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 话题

微生物学专业培养方案
查看(951) 回复(0)
ruier123
  • 积分:12839
  • 注册于:2014-05-29
发表于 2015-12-21 11:49
楼主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微生物学
  
  




  
  071005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微生物基因工程
  
  利用一定的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微生物中,研究其对重组菌株性状的影响。利用该方法可以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及获得所需性状的重组菌株。
  
  


  
  

2

  
  农用抗生素及生防微生物
  
  研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对农业生产影响,生防微生物的基础研究及开发。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生物农药,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药物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与新型药物筛选
  
  围绕药用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筛选药物作用靶标,构建新的化合物库,开展药物相关的研究与开发。
  
  


  
  

4

  
  微生物与植物营养
  
  研究菌根与菌剂、根际微生物、微生物与植物营养的关系。
  
  


  
  

5

  
  微生物分子生化与次生代谢
  
  主要研究微生物参与不同生物化学及次生代谢途径的基因簇,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克隆分析,确定关键基因,进而提高整套基因共同作用产物的生物学效能。
  
  


  
  

6

  
  食品微生物
  
  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利用有益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控制,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人民健康。
  
  


  
  

7

  
  微生物基因组学
  
  主要采用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对人类健康、工农业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微生物进行整体性研究,获得对这类微生物全景式认识。
  
  


  
  

8

  
  动物微生物学
  
  主要开展动物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工程菌株的构建、微生物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微生物源抗菌抗病毒活性物质等研究,为饲料工业和动物安全生产提供优良菌株和微生物源制剂。
  
  


  
  

9

  
  药物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与新型药物筛选
  
  围绕药用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筛选药物作用靶标,构建新的化合物库,开展药物相关的研究与开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方法,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3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23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10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1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71005011

  
  高级微生物学
  
  

1

  
  

60

  
  

3

  
  周泽扬等
  
  

考试

  
  

  
  专业课
  
  

11071005020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导师组
  
  

考试

  
  

  
  

11071005021

  
  微生物研究进展
  
  

2

  
  

60

  
  

3

  
  周泽扬等
  
  

考试

  
  

  
  

11071010022

  
  分子生物学
  
  

1

  
  

54

  
  

3

  
  罗小英,柴友荣,刘堰等
  
  

考试

  
  

  
  

11071005023

  
  研究生班讨论
  
  

2

  
  

40

  
  

2

  
  导师组
  
  

考试

  
  

  
  

  

  

  
  

11071005065

  
  基因表达技术
  
  

1

  
  

40

  
  

2

  
  范艳华
  
  

考查

  
  

  
  

11090102055

  
  高级生物化学
  
  

1

  
  

54

  
  

3

  
  李关荣等
  
  

考查

  
  

  
  

11090102011

  
  分子遗传学
  
  

1

  
  

36

  
  

2

  
  何凤华,谢建平等
  
  

考查

  
  

  
  

11071005053

  
  菌根生物学
  
  

1

  
  

40

  
  

2

  
  黄建国
  
  

考查

  
  

  
  

11071005054

  
  动物病原微生物
  
  

2

  
  

40

  
  

2

  
  彭远义
  
  

考查

  
  

  
  

11083200011

  
  食品微生物学进展
  
  

1

  
  

60

  
  

3

  
  杜小兵
  
  

考查

  
  

  
  

11071005056

  
  微生物分类学
  
  

2

  
  

40

  
  

2

  
  黄建国等
  
  

考查

  
  

  
  

11071009021

  
  细胞生物学
  
  

1

  
  

36

  
  

2

  
  李名扬等
  
  

考查

  
  

  
  

11071005058

  
  食品微生物学与酶工程
  
  

2

  
  

40

  
  

2

  
  贺稚非
  
  

考查

  
  

  
  

11071005059

  
  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
  
  

2

  
  

40

  
  

2

  
  张磊
  
  

考查

  
  

  
  

11071005060

  
  生物防治微生物学
  
  

1

  
  

40

  
  

2

  
  裴炎等
  
  

考查

  
  

  
  

11071005061

  
  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1

  
  

40

  
  

2

  
  裴炎等
  
  

考查

  
  

  
  

11071005062

  
  现代微生物学研究技术
  
  

2

  
  

40

  
  

2

  
  导师组
  
  

考查

  
  

  
  

11100705021

  
  微生物药物学
  
  

1

  
  

36

  
  

2

  
  谢建平
  
  

考查

  
  

  
  

11071005064

  
  微生物遗传学
  
  

1

  
  

40

  
  

2

  
  廖宇静
  
  

考查

  
  

  
  

11000000040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60

  
  

2

  
  研究生院
  
  

考查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基础生物化学
  
  

1

  
  

40

  
  不计学分
  
  

  
  基础微生物学
  
  

1

  
  

40

  
  不计学分
  
  

  
  细胞生物学
  
  

1

  
  

40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四学期初进行。具体考核方式按照《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西校【2006357号执行)。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中期考核主要由“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MIS)”自动进行。凡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符合相应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且在  MIS内提交完毕相关培养信息后, MIS将自动计算其考核综合平均成绩,综合平均成绩等级显示为A(优秀,成绩绩点为5)、B(良,成绩绩点为4)、C(合格,成绩绩点为3)、D(不合格,成绩绩点为3以下)。
  综合平均成绩是根据学生相对成绩绩点和学分计算的,综合平均成绩C=3.0(含3.0)以上的为合格,此时中期考核状态显示为
“通过”;综合平均成绩在3.0以下的为不合格,此时中期考核状态显示为
“未通过”。
  2、
学院、所、中心也可采取考核小组考核与MIS自动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小组主要就学生思想品德、科研能力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进行考核。
  3、
考核小组由所在院(所、
中心)负责研究生培养的领导、学科带头人、指导教师代表和研究生班主任等组成,主管研究生培养的领导或学科带头人任组长。考核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
  4、
考核合格者继续学习;不合格者要限期予以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予以陶汰。
  

  论文进展检查在入学后第四学期末进行,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5名教授组成检查委员会,对硕士生进行论文进展检查。检查硕士生的研究工作进度和质量,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培养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熟练的查阅专业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掌握本学科某一方向的发展趋势,能应用常规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工作。完成论文期间,需要进行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并参加相应的学术讨论。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应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规范的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
选题有学术和社会意义;
  2、
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
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
  4、
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论证严密可靠、有明显的专业特色、有新见解。
  答辩要求:
  1.必须进行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2.聘请2名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评阅;
  3.毕业答辩由5位及以上(单数)同行专家组成;
  4.答辩程序与学位论文答辩程序要求一致;
  5.论文编写格式、排版要求等与学位论文相关要求一致。
  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向研究生院提交答辩材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本、硕士研究生毕业申请书2份,论文评阅书各1份),经审核合格者准予毕业。
  仅获得毕业证者,可在毕业后1年内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逾期学校不再受理学位申请。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1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Watson, J. D.
  Crick, F. H. Nature,  1953,171(4356),737-738
  
  

2

  
  Gene recombina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Lederberg, J. Tatum, E. L.,Nature,  1946,158(4016),558
  
  

3

  
  The centenary of the one-gene one-enzyme hypothesis.
  
  Hickman, M., and J. Cairns, Genetics,  2003163:  839–841.
  
  

4

  
  The gene (H. J. Muller 1947).
  
  Lederberg, J., Genetics, 1991129: 313–316.
  
  

5

  
  RNA Dynamics in Aging Bacterial Spores
  
  Einat Segev, Yoav Smith, Sigal  Ben-YehudaSee, Cell, 2011,148(1): 139-149
  
  

6

  
  DNA Polymerases Discovery,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s  in Cellular DNA Transactions
  

  
  Ulrich Hübscher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Silvio Spadari (Institute of Molecular  Genetics IGM-CNR, Italy) By (author): Giuseppe Villani (CNRS-UniversitéPaul  Sabatier, Toulouse, France) By (author): Giovanni Maga (Institute of  Molecular Genetics IGM-CNR, Italy), 340pp     Apr 2010
  
  

7

  
  Microbiology: A Centenary Perspective
  
  ASM Press, 1999-604
  
  

8

  
  Pioneers Of Microbiology And The Nobel Prize
  
  Ulf Lagerkvist (Gothenburg  University, Sweden), 188pp    Jun 2003
  

  

  
  

9

  
  Microbiology Fifth Edition
  
  Lansing M. Prescott, et al.,  2002
  
  

10

  
  The Other End of the Microscope: the Bacteria Tell Their  Own Story
  
  Elmer KonemanMay  14 2002,218
  
  

11

  
  Outbreak: Cases in Real-World Microbiology
  
  Rodney P. Anderson, Ohio Northern UniversityMay  2006336
  
  

12

  
  微生物生物学
  
  M.T马迪根等主编, 2001年出版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185+115等于多少?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