)清晰 (3)可执行 三、领导的内容 4、 浇灌 所谓浇灌,就是领导者创造出一种下属自动合作的情感反应。浇灌的守则: (1)注重友谊和信任 (2)力求公平与一贯 (3)强调积极面 (4)支持下属 (5)让下属参与决策 (6)及时与下属沟通信息 三、领导的内容 5 、奖惩 (1)惩罚。在采取惩罚行动时要注意:及时惩罚。预先告知。前后一致。以上三条可称为“热炉子法则。 (2)奖励。奖励是对组织秩序的一种维护,是调动下属积极性,以保证组织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 四、领导理论:特质、风格与权变 西方学者对领导者及其行为方式作了大量的研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类,产生了多种理论。依据历史发展顺序,主要有: (一)领导特质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这是研究领导者的个人特质对领导成败的影响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首先是由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的.他们的出发点是,根据领导效果的好坏,找出好的领导者与差的领导者在个人品质和特性方面有哪些差异,由此确定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那些特性.特质理论又可以分为传统的特质理论和现代特质理论。 1、传统的特质理论 着重与探索有效的领导者与一般人在品质上的区别.认为在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有效的领导者和无效的领导者之间存在差异,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 持这种理论的人,为了尽早发现天生的领导者,曾经对社会上成功的和不成功的领导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心理测验,试图找出天才领导者所具有的个人特质. 小资料:伟人理论 认为领导者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培养的,他们具有超凡的神授能力与魅力。例如吉布(Gibb)1969年的研究认为天才的领导者应该具有7项特征:善于言辞,外表英俊潇洒,智力过人,具有自信心,心理健康,有支配他人的倾向,外向而敏感. 其他特质理论 巴纳德认为,领导者应具有(1)活力和持久力(2)决断力(3)说服力(4)责任感(5)知识和技能。 厄威克认为,领导者应具有1)自信心(2)个性(3)活力(4)潜力(6)表达力(7)判断力。 2、现代特质理论 领导者的特质和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加以造就。为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选择领导要有一定的标准,培养领导要有明确的方向,考核领导要有严格的标准。当然,在不同条件下,有关合格领导者的标准也并不完全一样。 例如, 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应当具有10项品德10项能力. 而美国企业界则认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应该具备10项条件.他们分别为: 合作精神,决策才能,组织能力,境遇授权,善于应变,勇于负责,敢于区求新,甘当风险,尊重他人,品德超人. 小资料1:斯托格第的领导特质理论 (1)五种身体特征,如精力、外貌、身高、年龄、体重等; (2)两种社会性特征,如社会经济地位、学历等; (3)四种智力特征。如果断性、说话流利、知识广博、判断分析能力等; (4)十六种个性特征,如适应性、进取心、热心、自信、独立性、外向、机警、支配、有主见、急性、慢性、见解独到、情绪稳定、作风民主、不随波逐流、智慧等; (5)六种与工作有关的特征,如责任感、事业心、毅力、首创性、坚持、对人的关心等; (6)九种社交特征:如能力、合作、声誉、人际关系、老练程度、正直、诚实、权力的需要、与人共事技巧。 斯蒂芬·罗宾斯:领导者与非领导者区分的六项特质 小资料2:曾仕强的领导特质理论 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友;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 3、特质理论的问题: 领导特质理论为组织提供了一些选拔领导者的依据。但是有很多质疑: (1)它忽视了下属的需要; (2)它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3)它没有对因与果进行区分(如,到底是领导者的自信导致了成功,还是领导者的成功建立了自信?) (4)它忽视了情境因素 由于以上原因,对领导者的研究开始转向其他方面。在40-60年代中期,有关领导的研究着重于对领导者偏爱的行为风格的考察。 (二)领导行为理论 探讨是什么样的行为使领导者成功的,也就是研究领导者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处于什么样的关系的领导理论就是领导行为理论。代表理论主要有: 1、领导行为四分图 2、管理方格图理论 3、PM型领导模型(略) 4、利克特的领导系统模型(略) 5、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略) 1、领导行为四分图 (1)提出: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课题组在斯托格第和沙特尔两位教授的研究设计了领导行为四分图,首次把领导行为归纳为两大类。而具体组合方式可由领导行为四分图表示。 1、领导行为四分图 (2)示图: 1、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型 (3)解释:一类为"抓组织",这种行为类型主要以工作为中心,领导者主要抓组织设计、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关系,通过制定任务,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来引导和控制下属的行为表现。另一类为"关心人",这种行为类型主要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关心和强调下属个人的需要,尊重下属的意见,注意建立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信任气氛。按照这两类内容,领导者可以是单一的组织型或体贴型,或者是两者的任意组合。 2、管理方格图理论 (1)提出: 布莱克和莫顿在1964年提出了管理方格图。他们用一张9x 9的方格图;每一个方格表示一种领导风格,纵坐标表示对人的关心程度,分为9级;横坐标表示对生产的关心程度,也分为9级。 2、管理方格图理论 (2)内容: 2、管理方格图理论 (3)解释 1.1型:贫乏型管理。领导者对工作和对人都极不关心,只维持自己职务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工作。 9.1型:专权式管理。领导者对工作极为关心,但忽略对人的关心。 1.9型:乡村俱乐部型管理。领导者对人极为关心忽略工作效果。 5.5型:中庸之道型管理。领导者既对工作关心,也对人关心,但强调适可而止,乐意维持现状。 9.9型:理想型管理。领导者对工作和对人都极为关心。 (三)领导(情境)权变理论 情境: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特定的生理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 1、领导行为的连续体模式 2、菲德勒模式 3、生命周期理论 4、 “途径----目标”理论 5、领导者参与模型 1、领导行为的连续体模式 (1)提出:美国学者坦宁伯姆和施密特在1958年提出了领导连续统一体模型。他们指出领导风格并不是只有独裁和民主这两种极端的方式,而是在这两种极端之间,以领导者为中心还是以部属为中心程度不同而存在着一系列领导方式。这些方式有相应的对部属的授权程度和决策方式 。 1、 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2)内容 1、 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3)解释 图中所示的七种领导风格,没有哪一种总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也没有哪一种是最好的或最坏的。此外,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对领导风格产生影响。他们认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一定是专权的人,也不一声是放任自由的人,而是能够针对不同环境采取恰当措施的人。 2、 菲德勒权变模式理论 (1)定义: 现代领导的权变理论是由菲德勒创立的。他认为对领导研究的注意力应该更多地放在环境变量上,虽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佳领导风格,但在每种情况下都可以找到一种与该特定环境相适应的有效领导风格。 2、 菲德勒权变模式理论 (2)两种风格: 首先,菲德勒提出了两种领导风格:一种为任务导向型,即以工作为中心,任务分配结构化、严密监督、依照详尽的规定行事;另一种为关系导向型,即以下属为中心,重视人员的反应及问题,利用群体实现目标,给予成员较大的自由选择的范围。 2、 菲德勒权变模式理论 (3)LPC 问卷:菲德勒用一种称为“你最不喜欢的同事”(LPC)的问卷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一个领导者如对他最不喜欢的同事也给予较好的评价,那么他对人是宽容;体谅的,是关系导向型;反之,若一个领导者对他最不喜欢的同事以很低的评价,说明他惯于命令和控制,更多地关心工作,是任务导向型。菲德勒还认为领导风格是由领导者的个性决定的,基本上无法改变。 2、 菲德勒权变模式理论 (4)三种情景因素: 其次,菲德勒分析了环境因素,他认为影响领导风格有效性的有三个主要因素: 上下关系,即领导者能否得到下属的信任、尊重和喜爱,能否使下属自动追随他。 ‘ 职位权力,即领导者所处的职位提供的权力是否明确和充分,是否得到上级和整个组织的有力支持。 任务结构,即群体的工作任务是否规定明确,是否有详尽的规划和程序,有无含糊不清之处。 2、 菲德勒权变模式理论 (5)模型: 2、 菲德勒权变模式理论 (6)结论: 菲德勒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领导者有利和最不利的环境类型下,如类型1、2、3和8,采用任务导向型效果较好;在对领导者环境条件一般的情况下,采用关系导向型较有效。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2.下属的成熟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不成熟、稍成熟、较成熟、成熟。随着下属成熟程度的提高,领导者应相应地改变自己的领导方式。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4、途径—目标理论 (1)提出: 罗伯特·豪斯和特伦斯·米切尔在《关于领导方式的途径—目标理论(Path-Goal Theory of Leadership)》(1974)一文中提出,该理论基于领导四分图理论和期望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领导者如何帮助下属认清和设定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个人目标,并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从而增强下属的工作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由于目标的达到而获得满足。 (2)内容 与具有高度结构化和安排完好的任务相比,当任务不明或压力过大时,指示型领导会带来更高的满意度。 当下属执行结构化任务时,支持型领导会带来员工的高绩效和高满意度。 组织中的正式权力关系越明确、越官僚化,领导者越应表现出支持型行为,降低指示型行为。 当工作群体内部存在激烈的冲突时,指示型领导会带来更高的员工满意度。 对于经验、能力较低的下属,指示型领导更合适,而对于知觉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指示型的领导可能被视为累赘多余。 内控型下属(即相信自己可以掌握命运)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而外控型下属对指示型领导更为满意。 当任务结构不清时,成就导向型领导将会提高下属的期待水平,使他们坚信努力必会带来成功的工作绩效。 (4)结论 当领导者弥补了员工或工作环境方面的不足时,则会对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起到积极的影响。 当环境结构与领导者行为相比重复多余或领导者行为与下属特点不一致时,效果均不佳。 5、领导者参与模型——弗鲁姆—耶顿决策模型 领导者参与模型认为,从纯粹的个人决策到完全的集体决策之间有五种决策方式,对应着五种领导方式: 1.独裁式(A1):决策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信息和能力单独地进行决策。 2.独裁式(A2):决策者向下属收集必要的信息,下属不提供或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案,决策者单独进行决策。 3.协商式(C1):以个别接触的方式,向下属说明问题的性质,提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决策者再自行作出决策,其决策可能反映下属的意见也可能不反映。 4.协商式(C2):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集体提出意见和建议,随后由决策者作出决策。 5.团体式(参与式)(G):决策者作为集体平等成员之一参加集体讨论,由集体进行决策。 领导者参与模型 小资料:领导理论的新发展 1、领导交易理论:认为领导是一种特殊的交易,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只有以心换心,相互作用,才能做好领导工作。领导的互动是建立在领导者的回应力基础上的。 领导者提供服务,被领导者就向领导者提供认同和服从。领导者提供的服务越到位 2、领导变革理论:变革需要领导。把追求变革视为领导活动的动力、视为领导活动的本质。 五、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 1、打开选择的空间——提高领导的决断力 2、多脑并用显神通——提高领导的洞察力 3、心有灵犀一点通——提高领导的亲和力 4、给她鲜花给她梦——提高领导的激发力 5、知人善任得人心——提高领导的凝聚力 6、养用结合不了情——提高领导的持续力 7、软权硬权都有用——提高领导的影响力 8、随机应变自从容——提高领导的应变力 参考书目: 1、(加)H·明茨伯格著,孙耀君等译,《经理工作的性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2、(美)L·艾柯卡著,吴仁勇等译,《拯救沉船——艾柯卡自传》,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3、(美)O·戴尔著,孙耀君等译,《伟大的组织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曾国藩著,向志柱等注释,《曾国藩家训》,岳麓书社,1998年版。 5、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工人出版社,1989年。 6、曾仕强 :《中国式领导——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思考题: 1、领导与职权的关系在不同的组织中是否不同? 2、领导风格对领导效果的影响程度如何? 3、如何成为成功的领导者?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