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er123
|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 | 教育学
| 专
业
名
称 | 高等教育学
| 专
业
代
码 | 040106
|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 1 | 高等教育原理 | 研究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其本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制度与结构、目的、内容和途径等基本问题,揭示高教的规律和原理,形成高教基本理论研究的特色,从而更新和丰富高教的理念和大学精神。
| 易连云(博导) 孙振东(博导) | 2 | 高等学校管理与评价 | 研究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与机构职能,以及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行为等问题。特色在于院校研究,致力于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推动高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 崔延强(博导) 张学敏(博导) 陈恩伦(博导)
郭
平
| 3 | 高等学校德育 | 研究高等学校德育的价值和意义、目标、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揭示德育过程的规律和原则,检测和评定德育效果。突出研究大学生品德修养的指导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从而加强高校德育管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 王华敏 谭志敏 | 4 | 高校课程与教学 | 对高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专业、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与管理等因素及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以高校课堂教学为核心辐射解释高等学校教学各个构成因素和方面的研究特色,重点解决目前国内研究最薄弱的高等学校教学问题。
| 兰
英(博导) 赵伶俐(博导) 汪宏 |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教育基本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扎实,对教育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有相当的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能力,熟练使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门研究人才。
|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30学分
其中
必修22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8 学分
|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 | 学分 | 任课 教师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必修课
| 公共课
| 11000001001 | 第一外国语
| 2 | 90 | 3 | 外国语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4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2 | 18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平台课
| 11040100002 | 教育研究方法论
| 1 | 60 | 3 | 朱德全等
| 考试
|
| 11040100001 |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 1 | 60 | 3 | 导师组
| 考试
|
| 专业课
| 11040106001 | 中外主文献研读
| 1 | 36 | 2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40106002 | 高校德育专题
| 1 | 36 | 2 | 易连云、王华敏、谭志敏 | 考试
|
| 11040106003 | 高校课程与教学
| 1 | 36 | 2 | 兰英
| 考试
|
| 选
修
课
| 11040106051 | 大学通论
| 2 | 36 | 2 | 崔延强
| 考查
|
| 11040106052 | 高等教育评估学
| 2 | 36 | 2 | 赵伶俐
| 考查
|
| 11040106053 | 比较高等教育
| 2 | 36 | 2 | 陈时见
| 考查
|
| 11040106054 | 高等教育法学专题
| 2 | 36 | 2 | 陈恩伦
| 考查
|
| 11040106055 | 高校组织与管理
| 3 | 36 | 2 | 张学敏
| 考查
|
| 11040106056 | 学校美育
| 3 | 36 | 2 | 汪宏
| 考查
|
| 11040106057 | 中外高等教育史
| 3 | 36 | 2 | 谢长法
| 考查
|
| 1100000004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60 | 2 | 研究生院
| 考试
|
| 必修环节 | 开题报告
| 3 |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
|
| 2 |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
|
| 2 |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 4 |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
| 教育哲学
|
|
| 不计学分
|
| 教育心理学
|
|
| 不计学分
|
| 中外教育史
|
|
| 不计学分
|
|
|
|
| 不计学分
| | | | | | | | | | | | | 注:1 .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 .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 .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
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
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具体要求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A.时间:第五学期(每年10月)
B.具体组织形式:由各学科负责人组织专家进行检
|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
公开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两篇,或在已出版(含出版清样)学术著作中参与撰写字数1万字以上(在著作相关页面上有明确说明)。
2、
参加导师和指导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掌握课题选题、设计、调查论证、检索利用资料、开展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遵守学术规范,形成基本的学术研究能力。
3、
能运用一门外国语查寻课题研究的原文资料,并能翻译2篇以上相关研究的外刊论文。
|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 六、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
序 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不够可另附页)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 传统经典类 | 1 | 周易
| 中华书局
| 2 | 道德经
| 中华书局
| 3 | 中庸
| 中华书局
| 4 | 大学
| 中华书局
| 5 | 孟子
| 中华书局
| 6 | 论语
| 中华书局
|
| 高等教育原理类 | 7 | 理想国
| 柏拉图;商务印书馆
| 8 | 大学之理念
| 金耀基;三联书店
| 9 | 大学的理想
| 约翰•亨利•纽曼;浙江教育出版社
| 10 | 大学的功用
| 克拉克•克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 11 | 大学的兴起
|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 12 | 高等教育哲学
| 约翰•S•布鲁贝克;浙江教育出版社
| 13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选读相关篇目)
| 中央编译局主编;人民出版社
| 14 | 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
| 王焕勋;重庆出版社
| 15 | 国家精英
| 布尔迪厄;商务印书馆
| 16 | 大学教育力
| 金子元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7 | 民主主义与教育
| 约翰.杜威;人民教育出版社
| 18 | 社会学文集
| 马克斯·韦伯;人民出版社
| 19 | 德国教育史
| F.泡尔生;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 |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 哈佛委员会;北京大学出版社
| 21 | 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
| 莱斯利;北京大学出版社
| 22 |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
| 德兰迪;北京大学出版社
| 23 | 学术与政治
| 马克思•韦伯;三联书店
| 24 |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
| 罗杰•金;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5 | 大学精神
| 杨东平;文汇出版社
| 26 |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 甘阳等;三联书店
| 27 | 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
| 郭为藩;北京大学出版社
| 28 | 大学何为
| 陈平原;北京大学出版社
| 29 |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
| 潘懋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
| 30 | 大学的逻辑
| 张维迎;北京大学出版社
| 31 | 高等教育学
| 潘懋元;福建教育出版社
| 32 | 欧洲大学史(二卷)
| 张斌贤、贺国庆;河北大学出版社
| 33 | 古希腊教育论著选
| 张法琨;人民教育出版社
| 34 |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陈洪捷;北京大学出版社
| 35 | 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
| 苏云峰;三联书店
|
| 高等教育管理类(含经济、政策法规、评估) | 36 | 经济学(上、下分册)(第6版)
| 曼昆著,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37 | 经济思想史(第7版)
| 斯坦利L•布鲁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 38 | 新制度经济学
| 罗必良;山西经济出版社
| 39 | 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经济学
| T•胡森等主编.杜育红译;西师出版社
| 40 | 教育经济学
| 埃尔查南•科恩等著,范元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41 | 公共经济学
| 霍尔库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42 | 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第7版)
| 塞西尔•G.米斯克尔等;教育科学出版社
| 43 | 管理思想史(第6版)
| 雷恩.贝德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44 | 变化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 劳凯声;教育科学出版社
| 45 | 受教育权法理学
| 孙霄兵;教育科学出版社
| 46 | 学校法律治理研究
| 张弛、韩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47 |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 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48 | 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
| 刘复兴;教育科学出版社
| 49 | 法律制度与高等教育
| 周光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50 | 大学章程要素的国际比较
| 马陆亭;教育科学出版社
| 51 | 国外高等教育法制
| 吴殿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52 | 正义论
| 约翰.罗尔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53 | 公立高等学校法律问题研究
| 湛中乐;法律出版社
| 54 |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与评估
| 美国中部州高等教育委员会;北京大学出版社
| 55 | 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
| 伊继东、张绍宗、铁发宪;科学出版社
| 56 |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
| 张伟江、李亚东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 57 | 欧洲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 张彦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58 |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评估历史与制度概览
| 姚云、章建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59 | 学校教育评估指标设计概论
| 张伟江、陈效民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 60 | 教育评估标准汇编
| 张伟江;高等教育出版社
| 61 | 当代英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估研究
| 阚阅、顾明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类 | 62 | 大学的课程与教学
| 黄政杰;台北汉文书店印行
| 63 | 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
| 李其龙,陈永明;教育科学出版社
| 64 | 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
| 赵伶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65 | 视点结构教学技术原理
| 赵伶俐;百家出版社
| 66 | 课程的逻辑
|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67 | 大学课程概论
| 季诚钧;上海教育出版社
| 68 |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三版)
| 艾伦.C.奥恩斯坦;江苏教育出版社
| 69 | 课程流派研究
|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山东教育出版社
| 70 | 课程设计基础
| 钟启泉,李雁冰;山东教育出版社
| 71 | 课程与教师
| 佐藤学.钟启权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 72 | 理解课程(上、下)
| 威廉F.派纳等著,张华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 73 |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拉尔夫.泰勒;人民教育出版社
| 74 | 大教学论
| 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 75 | 比较课程论
| B.霍尔姆斯著,张文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 76 |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 肯.贝恩著,明廷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 高校德育类 | 77 |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 余纪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78 | 道德的形而上学奠基
| 康德著,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79 | 存在与时间
| 海德格尔著. 熊伟校等译;三联书店
| 80 | 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
| 万俊人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81 | 重建学校精神家园
| 易连云;教育科学出版社
| 82 | 伦理学是什么
| 何怀宏;北京大学出版社
| 83 | 道德教育
| 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84 | 道德教育新论
| 威尔逊著.蒋一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 85 | 道德教育的哲学
| 彼得斯著;邬冬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 86 | 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 彼得斯;浙江教育出版社
| 87 | 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
| 朱炜;中山大学出版社
| 88 | 两种文化
| CP. 斯诺著.陈克坚译;上海科技出版社
| 89 | 大学文化的重要作用
| 塞缪尔•享廷顿;新华出版社
| 90 | 比较与创新:中西德育方法比较
| 冯益谦;中央编译出版社
|
| 高等教育研究思想与方法类 | 91 | 论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
| 施正一;民族出版社出版
| 92 | 形式逻辑
| 金岳霖;人民出版社
| 93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 94 | 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
| 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
| 95 | 数据分析与统计建模—社科研究中的统计学方法
| 施锡铨,范正绮;上海人民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