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 话题

专业课复习指导,如何搭建传播学知识体系
查看(931) 回复(0)
lyh2006
  • 积分:1982
  • 注册于:2010-08-01
发表于 2010-08-28 00:01
楼主
搭建出完善、准确的专业知识体系对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至关重要,它可以帮我们全面认识专业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迅速定位考研复习的重难点所在,培养我们系统思考的习惯,提高我们综合分析的能力,让我们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在答题的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

  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内容包括传播学史和传播学理论两个部分。传播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它的整体知识体系大致如下:

  (一)传播学史: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2)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3)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学科、人物)4)传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贡献5)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传播学研究对象的界定2)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体系3)定量研究方法4)定性研究方法5)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差异与结合

  (三)传播:1)对传播的思考2)传播的类型3)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4)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四)信息、符号与讯息:1)信息及相关概念2)三论3)信息的特征4)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5)符号的概念、特征与类型6)有关符号的理论7)讯息

  (五)传播类型:1)内向传播的定义2)人际传播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3)群体传播的定义、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4)组织传播的定义、形式与功能5)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征

  (六)传播的功能:1)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历程2)大众传播的正功能3)李普曼及拟态环境、刻板印象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精神说”

  (七)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1)波洛的传播过程观2)传播模式的类型3)线性传播模式的主要缺陷4)重要的传播模式

  (八)传播者与传播体制:1)传播体制研究与媒介规范理论2)“报刊的四种理论”及其修正、发展与批评3)把关的概念、基本过程及把关人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4)媒介组织及其结构5)媒介专业主义及其反思6)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控制和社会顺从

  (九)传播内容:1)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2)信息娱乐3)对西方大众传播内容的一般性结论4)大众文化

  (十)传播媒介:1)媒介的概念2)施拉姆的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3)报纸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4)广播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5)电视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6)互联网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7)媒介融合8)选择媒介的或然率公式9)英尼斯、麦克卢汉及多伦多学派的媒介观10)公共媒介11)跨国大型媒介集团

  (十一)受众:1)受众的概念、特征、类型2)受众观的变迁3)受众的分化4)受众商品论5)受众的选择性行为与解读方式6)受众的权利7)关于受众的各种理论

  (十二)传播效果(上):1)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2)早期重要的传播效果研究3)传播效果的类型4)认知理论与传播效果5)态度劝服研究6)宣传研究7)两级传播论8)创新扩散论、网络分析9)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动力及社会认同研究10)舆论研究与沉默的螺旋

  (十三)传播效果(下):1)议程设置、铺垫作用、议程建构2)知识沟、数字沟3)媒介对现实的建构4)涵化理论5)电视暴力研究6)性别研究7)媒介效果理论的新发展8)对传播效果研究的批判

  (十四)传播研究的新领域:1)新媒介研究2)全球化与大众媒介、发展传播学、文化依附3)国家形象与大众媒介4)媒介事件5)公共新闻学、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6)健康传播学7)媒介素养8)消费主义与大众媒介9)阶层、社会公平与大众媒介10)其他传播研究的前沿课题

  当然,以上知识体系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传播学知识框架结构,由于每个学校考察范围和侧重点会有一定不同,这就需要考生在复习中结合目标院校的参考书、考试大纲(部分学校有)、历年真题等资料在这一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删减和增添,区分出其中的重点、难点、高频考点等,搭建出适合自己目标院校的全面、准确的传播学知识体系,并以之为指导,贯穿自己考研复习的整个过程。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欧洲通用货币是什么?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