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er123
|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专
业
名
称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专
业
代
码 | 0830Z1
|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2年04月28日
修订日期:2013年06月03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 01 | 环境政策与法规
| 利用政策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科团队在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污染、酸沉降污染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开展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等研究。
| 陈玉成(博导)
魏世强(博导)
| 03 | 区域环境规划
| 以生态规律、环境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为指导,为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调查、评价和预测地区或流域的环境质量因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变化,进而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控制、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 王定勇(博导)
赵秀兰
刘
峰
| 02 | 环境影响与风险管理
|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引起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损害进行评估,并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 杨志敏
王
强
肖广全
| 04 | 环境经济理论与实践
| 研究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正确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各项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 罗 锋
郝庆菊
陈荣蓉
|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学科以培养身心健康、具备从事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生态设计、环境管理等等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具体要求:
1、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指标体系及其类型;环境评价和预测的内容与方法,以及环境功能区划与管理的目的、依据和内容;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
2、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方向和发展动态;
3、灵活运用所学理论与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4、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外文专业书刊文献,具备文献调研与综合分析能力,能运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
| 学制: 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0 学分
其中
必修 23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少于 7 学分
|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 开课学期 | 学时 | 学分 | 任课 教师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必修课
| 公共课
| 11000001001 | 第一外国语
| 1 | 90 | 3 | 外国语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1 | 36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平台课
| 1108300001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
| 2 | 54 | 3 | 魏世强等 | 考查 |
| 11083000012 | 环境生物学
| 1 | 54 | 3 | 杨志敏 陈玉成 | 考试 |
| 专业课
| 11083000025 |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外主文献研读
| 2 | 36 | 2 | 杨志敏等 | 考查 |
| 11083000021 | 环境规划与管理进展
| 2 | 54 | 3 | 赵秀兰 | 考试 |
| 11083000022 | 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践
| 1 | 36 | 2 | 杨志敏 | 考试 |
| 选 修 课 | 11000000068 |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1 | 36 | 2 | 陈玉成 | 考试 | 全校公选 | 11083000051 | 环境管理研究方法
| 1 | 36 | 2 | 陈玉成 | 考试 |
| 11083001023 | 环境分析技术
| 2 | 36 | 2 | 江长胜 木志坚 | 考查 |
| 11083000052 | 环境政策分析方法
| 2 | 36 | 2 | 罗
锋 | 考查 |
| 11083000053 | 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
| 2 | 36 | 2 | 陈荣蓉 | 考查 |
| 11083001050 | 应用生态学
| 2 | 36 | 2 | 江长胜 | 考查 |
| 11083002054 | 环境工程施工与管理
| 2 | 36 | 2 | 陈
宏 | 考查 |
| 11083002055 | 环境工程造价与核算
| 2 | 36 | 2 | 罗
锋 | 考查 |
| 其它必修环节 | 开题报告
| 3 |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
|
| 2 |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
|
| 2 |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 4 |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
| 环境科学导论
|
|
| 不计学分
|
| 环境监测
|
|
| 不计学分
|
| 环境生态学
|
|
| 不计学分
|
| 环境评价
|
|
| 不计学分
| 注:1 .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 .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 .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检查时间:第4学期
组织形式:研究生作自述报告;指导小组质询。
|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的正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
|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申请学位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身份,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学校规定的A类及以上刊物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2、以第一作者身份,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环境化学》、《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给排水》、《生态毒理学报》等学科组认定的刊物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3、以第一作者身份,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的正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同时,申请获准主持1项科研课题;或申请获准1项国家专利(排名第一或除导师外排名第一);或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提名奖以上。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序 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 1.
| 环境科学学报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环境科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中国环境科学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4.
| 生态学报
| 中国生态学会
| 5.
| 应用生态学报
| 中国生态学会
| 6.
| 环境化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7.
| 土壤学报
| 中国土壤学会
| 8.
| 中国科学D
| 中国科学院
| 9.
| 自然科学进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10.
| 地球科学进展
| 中国科学院
| 11.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 ACS
| 12.
| Water Research
| Elsevier
| 13.
| Chemoshpere
| Elsevier
| 14.
|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Kluwer
| 15.
| Environmental Quality
| Elsevier
| 16.
| Pedosphere
| CAS, Elsevier
| 17.
| The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 Elsevier
| 18.
| Environment Research
| Elsevier
| 19.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Elsevier
| 20.
|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Elsevier
| 21.
| Global Change Biology
| Kluwer
| 22.
| Analytical Chemistry
| ACS
| 23.
| 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第7版)
| MeGraw-Hill,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 24.
| 生态学:概念与应用
| Manuel C. Molles,科学出版社,2000
| 25.
| 污染预防:理论与实践
| Paul L. Bishop,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