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 话题

西南大学全日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查看(856) 回复(0)
ruier123
  • 积分:12839
  • 注册于:2014-05-29
发表于 2015-08-28 10:55
楼主
全日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 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中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中药产业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注册申请及社会服务等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中药产业中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在中药产业具有独立从事相关工艺和技术设计及实施,中药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课程设置、学分及考核方式
1、课程设置: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实现“工与学”有机结合,从“以学科为中心划分”转变为“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中心划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主线把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2
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重视实践教学。聘请在中药研发、注册、生产、流通、应用、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模拟、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
3
学分:实验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按1学分/30学时计算,其余课程按1学分/18学时计算。同等学力/跨专业补修课程、论文开题、中期检查不计学分。
4、考核方式: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培养环节均需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才能取得规定的学分。鼓励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应有一定量的笔试。应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有所区别,应突出对专业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考察。
5、培养方案内确定的课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应编写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考核方式、参考书目等。同一任课教师所授课程门数不超过两门鼓励组建教学团队,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梯队。
攻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和必修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26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超过16学分,非学位课(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实践教学6学分。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学时

  
  

开课单位

  
  

考核

  

方式

  
  

  

  

  
  

  

  

  
  

11105600001

  
  外语
  
  

1

  
  

4

  
  

72

  
  研究生院
  
  

考试

  
  

11105600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与实践研究
  
  

1

  
  

3

  
  

54

  
  研究生院
  
  

考试

  
  

  

  

  
  

11105600003

  
  中药新药研究与评价
  
  

1

  
  

3

  
  

54

  
  徐晓玉(牵头)等
  
  

考查

  
  

11105600004

  
  药物案例分析
  
  

1

  
  

2

  
  

36

  
  李学刚(牵头)等
  
  

考查

  
  

11105600005

  
  中药学中外主文献研读
  
  

1

  
  

2

  
  

36

  
  徐晓玉(牵头)等
  
  

考查

  
  

  

  

  
  

专业课

  
  

11105600006

  
  临床药学(讲座)
  
  

2

  
  

1

  
  

18

  
  医院和校外专家
  
  

考查

  
  

11105600007

  
  现代制药工艺学
  
  

1

  
  

2

  
  

36

  
  刘红、邹祥等
  
  

考查

  
  

11105600008

  
  中药材生产方法与技术
  
  

1

  
  

1

  
  

18

  
  李隆云等
  
  

考查

  
  

11105600009

  
  中药制药工程
  
  

1

  
  

1

  
  

18

  
  齐红艺

  
  

考试

  
  

11105600010

  
  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与技术
  
  

1

  
  

1

  
  

18

  
  罗维早

  
  

考试

  
  

11105600011

  
  中药安全评价方法与技术
  
  

1

  
  

1

  
  

18

  
  张丽等
  
  

考查

  
  

必修

  

环节

  
  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2

  
  按培养单位文件提交相关材料。
  
  实践环节
  
  

2-3

  
  6
  
  0.5-1
  
  4学期初进行专业实践考核。
  
  同等学力/跨专业补修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
  
  天然药物化学
  
  任选3
  
  不计学分
  
  中药学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鉴定学
  
  方剂学
  
  药用植物学
  

备注:
①、中药新药研究与评价:为全院的课程,也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主要包括:新药研发的立题依据、药学研究、药理毒理学研究、临床研究、新药审报法律法规、新药审报相关资料介绍等。主要承担教师为徐晓玉负责,张济芬、齐红艺等。
②、药物制备案例分析:为本专业的特色课程,主要包括:制药过程中的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实施的效果等,每个讲座4学时,总计4~5个讲座,每个讲座包括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中药炮制与饮片生产等也属于讲座内容之一。李学刚负责,徐晓玉、刘红、罗永煌等参加,同时聘请企业和校外专家做部分讲座。
③、临床药学:为本专业的特色课程,主要聘请医院和校外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举行,每个讲座3~5学时,总计4~6个讲座。学院同意的前提下,李学刚负责寻找校外专家,其他教授也可以推荐,共同产与。
四、培养方式及方法
依托利用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充分利用重庆地区中药产业相关资源,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中药学专业学位论文形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教学方面:以西南大学从事中药学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主,引进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单位同时也是校外实践重点基地的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的部分专家为辅,开展中药产业相关技术和工艺课程教学;系统培训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实践教学方面: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为主,西南大学中药制药工程技术中心和重庆市中药制药企业为辅,开展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尤其是培养学生迅速进入中药生产和质量控制各环节的能力,凸显本专业的特色。
中药学专业学位论文方面:论文的选题来源于中药材原料生产、中药制药、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产品应用等环节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成果能够尽快应用与中药产业,充分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基本原则。
五、学位(毕业)论文与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须与中药产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体现学生运用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中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质量较高的现场调查分析报告、针对主要技术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解决方案,或者其它相关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药学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六、学位授予与毕业
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完成专业技能考核并通过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七、附则
本部分由对上述各大点未包括的,需要说明的重要事宜(如跨专业选修)予以说明。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